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還是沒有人相信他。
“過來,小夥子。”劫匪頭子說,“告訴我,你身上到底有沒有錢?”
“我已經說過了,我的內衣口袋裏放著十枚金幣,他們不信。”
“把他的外套掀起來。”劫匪頭子命令道。
那些金幣馬上就被搜了出來。
“你幹嗎不打自招呢?”劫匪第一次遇上這樣的怪事。
“因為我不能背叛我的母親,我向她發過誓——永遠都不撒謊。”
劫匪們聽到這話,心頭一震。劫匪頭子對他說:“小夥子,你小小年紀卻如此守信用,我們
卻在違背小時候對上帝許下的諾言。來,把你的手伸過來,我要握著你的手重新發誓!”
他照劫匪頭目說的做了,其他劫匪也被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對著上帝發誓……”
故事感悟:
世界上假的東西很多,它們曾經也確實蒙蔽了不少人,但假的終究是假的,經不起真實的考驗。我們要達到成大事的目的,靠欺騙手段可能會一時奏效,但遠不如誠實更
有用。
冠軍與誠實的較量
人們不喜歡假話,哪怕多麼裝腔作勢、多麼冠冕堂皇的假話,都不會打動人們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語言的天平。
——艾青
在華盛頓舉辦的美國第四屆全國拚字大賽中,南卡羅來納州冠軍——11歲的羅莎莉?艾略特一路過關,進入了決賽。當她被問到如何拚“招認”(avowal)這個字時,她輕柔的南方口音,使得評委們難以判斷她說的第一個字母到底是A還是E。
評委們商議了幾分鍾之後,將錄音帶倒帶後重聽,但是仍然無法確定她的發音是A還是E。
解鈴還須係鈴人。最後,主評約翰?洛伊德決定,將問題交給唯一知道答案的人。他和藹地問羅莎莉:“你的發音是A還是E?”
其實,羅莎莉根據他人的低聲議論,已經知道這個字的正確拚法應該是A,但她毫不遲疑地回答,她發音錯了,字母是E。
主審約翰?洛伊德又和藹地問羅莎莉:“你大概已經知道了正確的答案,完全可以獲得冠軍的榮譽,為什麼還說出了錯誤的發音?”
羅莎莉天真地回答說:“我願意做個誠實的孩子。”
當她從台上走下來時,幾乎所有的觀眾都為她的誠實而熱烈鼓掌。
第二天,有一篇報道這次比賽的短文:《在冠軍與誠實中選擇》。短文中寫道,羅莎莉雖沒贏得第四屆全國拚字大賽的冠軍,但她的誠實卻感動了所有的觀眾,贏得了所有觀眾的心。
故事感悟:
當一種能夠依靠說謊而得到的利益擺在我們麵前,我們能否依然選擇內心的準則——誠實,這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準。
我們也許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是那個純真的小女孩,我們會選擇唾手可得的冠軍,還是做一個內心安寧的人呢?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品行高尚的人,那麼無論何時都請選擇與誠實為伍。
商鞅立木為信
真誠守信是做人之根本。
——老舍
戰國七雄中,秦國在經濟、軍事等各方麵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後。秦孝公即位後,為了改變現狀,就利用衛國人商鞅變法強國。
商鞅在變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難,為了讓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條妙計。
這天,商鞅命人在京城南門立了一根三米長的木杆,並立下約定,誰能把這根木杆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黃金。
這一舉動引來了許多老百姓,他們圍在一起議論紛紛。其中一個人說:“這根木杆誰都扛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黃金呢?真不知這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啊!”另一個人說:“大概是跟我們開玩笑吧,不會是真的。”圍觀的人都認為商鞅的立約不可信,所以無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見狀,便把賞金增加,說道:“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杆扛到北門去,我就賞給他五十兩黃金。”
