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勞埃斯轎車廣告
古有千裏馬,今有日產車。
——日本汽車廣告
瑞士航空公司承諾:即使您乘坐經濟艙,也會在漫長乏味的飛行中,感到時間稍縱即逝。 ——瑞士航空公司廣告
在3萬英尺的高空,享受絲綢般的舒適。
——泰國航空公司廣告
德航體貼入微,就算是一杯清水,也同樣重視服務。
——聯邦德國航空公司廣告
1842年,西班牙發現了美國;今年,您將發現西班牙。
——西班牙航空公司廣告
發現印尼,發現巴黎,一個地球上的熱帶樂園。
——印尼航空公司廣告
故事感悟:
現代社會環境瞬息萬變,速度效率急劇加快,因而現代人時常感覺到一種心理壓力和焦慮。你幽默的習慣不僅能減壓,使你的心情變得輕鬆愉快、談笑風生,而且能展現你的機智,有助於你順利開展事業。
幽默讓你永遠年輕
產生幽默的秘訣不是快樂而是憂傷,天堂裏沒有幽默。
——馬克?吐溫
82歲的曼德拉有著8歲孩子的童心,在會見拳王劉易斯的時候,他表示自己年輕時也是拳擊愛好者,於是,劉易斯故意指著自己的下巴讓他打,他笑著做出拳擊的姿勢。當旁邊的人問他,假如年輕時與劉易斯在場上交鋒能否取勝,他說:“我可不想年紀輕輕的就去送死。”
在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首腦會議上,曼德拉出席並領取了“卡馬勳章”。接受勳章的時候,曼德拉發表了精彩的講演。在開場白中,他幽默地說:“這個講台是為總統們設立的,我這位退休老人今天上台講話,搶了總統的鏡頭,我們的總統姆貝基一定會不高興。”話音剛落,笑聲四起。
笑聲過後,曼德拉開始正式發言。講到一半,他把講稿的頁次弄亂了,不得不翻過來看。這本來是一件尷尬的事情,但他卻不以為然,一邊翻一邊脫口而出:“我把講稿的次序弄亂了,你們要原諒一個老人。不過,我知道在座的一位總統,在一次發言中也把講稿頁次弄亂了,而他卻不知道,照樣往下念。”這時,整個會場哄堂大笑。
結束講話前,他又說:“感謝你們把這枚用一位博茨瓦納老人的名字命名的勳章授予我這位老人。我現在退休在家,如果哪一天沒有錢花了,我就把這個勳章拿到大街上去賣。我肯定在座的一個人會出高價收購的,他就是我們的總統姆貝基。”這時,姆貝基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連連拍手鼓掌,會場裏掌聲一片。
故事感悟:
世間沒有青春的甘泉,也沒有不老的秘訣。曼德拉之所以擁有永遠的青春,因為他在豐富的人生閱曆中提煉出了大智慧,在苦難的無盡的折磨中咀嚼出了大幽默。
幽默為生活調味
幽默是生活波濤中的救生圈。
——拉布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任國會議員時,有個向來行為囂張的女議員,居然在議席上指著丘吉爾罵道:“假如我是你老婆,一定要在你的咖啡裏下毒!”此話一出,人人屏息。然而丘吉爾則頑皮地說:“假如你是我老婆,我一定會一飲而盡!”結果,全場哄堂大笑。
有一次蕭伯納在街上行走,被一個冒失鬼騎車撞倒在地,幸好沒有受傷,隻是虛驚一場。騎車人急忙扶起他,連連道歉,可是蕭伯納卻做出惋惜的樣子說:“你的運氣不好,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美國前總統林肯在一次演講時,有人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麵隻寫了兩個字:“笨蛋。”他舉著這張紙條鎮靜地說:“本總統收到過許多匿名信,全都是隻有正文,不見署名,而剛才那位先生正好相反,他隻署了自己的名字,而忘了寫內容。”林肯以柔克剛,在笑聲中不僅替自己解了圍,也有力地回擊了對方。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有位國君,因處理朝政操勞過度,精神萎靡,食不甘味,睡不安枕,噩夢連綿,頭昏腦漲,胸悶氣短,日漸消瘦。大臣們為其到處尋醫,可試遍了各種良方,病情卻毫無起色。後來請來了扁鵲,診視完後扁鵲說:“大王得的是月經不調。”國君聽罷哈哈大笑:“荒唐,我乃男子,何來月經不調之理。”笑得他前俯後仰,眼淚都出來了。此後,每當與別人談起此事還大笑不止,可說也怪,過了不長時間,他的病情居然慢慢好轉起來,不久就痊愈了。
故事感悟:
幽默可以為你的生活帶來歡笑,然而,真正的幽默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會竭力引導人們對笑的對象進行深入的思考。
靠勤奮改變命運
