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我國玉米種植存在的問題及措施(2 / 2)

(二)調整玉米的種植結構

政府部門要對玉米的種植結構做好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作物的分布,在玉米中種植問題逐漸由數量型向著優產轉變,更加注重質量因素,在種植玉米的同時可以適當種植其他作物,讓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生長,從而增加玉米的產量。我國玉米種植一直都以擴大群體密度為發展目標,擴庫限源可以有效保證玉米的高產。

(三)采用數字化方式種植玉米

所謂數字化種植技術,即充分利用電腦對玉米的生長進行控製,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可以被應用於各種作物的種植中,數字化種植技術可以實現對玉米的遠程控製,實時監控玉米的生長狀況,以便快速對存在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玉米種植的數字化是走進現代農業的一個標誌和起點,設計出高科技的種植程序可以更好地實現對玉米生長的控製,讓玉米處於良好的生長環境之中。

(四)提升玉米田間的管理水平

對於玉米的田間管理主要從苗期管理、拔節長穗期管理和開花結實期三個方麵入手。對於苗期,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防旱,一旦遇到較為幹旱的天氣,則需要進行抗旱保苗。其次是施肥工作,施肥要在定苗之後,每單位土地都要嚴格按照規定施肥;在拔節長穗期間,主要應注意灌溉問題,這一時期是玉米最需要水分的時期,水分的供給將直接影響玉米的長勢,應嚴格控製水的補給,若水分過多,則應及時排水;在開花結實過程中,最需要保證玉米的授粉、灌漿和結實狀況是良好的,這三方麵都與玉米獲得的水分有關,要使此時的玉米獲取充足的水分,促進授粉過程的完成,提高玉米的結實率,增加玉米產量。

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因此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問題就是種子質量下降、農機設備落後和栽培技術缺乏等。對於這幾個問題,以上給出了幾種合理有效的措施,即調整玉米的種植結構、強化質量意識和增強對玉米的田間管理技術等,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玉米種植問題,提高玉米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惠芝.低溫對玉米生育及產量的影響[J].遼寧農業科學,2013(02).

[2]袁順喜,陳曉紅,馬勝輝,等.墨西哥玉米種植效果觀察[J].河南畜牧獸醫,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