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北京,天高氣爽,和風宜人。
豔麗的秋陽,給整座都城披上了一層黃金、琥珀似的色彩,使得那古老的宮廷樓閣,顯得分外的富麗堂皇,璀璨奪目;現代的高樓大廈,又顯得分外的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然而,更為迷人的還是那遍布都城的名山、名園,花市、花店,以及家家戶戶的庭院裏,陽台上, 栽種著的一株株,一盆盆的金菊開了,桂花香了,千姿百態,爭豔吐芳 ,將整個都城點綴一新。宜人的和風,滿沾著花粉,從這家的陽台跨越到那家的庭院;又飽含著花香,飛過高高矮矮的院牆,走遍大街小巷,使整座都城溢滿一股馥鬱的芳香,使人聞之欲醉,倍覺都城之美好可愛。
麵對如此美好的金秋季節,人們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登上各式車輛,近者至天壇、
北海、景山、中山公園,少事遊覽;遠者則駛向市郊,直達香山、頤和園、八達嶺、十三陵……作竟日長遊,飽享良辰美景,以不辜負這大好秋光。
然而,在這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的眾多遊人隊伍裏,卻夾雜著兩位心情與眾截然不同的旅客。他們一再催促司機加快車速,一連超越了幾輛汽車,最後竟脫離了車隊,馳入了一條冷僻的林蔭道,在一所鮮為人知的機關——中國刑事偵探研究所的門前停下,下車匆匆地向裏走去。
刑偵研究所的這二位來客,一男一女。男的年約五旬,身材瘦小,精神矍鑠。他那一頭油亮的頭發,一身質地和做工都極其考究的西服,使人一望而知是一位歸國華僑。女的正值芳齡,明目皓齒,身材苗條,楚楚動人。但她那一頭烏黑的秀發卻紮成兩根小辮,一身上下的穿著也極其普通,一副典型的大陸學生打扮。
他們是為了一件重大奇案,千裏迢迢,專程前來向著名的中國刑偵專家何釗求助的。
傳達室的同誌要他們填寫了一張會客單,拿起電話與專家的辦公室聯係了一下,說:“專家請你們進去。他的辦公室在二樓,往左第二間房。”
“謝謝!”兩位來客離開傳達室,沿著一條花徑快步走向研究所大樓。
然而,在專家辦公室裏接待他們的,卻並非聲高望重,名揚四海的專家本人,而是專家的學生—— 一位二十多歲,瘦削,單薄,眉目清秀得有點近似女性的年青偵察員。他客氣地將客人讓進辦公室,伸手一指沙發,吐出簡潔的兩個字:“請坐!”那神態,那聲調竟與他的年齡與外貌完全不相符合,顯得頗為老練。
老人猶豫地站著未動,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房間。
少女向年青人打量了一會兒,兩眼倏地一亮,發出一聲驚喜的呼叫:“申公荻!”
申公荻一怔,凝目仔細打量眼前這位楚楚動人的窈窕少女,努力搜索著記憶的倉庫。
“怎麼,連老朋友也忘了?”姑娘俏皮地歪頭一笑,露出一對美麗的小酒窩。
姑娘的這歪頭一笑,似暗夜裏的一道閃亮的電光,照亮了申公荻的雙眼,打開了他記憶的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