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兒童學習鋼琴之我見(1 / 2)

兒童學習鋼琴之我見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陳旭

摘 要: 如今,隨著學習鋼琴的兒童數量增加,衍生出來的各種教學現象和案例也越來越多。如果某一天您的孩子哭著說:“我不想練琴”,“我為什麼非要學鋼琴”時,你會怎麼回答?你會作何感想?放棄?解釋?批評或者惱羞成怒?孩子這樣問,顯然是沒有從音樂中獲得美的享受,他(她)的意識還停留在練鋼琴層麵,並沒有達到感受音樂的美、抒發情感,進而創造美的層麵。那麼,身為琴童的家長在陪伴孩子欣賞音樂的旅程中應該怎樣做?需要注意哪些細節?這就是作者在本文中要嚐試闡述的內容。

關鍵詞: 兒童 學習鋼琴 思考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學習鋼琴的兒童數量正逐年增加。筆者從事鋼琴教育多年,了解到一些家長的困惑及他們在孩子學琴過程中的常見做法,深刻認識到兒童學習鋼琴初期,家長發揮的重要作用。接下來就從以下幾個方麵談一談。

一、如何選擇鋼琴老師

選擇鋼琴老師的標準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應該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麵不容忽視:(1)老師的耐心和愛心;(2)老師的責任心和用心教學程度;(3)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4)家長和老師在孩子學琴目的方麵從一開始就要達成一致,這樣才能產生一種合力。當然,學琴一段時間後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目標可以調整。

二、促進孩子學習鋼琴的積極因素

1.將枯燥的重複性練習轉化為愉快的親子活動。在學習鋼琴的啟蒙階段,孩子不可避免地要麵對一些單調的、重複性的練習,如何將這些練習變得有趣?隻要我們有決心和耐心,再勤琢磨,總會想出一些好點子。如將五個手指的練習比做爸爸媽媽、姥姥姥爺和孩子自己[1],或將重複的斷奏練習比喻成跳蹦蹦床等,都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如果家長適時參與到孩子的練琴中,成為孩子忠實的傾聽者和欣賞者,或成為伴奏者,或扮演學生,就能營造輕鬆、愉快的合作學習氛圍,既能更容易地獲得良好的練琴效果,又能通過親子活動增進與孩子的感情,發揮出家長良好的助教作用。還可以讓孩子用所學曲子為我們伴奏,家長邊唱旋律邊打拍子加以配合;最好從網上買來一些奧爾夫打擊樂器給孩子,有唱有跳的,練琴活動會變得豐富多彩。

2.培養孩子良好的練琴習慣。(1)每天確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作為練琴時間,有助於促進孩子定點練琴習慣的養成。(2)練琴期間要專心,不做其他無關的事,如練琴期間吃零食、喝水、擺弄玩具等。同時,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練琴過程中偶爾溜號是很正常的,這時索性讓他(她)放鬆兩三分鍾,這樣有助於孩子注意力再次集中。(3)盡量排除各種幹擾因素,切記不可在孩子練琴時看電視、擺弄手機、玩電腦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4)按照兒童心理特點,每天練琴時間要控製在30~35分鍾左右,欲速則不達,有些時候,家長可以采取欲擒故縱的策略,當孩子感覺沒彈夠時,讓孩子適時停止彈琴,以保持孩子的興趣。如果是假期時間比較充足的時候,可以分上午、下午進行練習,每次30~35分鍾即可。(5)偶爾不妨讓孩子自己練一會兒琴,逐漸為培養孩子獨立練琴習慣做準備。

3.樹立正麵榜樣(偶像),虛構反麵榜樣,讓孩子在比較中學習。榜樣可以分類,如“完美的榜樣”、“身邊較好的榜樣”、“普通的榜樣”和“虛構的榜樣”等。

4.參加一些演出活動及比賽。適當參加一些表演性質的文藝演出活動既可以成為孩子學習鋼琴的動力,又可以達到鍛煉其心理素質、積累舞台經驗的目的。其實孩子們不同程度地具有表現欲,喜歡得到周圍人的關注和認可。對於各類大、小鋼琴比賽則更要擺正心態,重在參與,不要執著於名次。有時候鋼琴考級和鋼琴比賽可以作為挫折教育的一個途徑,不過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性格加以把握,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