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材施教”的理論和實踐(1 / 2)

“因材施教”的理論和實踐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黃宗積

摘 要: 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繼續在教學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材施教能麵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麵發展創造條件,有利於學生數學素質的普遍提高。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探究,從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因材施教的理論和實踐依據等方麵闡述“因材施教”教學法的概況。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教學 因材施教 理論和實踐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又存在能力差異,導致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這勢必對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帶來負麵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顧學生水平和能力差異,以為教學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上課,沿用過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統一要求,同一方法授課,勢必造成“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必然不能麵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也就不能很好地貫徹“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原則,不利於學生的充分發展,這根本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麵對這些現實情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試行“因材施教”的教改實驗,顯得格外重要。

一、“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

“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應有一定的差異。根據差異,學生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教學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學生的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因材施教是一種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別對待,使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因材施教與以往分快慢班有著本質的區別。以往重點班、普通班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劃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過一般性的考試選拔,而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可能性,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次分為A、B、C三個層次。分層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律,利用學生的個別差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遞進,以便“麵向全體,兼顧兩頭”,逐漸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這完全符合變傳統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因材施教”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麵對傳統教學模式,有不少困難。首先,現行高中數學教材理論性強,運算能力要求高,課本習題及複習題量大,但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學不進去”,“學了也無用”,導致教與學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狀況,若依《大綱》規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課,根本無法保證使全部學生“一步到位”地通過會考。再次,對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學率的高低衡量辦學成敗的觀念至今未打破,於是,多數教師往往不惜血本,絞盡腦汁,采用多種手段,使大多數學生,陪同幾個所謂“有希望”的“尖子”,為之而“奮鬥”,這樣就使大多數“陪”讀生“勞師無功”,大大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嚴重影響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質量,顯然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