所謂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德懷特
美國前總統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當他還在搖籃裏牙牙學語的時候,貧窮就已經衝擊著這個家庭。威爾遜10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家,在外麵當了11年的學徒工。這期間,他每年隻能有一個月時間到學校去接受教育。
在經過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他終於得到了一頭牛和六隻綿羊作為報酬。他把它們換成了84美元。他知道錢來之不易,所以絕不浪費,他從來沒有在玩樂上花過一塊錢,每一美分都要精打細算才花出去。
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設法讀了1 000本書——這對一個農場裏的學徒來說,是多麼艱巨的任務呀!在離開農場之後,他徒步到150公裏之外的馬薩諸塞州的內蒂克去學習皮匠手藝。他風塵仆仆地經過了波士頓,在那裏他看了邦克希爾紀念碑和其他曆史名勝。整個旅行他隻花了1美元6美分。
他在度過了21歲生日後的第一個月,就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在那裏采伐原木。威爾遜每天都是在東方剛剛翻起魚肚白之前起床,然後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出來為止。在一個月夜以繼日的辛勞努力之後,他獲得了6美元的報酬。
在這樣的窮途困境中,威爾遜下定決心,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深刻地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他像抓住黃金一樣緊緊地抓住了零星的時間,不讓一分一秒無所作為地從指縫間白白流走。
12年之後,這個從小在窮困中長大的孩子在政界脫穎而出,進入了國會,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故事感悟:
同樣是窮困中長大,有的人認為自己的生命本該如此,有的人心理極端不平衡而走上犯罪之路。隻有像威爾遜這樣麵對困境不抱怨不低頭,勤奮自強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葡萄園裏的寶藏
手懶的多貧窮;手勤的,得到富足。
——《聖經》
在地中海的一個島國裏,農民們都致力於種植葡萄。有一個勤勞的農夫,他每天都勤勤懇懇地在葡萄園裏勞動,他種出的葡萄釀的酒是最甜美的,他的葡萄園因此遠近聞名。
可是勤勞的農夫有一塊心病,那就是他有四個不成器的孩子。他們非常懶惰,無論農夫怎麼教育,總是不肯勞動。由於他們不愁吃喝,因此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又因為兄弟人多,該幹活的時候,他們總是相互推諉。
終於,農夫老得幹不動農活了。他病倒在床上,怎麼也起不來。眼看著他苦心經營的葡萄園就這樣一天天荒蕪了。
農夫知道自己不久就要離開人世了,他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如何使兒子們明白勞動致富的道理呢?焦慮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這一天,農夫的一位好友來看望他,這位朋友給農夫出了一個好主意。
第二天,農夫把四個兒子叫到床前,對他們說:“我不久就要死了,我必須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在我們家的葡萄園裏,我埋著幾箱財寶,它就埋在……”話還沒說完,農夫就咽氣了。
辦完了父親的喪事,四個兒子就開始到葡萄園裏尋找財寶。
由於農夫病倒多日,葡萄園已經雜草叢生了。為了尋找財寶,兒子們帶著工具出發了。大兒子拿著鐵鍬,由園中心開始挖,雜草都除掉了,土翻得很深,地也翻鬆了,可是什麼也沒找到。
二兒子牽著一頭牛,套上犁,把整個園子從頭到尾犁了一遍,結果同樣一無所獲。
三兒子扛上鋤頭,在園的四角挖掘,挖得極深,結果把泉眼給打出來了,清澈的泉水滋潤了整個葡萄園。那些即將幹枯的葡萄藤又開始變綠。可是三兒子也沒找到財寶。
四兒子也出動了,他既用鐵鋤又用鐵鏟,但還是一無所獲。
