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眼光十七 積累無形資產:挖掘你的潛在寶藏(1)(2 / 3)

這位大學生有一雙“財富眼”,發現了別人不曾注意的市場,所以他在這上麵成功了。而鄭州市的黃先生則靠自己的機敏,挖掘商業信息的含金量,也做成了一樁沒花錢的買賣。

兩年前,黃先生因公出差到內蒙古,很偶然地在一個場合接觸到一位在內蒙古投資辦廠的韓國老板。當他得知這位老板有意到內地投資辦廠的信息時,就主動提出願意為她聯係合適的投資地點。回鄭州後,黃先生廣泛聯係,最後選定一街道辦事處,並拿到了這個街道辦事處“對引資中介人予以獎勵”的正式承諾合同。幾經牽線撮合,居然還真把韓商吸引到了鄭州,投資辦了一個防水材料公司。因此,黃先生得到了街道辦事處獎勵的5萬元人民幣。更令黃先生高興的是,韓商還把他介紹到韓國母公司工作。

黃先生發財的做法可以歸納為:發現信息——訂立中介合同(得到獎勵承諾)——溝通信息——坐收中介費。

身揣50元錢來鄭州闖天下的尚全海,幾經周折找到一家百貨商場打工,在兩年多的打工生涯裏,他熱情、勤快,而且給老板出了一些生意上的好點子,老板看他誠實而且有經營頭腦,決定把商場轉讓給尚全海。

開始尚全海並不敢接手這家百貨商場,因為他沒有那麼多資金。經過一周的反複考慮,尚全海最終拿定了主意,同意接受這個商場,並要求老板重新裝修商場。

但他並沒有打算要認認真真經營這個商場,因為他的確不具備這個條件,資金、貨源、經營管理等對他都是困難重重。然而他明白一點,就憑他與老板畫押的協議,他有權支配這個商場。進商場後,他立即花幾百元在報上刊出個“招租”啟事,說門麵出租,價格麵議,有意者找尚先生。

廣告刊出後,應招的人絡繹不絕。經過激烈競爭,最後達成理想協議,尚全海也淨賺3萬元。

許多富翁都是白手起家,他們靠的就是敏銳的洞察力和敢闖敢幹的拚勁。所以,身無分文的你利用一雙“財富眼”也可以賺到錢。

有錢的十三個條件

拿破侖·希爾根據自己的成功體驗,製定了通俗易懂的“思考致富學”。而且憑著這種成功哲學的普及,通過著作和演講,為自己累積了相當的財富。他的理論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曆,可信度很高。

這絕不是急功近利、惟利是圖、短視的“謀利方案”,而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物質與靈性兼重”的“自我完成學”。

在美國,這本書熱“燒”不退,它鑄造了無數個百萬富豪。

希爾說明了關於構築“巨億財富”的“十三個條件”。

第一,擁有欲望

我們因擁有對財富、名譽、地位、美女、俊男等等各種“欲望”而生存。欲望正是把人推向成功的原動力,沒有欲望的人必然是個失敗者。

為什麼擁有了欲望還無法達成心願呢?這是因為沒有走上達成欲望的“正確過程”的緣故。

利用拿破侖·希爾的方法來試試看吧!譬如說,為了實現對“財富”或是“金錢”的願望,必須有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想要的金額。不要隻設定為“很多”,要明確地設定出來,像是“幾千萬元”、“幾億元”。

第二階段——要明確知道想做什麼事情。除了偷竊和殺人之外,要工作18個小時或是去尋找其他收入的來源等等。

第三階段——達成你目標的決定的時間!

第四階段——明確訂出實現的計劃,並且立刻實行!若還沒有準備,就要趕快著手。

第五階段——寫出何時想要多少金額,要做什麼事情,要實行怎樣的計劃,這是很重要的。

第六階段——一天至少兩次,在晚上做完工作之後以及早上起床之時,出聲讀出這個計劃。

第二。堅定信念,自信行動

為了刺激積極的想法,穩固信念,擁有自信,要反複朗讀以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