商鞅的話音未落,圍觀的百姓又議論開了。有人嚷道:“大人真會開玩笑,這麼簡單的事,哪會賞那麼多黃金呢?”現在,人們反而更加懷疑了,誰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怕被捉弄。
又過了一會兒,人群中走出一個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說:“我可以把這根木杆扛到北門去。”隻見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邁開大步,直奔北門走去。圍觀的人們也尾隨著他,想看個究竟。
那人到達北門後,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兩黃金,交給了他。老百姓沸騰了,紛紛稱讚商鞅是守信之人。
這事轟動了全國,誰都知道商鞅言出必行,因此新法頒布後,得到順利推行。商鞅變法,使秦國走向了富強,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故事感悟:
在社會交往中,虛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友誼,真誠才是人際關係最寶貴的財富;失信可以毀壞一個人的名聲,守信才能贏得人們的讚譽和信任。
任何人要想獲得長久的成功,都必須隨時隨地想辦法加強自己的信用。但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人對誠實守信這件事不以為然,不肯在這方麵花費心血和精力。這種人肯定不會長久地發展,即使偶然獲得了成功,也會很快失敗。
麵對誠實的思考
說謊話的人所能得到的,就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
——伊索
喬治?華盛頓小時候住在弗吉尼亞的一個農場上。他的父親教他騎馬,經常帶著年輕的喬治到農場上幹活,以便兒子長大後能學會種田、放牛養馬。
華盛頓先生有一個果園,裏麵種著蘋果樹、桃樹、梨樹、李子樹與櫻桃樹。有一次,華盛頓先生從大洋對岸買了一棵品種上佳的櫻桃樹。他把樹種在果園邊上,並告訴農場上的所有人要對它嚴加看護,不能讓任何人碰它。
櫻桃樹長勢很好。春天來了,樹上開滿了白花。想到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吃到櫻桃樹結的果子,華盛頓先生心裏非常高興。
大約就在此時,有人送給喬治一把明亮的斧子。他拿著它砍樹枝、砍籬笆,可以說是見什麼砍什麼。一天,他一邊想著自己的斧子有多麼鋒利,一邊來到果園邊兒,舉起斧子砍向那棵櫻桃樹。樹皮很軟,喬治沒費多大力氣就把樹砍倒了。接著他又去別的地方玩了。
那天傍晚,華盛頓先生忙完農事,把馬牽回馬棚,然後來到果園看他的櫻桃樹。看到自己心愛的樹被砍倒在地,他站在那裏驚呆了。是誰膽敢這樣做?他問了所有人,但誰都說不知道。
就在這時,喬治恰巧從旁邊經過。
“喬治。”父親用生氣的口吻喊道,“你知道是誰把我的櫻桃樹砍死了嗎?”
這個問題可把喬治給難住了,他哼哼嘰嘰了一會兒,但很快恢複了理智。“我不能說謊,爸爸。”他說,“是我用斧子砍的。”
華盛頓先生看了看喬治。那孩子臉色煞白,但直視著父親的眼睛。
“回家去,兒子。”華盛頓先生嚴厲地說道。
喬治走進書房,等父親。他心裏很難過,同時也感到非常慚愧。他知道自己太輕率,幹了件傻事,也難怪父親不高興。
一會兒之後,華盛頓先生走進書房。“到這裏來,孩子。”他說道。
喬治走到父親身邊。華盛頓先生靜靜地看了他很長時間。
“告訴我,兒子,你為什麼要砍那棵樹?”
“當時我正在玩,沒想到——”喬治結結巴巴地說道。
“現在樹就要死了,我們永遠也不會吃到櫻桃了。但比這更糟的是,我囑咐你要看護好這棵樹,你卻沒有做到。”
喬治羞愧難當,臉一紅,低下頭。
“對不起,爸爸。”他說。
華盛頓先生把手放在孩子肩頭。“看著我。”他說道,“失去了一棵樹,我當然很難過,但我同時也很高興,因為你鼓足勇氣向我說了實話。我寧願要一個勇敢誠實的孩子,也不願擁有一個種滿枝葉繁茂櫻桃樹的果園。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兒子。”
喬治?華盛頓從未忘記這一點。他一直像小時候那樣勇敢,受人尊敬,直至生命結束。
故事感悟:
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相信每一個看到這個故事的讀者,都會佩服華盛頓的勇氣,更會為他的誠實而喝彩。在華盛頓這麵純淨的鏡子麵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認真思考“誠實”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