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廚師的曲折遭遇(1 / 2)

吃早飯的時候,宋斐律師果然告訴何釗,他今天準備回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去一趟。

“幹嗎那麼著急,晚一天不行嗎?我還想找個時間再與你詳細談談呢。”何釗說。

“等我回來之後再談吧。”宋斐律師回答說,“您知道,我離開那裏都快有半個月了,有不少事情等著我去處理。另外,我還要為劉映華準備幾份文件,以備去當局辦理繼承遺產登記手續時使用。”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碰頭?”

“如果事情順利的話,我明後天就可以回來。在此期間,萬一發生什麼事情,可以打電話與我聯係。”

宋斐律師說畢匆匆用完早餐,提前下席走了。

何釗又吃了一些早點,正待離席,卻見廚師老顧笑嘻嘻地向他走來,說:“何老師,這飯菜還能吃得慣嗎?”

“好極了!”何釗連忙拉他一起坐下,讚歎地說,“昨天的兩餐菜,品種多樣,色香誘人,

美味可口,使人大開口胃。今天早上的麵食糕點,也別具風味,非常好吃。顧師傅的烹調手藝,實在高超!”

老顧樂得哈哈大笑,開始津津樂地道向何釗談起了他的炒菜經:“您老算是說對了!這炒菜手藝,講究的就是這色、香、味三個字。就說是一盤普通的炒雞蛋吧,先要用熱油把雞蛋煎得不老不嫩,成金黃色,然後拌上生蔥,淋上香油,再勾上一些芡粉,這樣就把它們溶合在一起,看上去金碧相映,非常美觀,吃著又香又酥,鮮美可口。但您千萬不要加醬油,如果一加醬油,就不但破壞了它的顏色,也失去了它原有的鮮味。”

“唔,不錯,不錯!說得有理。不知顧師傅的烹調手藝,是哪位名師所授?”何釗連連點頭說。

“哪有什麼名師指點。”老顧忽然歎了一口氣,帶著一絲苦笑,頗有點傷感地敘述起了他的身世:

“我是浙江奉化人,蔣介石的同鄉,但這絲毫也改變不了我們家鄉的貧窮。我十六歲那一年,一位遠房叔叔從南洋回來,見我家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便答應了父親的請求,把我帶到馬來……”

何釗同情地點點頭。他知道,不少華僑,都是由於同樣的原因才棄井離鄉,遠奔海外的。

“來到南洋以後,我無一技之長,身體又瘦弱,許久都找不到工作,叔叔又把我安排到他開設的小飯鋪裏做學徒。

“學徒三年,滿師之後,叔叔又托人把我引薦到老爺家裏。當時,老爺住在吉隆坡,他在那裏開了一家公司,幾家商店,在華人中間很有點名氣。因為他原來的廚師辭職他去,需要另雇一名廚師。這可是天賜良機,難得的一隻金飯碗!

“叔叔領我去老爺家應試的那一天,恰好老爺家來了客人,吩咐管家去酒館裏叫一桌菜。叔叔乘機對老爺說:‘等店裏的師傅把菜一碗一碗炒好,再一起送來,全都涼了,有什麼吃頭?倒不如讓我的小侄獻一獻醜,雖說手藝不如酒店的大師傅,卻能夠吃到熱菜。’老爺遲疑地打量了我許久,終於點頭應允,要管家帶我到廚房裏去。

“這可是我一生中最關健的一次炒菜,是去是留,就取決於這一桌菜能不能搏得主人和賓客的讚賞。於是我拿出三年來學到的全部本領,煎炒烹溜,努力把每一道菜都做得既好看又好吃,色、香、味一應俱全。菜一道一道送上去了。聽傳菜的使女說主賓都還滿意,我這才漸漸地放下心來。我燒完最後一個湯,要使女送去後,正想鬆一口氣坐下來休息時,忽然想起在燒這一道湯時,我竟由於過度興奮而一時疏忽,忘了放鹽。我的腦袋頓時‘嗡’的一聲,一陣發暈,全身無力地跌坐在凳子上,心想:完了!這一家的廚師飯碗我是端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