四個兒子雖然沒有挖到財寶,但把葡萄園裏的土地翻得又鬆軟又平整,加上三兒子打出的幾個泉眼,園裏的葡萄茁壯成長,比往年的收成還要好。
葡萄成熟了,四個兒子把葡萄運到城裏去賣,路上遇見了農夫的那位朋友。他看到滿車的葡萄,感到特別欣慰,並告訴農夫的四個兒子說:“其實,農夫並沒有在園子裏埋什麼財寶,財寶來自於勤勞的雙手。”
四個兒子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苦心。
故事感悟:
習慣決定命運,如果農夫沒有想辦法改變兒子們的懶惰,而是任其發展,那麼農夫的兒子們仍然會一事無成。這個故事的結局饒有趣味,四個兒子雖然沒找到寶藏,卻獲得了比往年收成還好的葡萄,最終也懂得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擁有勤勞的雙手就等於擁有無窮的寶藏。
鐵匠教子
懶惰和貧窮永遠是丟臉的,所以每個人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對別人隱瞞財產,對自己隱瞞懶惰。
——塞繆爾?約翰遜
從前,在泰國的曼穀,住著一位老鐵匠,他精湛的手藝聞名遐邇。
老鐵匠的兒子十分好吃懶做,每次父親勸他學手藝,他總是找借口推辭。更糟的是,他還結交了一群酒肉朋友,天天泡在酒館賭場裏。
老鐵匠為了兒子的事,真是傷透了腦筋,操透了心。
一天晚上,兒子又在外麵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地推開家門。
老鐵匠生氣地說:“你看看你,這副德性!你可給我聽好了,從明天開始,你要自己賺錢養活自己。至於怎樣賺錢,隨你!隻要不偷、不搶、不違法、不昧著良心就行了。”
兒子的酒忽然醒了大半:“啊?要我自己賺錢?可我什麼活也不會幹,這哪成呢?”
老鐵匠斬釘截鐵地說:“我可不管。你要花天酒地也行,不過,我可沒那麼多閑錢供你揮霍!”
兒子脾氣也不小:“哼,這有什麼了不起的,頂多去做苦力。”
第二天一早,兒子準備出門找活幹了。但他從沒幹過正經活,賺錢談何容易?這時,母親來了,她悄悄地塞給兒子一個銅板,說:“兒子,你要是覺得太辛苦的話,就別幹了,出去找個地方過一天,晚上回來,把它交給你爹,就說是你自己掙來的。”
這正中兒子的下懷。於是,他去找朋友混了一天。晚上,他裝出一副精疲力竭的樣子回家,把銅板交給父親。
老鐵匠接過銅板,看也沒看,就把它扔進燒得正旺的爐火裏。兒子呆住了,可他並不敢說什麼,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那枚銅板落入火中……
老鐵匠冷冷地說道:“我知道,這枚銅板並不是你自己賺的。哼,早料到你沒用,卻想不到,你還這麼沒骨氣。”
兒子愣住了,父親怎麼會知道的呢?
夜裏,兒子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想著父親的話和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他暗下決心,要自己去賺些錢來讓父親瞧瞧。
第二天,他早早地起來,又準備出門了。母親送他到門口,說:“你父親太精明了,這回,一切都隻能靠你自己了。”
兒子堅定地說:“您放心吧。這次,我一定老老實實地幹活,賺錢回來。”
這一次,過了三天兒子才回來,而且,還帶著滿臉的倦容。
老鐵匠看著渾身像散了架似的兒子,問道:“這三天裏,你可曾賺了錢?”
“瞧,都在這兒了。”兒子像寶貝似的捧上三枚銅板。
“嗯。”老鐵匠點點頭,接了過來,又把它們投入了爐火。
“不!”兒子發瘋似的跳了起來,衝向爐子,可是已經晚了……
他絕望地衝著父親喊道:“你知道嗎?為了它們,我流了多少汗。這三天裏,我在飯店裏沒日沒夜地劈柴、挑水、洗碗;在木器店裏鋸木頭;甚至……甚至,我還去另一家鐵匠鋪幫人家打鐵。現在可好,全被你扔進了火裏!”
老鐵匠拍著兒子的肩,說道:“現在你明白賺錢有多辛苦了吧!上次,我把錢扔進火裏,你吭都不吭一聲,我就知道,那錢不是你自己賺的,否則,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哪會任人糟蹋?”
兒子明白了父親的用意。從此,他改掉了壞習慣,成為一個勤勞的手藝人。
故事感悟:
父親用把錢扔到火裏燒掉的辦法來告訴好吃懶做的兒子:人隻有對自己辛苦掙到的東西才會珍惜。不勞而獲的所得最終會被揮霍掉,流自己的汗,用自己的雙手掙來的財富才會被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