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以後。
一架波音747客機徐徐在檀香山機場降落。在沿著舷梯魚貫而下的旅客中,有兩位中國
警官:年長的一位,年過四旬,高大魁偉,雙目炯炯有神,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刑偵專家兼生
物學家何釗;年輕的一位二十多歲,瘦削英俊,是他的學生兼助手申公荻。何釗師生是應邀
赴美,至紐約參加一個國際刑偵科學研討會的。會後參觀了幾個城市,然後順路來夏威夷看
望他的另一個赴美留學,正在檀香山警局實習的學生劉映華的。
劉映華是一位歸國華僑的遺孤,孩童時代曾跟隨父親下放至武功山區的一個小山村,與
申公荻有過一段青梅竹馬的曆史。數年前,她僑居在馬來西亞的祖父去世,留下大宗遺產。
她的兩位堂兄妹相繼前去繼承遺產,都慘遭殺害。凶手作案手段神秘怪異,案情離奇曲折,
當地警方一籌莫展。是劉映華尋找到她昔日的小哥申公荻,請求他的老師何釗予以幫助,遠
渡重洋前往馬來,偵破了這一絕世奇案,將凶手緝拿歸案。在偵破此案的過程中,何釗逐漸
喜歡上了這位俊俏可愛,聰明機智的姑娘,更為姑娘一心向往刑偵事業,立誌當一名中國的
女神探的執著精神所感動,答應收她為學生,推薦她去美國紐約州的一所現代化的警官學校
去留學。今年是她在該校學習的最後一年,被分配至夏威夷來進行實習。
劉映華和她的搭檔,檀市警局的泰勒探長親自駕車至機場歡迎。
轎車駛出機場,穿越過二個街區以後,駛入一條寬闊潔淨,樹木遮天的林蔭道,在一所
五星級的旅館門前停住。劉映華早已為她的老師和師兄在這裏預訂了一套豪華套間。
進入套間,稍事休息以後,劉映華拿出一張二周前的當地報紙,指點著上麵的一篇報導,
頗有點急不可待地說:“老師,這裏有一件奇案,你一定會感興趣。”
何釗笑著接過報紙,將那篇文章瀏覽了一遍,又把它遞給申公荻,說:“詳細說說,為
什麼是奇案?”
“別性急嘛,等師兄看完了,我再說給你們倆一起聽。”姑娘莞爾一笑,頗有點賣關子
似地說。一旦引起了老師的注意,她反倒不著急了。
申公荻極其認真地讀完那篇報導,放下報紙,抬頭問:“老師,您知道這球狀閃電究竟
是怎麼一回事嗎?”
“球狀閃電是一種特殊的雷電。我曾經讀過幾篇有關它的文章,對它有一些了解。”何
釗點點頭,開始向他的兩位學生介紹起了有關球狀閃電的一些知識:
一般認為球狀閃電是一團等離子體。其生成機製和物理性質,至今尚一直未能弄清楚;
隻知道它一旦形成,就似一行動古怪的大火球,在田野與森林的上空飄遊。它忽高忽低,忽
徐忽疾,飄忽不定,常使得夜行人大驚失色。然而,更為離奇的還是它無堅不摧,能穿牆入
室,鑽進人家居室飄來飄去,有時甚至像幽靈似地跟隨著你,使你驚駭不已。它在行進途中,
雖然無堅不摧,但又不燒壞貼近它的一切可燃之物;然而一旦爆炸,卻又能放出相當於10
公斤TNT炸藥的能量,造成極大的破壞。因此,古希臘人稱它為“魔鬼火球”,羅馬人則把
它叫做“神靈聖火”。
幸好,這種球狀閃電極其罕見,其中對人類造成破壞的更是罕而又罕。據我所知,有文
字記載的有以下幾次:
最早一次是在1951年7月,一顆球狀閃電襲擊了美國佛羅裏達州的聖彼得斯堡的一家
農戶,將該戶67歲的瑪麗夫人擊斃。等人們聞聲趕去時,瑪麗夫人已被燒得隻剩收縮成一
團的屍骨,但奇怪的是,夫人的一隻左腳卻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未被燃燒。
另一次是在1966年12月,另一顆球狀閃電襲擊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波特城的一戶居
民。火球從二樓越窗而入,一連擊穿二層樓板進入地下室,炸毀了他貯存的幾桶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