正文 新高考 新視角 新策略(1 / 3)

新高考 新視角 新策略

考試研究

作者:邱曄

摘 要: 高考改革,其目的是改進和完善現有的教學模式,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通過分析英語高考改革的新形勢,旨在探討更適合的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使英語教學切實回到語言教學的正軌。

關鍵詞: 高考改革 高中英語 教學改革 教學方法 聽力教學

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英語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成績三年內有效。英語退出高考讓許多家長及學生誤認為英語學習變得不再重要,尤其是一些英語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更是喜上眉梢,手舞足蹈,而成績優異的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備受打擊。麵對高考改革的新形勢,英語教師如何讓學生調整情緒,以積極的心態學習英語,如何使英語教學切實回歸到語言教學的正軌,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是我們必須麵對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此,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穩定軍心,正確理解高考改革

麵對高考改革的新形勢,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學習和研究新的高考政策,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對此,筆者專門用兩節課的時間幫助學生認識這場改革,正確對待英語學習。

1.改革勢在必行。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習英語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等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往往采取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且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詞彙、語法等環節,嚴重忽視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導致“聾啞英語”現象普遍存在,嚴重違背英語作為溝通和交流工具的語言本質。因此,為了切實增強英語學科學習的效果,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讓英語語言教學真正回歸本質,這場改革勢在必行,是適應新時代發展潮流的要求。

2.英語學習更重要。

高考英語改革的目的是改變目前應試教育背景下落後的教學模式,讓英語教學回歸其語言學科的本色。由此可見,英語降低分數,甚至退出高考,並不是取消英語學習,隻是改變英語學習的方向,更注重語言實際應用和聽說能力。事實上,英語學習不僅沒有變得不重要,而且變得更重要。這是因為各大院校會設置自己的專業線,尤其是重點大學會對英語成績有所要求。改革前,可以通過優勢學科增分,改革後,如果英語成績不好,就很有可能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

二、提高聽力,打開英語世界之門

語言的學習起始於聽而非看。隻有聽得懂,才能了解、掌握這一語言的發音方法、表達方式,從而熟練應用於人際交往中。試想,一個人連對方說的是什麼都聽不懂,談何互相交流呢?同樣,在英語課堂上,一個學生連教師說的是什麼都聽不懂,談何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呢?由此可見,聽,是語言學習的起點,是整個英語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對聽力不夠重視,甚至一些省份取消高考英語聽力測試,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無視聽力教學環節,聽力教學模式單一,教學低效,多數學生存在聽力障礙,“聾啞英語”現象非常普遍。

2013年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北京市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見稿)規定:英語學科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增加聽力比重。自2016年起,英語卷總分值由150分減至100分,其中聽力30分。此稿無疑讓英語學習回歸到語言學習的根本,確定了高考英語改革趨勢的風向標。那麼,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改進聽力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讓學生告別“聾子英語”,切實幫助學生打開英語學習之門呢?

1.過語音關。

語音作為構成語言係統的“三要素”之一,與聽力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語音是突破聽力的關鍵。筆者調查發現,學生在聽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種:真不懂和假不懂。所謂真不懂是指確實不曾學過這個單詞和短語;所謂假不懂是指麵對熟悉的單詞和短語仍舊聽不懂。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辨音能力嚴重欠缺,對於單詞隻能把形和義聯係起來,卻不能把音和義聯係起來。此外,英語具有連讀、弱讀、不完全爆破、意群、音的同化與失音、句子重音及語調等語音現象,使英語口語存在許多音變,使學生誤認為遇到生詞或覺得速度太快,給學生的理解造成很大困難。因此,英語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音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突破語音知識關,促進他們聽力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