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糖尿病發病機理與致病因素(1 / 3)

第一章 糖尿病發病機理與致病因素

一、糖尿病的基本知識

糖尿病是世界性疑難疾病,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居安思危的思想,了解一些有關糖尿病的基本知識。例如,什麼是胰島素?什麼是血糖?糖尿病與血脂有什麼關係?……

血糖的含義

血糖即指血中葡萄糖的含量,血糖的測定是確診糖尿病和指導治療糖尿病的主要依據。通常測定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

空腹血糖一般指過夜空腹8小時以上,於早晨6至8時測定的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為3.8~6.16毫摩爾/升。空腹血糖反映了無糖負荷時體內的基礎血糖水平,其測定結果可受前一天晚餐進食量及成分、情緒的波動變化、夜間睡眠的好壞等因素影響。

餐後2小時血糖指進餐後2小時時測得的血糖值,其反映了定量糖負荷後機體的耐受情況。正常人餐後2小時血糖應低於7.0毫摩爾/升。

檢測血糖的時間間隔取決於糖尿病患者所患病的類型、治療用的藥物種類及血糖的控製情況。為了更好地了解血糖情況,通常測7次血糖,即在一天早、中、晚三餐前後、及睡前各檢測一次,如懷疑病情發生了變化需檢測淩晨血糖。患者病情穩定,血糖控製良好時,可1~2周測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以監測治療。在調整胰島素劑量、調換胰島素劑型、改變胰島素注射時間時;感染處於應激狀態時;飲食、睡眠習慣有重大改變時,血糖過高或過低時;糖尿病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時;應增加檢測血糖的次數,注意隨時監測,避免產生危險。

化驗血糖的意義

進行糖尿病檢查時,抽血化驗是必需的一道手續,那麼化驗血糖的實際意義是什麼呢?

血糖反映采血時的血糖水平。血糖在24小時內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人體的不同狀態(如睡覺、吃飯、緊張、激動等)而發生變化。一次血糖隻能表示采血時的血糖水平,而並不表示全天的血糖。所以,要了解全天的血糖情況,必須在一天的不同時間內多次化驗,通過幾個點的血糖,推測出全天的血糖水平。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指標。要想診斷某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隻能通過化驗血糖來確定。血糖還可以直接反映糖尿病的嚴重程度。血糖越高,病情越重。

監測血糖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血糖可以反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有的患者,用上藥就以為什麼事都沒有了。其實,用藥後血糖不降到理想範圍,根本達不到治療目的。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要經常測血糖來評價治療糖尿病的效果。

血糖化驗能直接反映血糖的變化規律,對調整治療方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天中血糖在不停地發生變化。胰島功能越好,這種變化越小;相反,胰島功能越差,這種變化越大。糖尿病的治療不僅要降低空腹血糖,而且要減小血糖的這種波動。由於藥物的功效不同,有的藥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有的藥則以降低餐後血糖為主。而每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變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對每個糖尿病患者來說,隻有了解了自身血糖的變化規律,才會調整好用藥。

此外,通過檢測血糖可以了解患者的胰島功能。未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水平可直接反映胰島的功能。如果空腹血糖經常大於13.9毫摩爾/升,表示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功能較差。

檢測血糖隨時都可以進行,因為不論是抽靜脈血化驗還是采毛細血管血化驗的血糖值,都是采血時的血糖的真實水平。但在不同的條件下,測血糖會有不同的意義。

由於血糖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患者某一時間測定的血糖值隻代表患者當時的血糖水平。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測血糖是為了推測全天的血糖水平,而不單單是為了此時此刻的血糖。理論上講,要想了解全天的血糖水平,每天測血糖的次數越多,越能反映全天血糖的真實情況。但實際上,要求患者一天測太多次的血糖也是不現實的。所以一天隻能選幾個點進行血糖測定,以幾個點的血糖值來推測全天的血糖水平。一般有8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點。

夜間3點是人體24小時血糖的最低點。但由於監測的不方便,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點。接受胰島素或磺脲類降糖藥治療的患者,懷疑有夜間低血糖時,要測此點的血糖。

空腹血糖特指空腹8~12小時的血糖。所以,一般都是指早晨餐前血糖。如果早餐正常進餐,中午餐前的血糖就不能稱為空腹血糖。但空腹血糖也不是要求絕對空腹,空腹時間過長也會影響血糖檢測結果。空腹血糖可反映人體胰島素的基礎分泌功能。是用於診斷和治療監測的最基本點。

早、午、晚三餐後2小時血糖及午餐、晚餐、睡前6個點的血糖可反應進餐對血糖的影響,是人體血糖的最高點。一般情況下,選早餐後血糖為代表。

盡管一天中血糖不是固定不變的,但一般情況下上述7個點——三餐前、三餐後及睡前血糖,特殊情況下再加上淩晨3點的血糖,基本上可以反應全天血糖的真實情況。如果血糖變化幅度較大或者是胰島素治療的早期,常采用7個或8個點進行血糖監測。

但實際上,7個或8個點的血糖測試對一般人、特別是上學、上班的人來說也是不現實的,所以,如果患者每天的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緊張程度等)、身體狀況相對穩定,一般以4個點——早晨空腹、三餐後血糖,也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應全天的血糖水平。

如果身體處於“非常時期”時,如身體患有發燒、創傷、心肌梗塞等其他重大疾病,血糖的變化程度將很大,一天需要多次化驗,調整用藥,度過危險期。

理論上,每一天都應該測幾個點的血糖,才能了解每一天的血糖水平。但事實上這一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先不說從經濟對患者造成一定負擔,單說對患者肉體也是一種損傷。所以,隻有在身體處於“非常時期”,如身體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如發燒、創傷、心肌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才要求每天都要監測幾個點的血糖,直到度過危險期、血糖穩定。

對於胰島素治療的初期,血糖還沒有調整到理想水平,一般可每隔3~5天測定一次4~8個點的血糖;如果血糖趨於穩定,對於Ⅰ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周測定一次4個點的血糖。可以選擇某一天測4個點的血糖;也可以一天一天地測,每天測1個點,連續測4天:比如,周一測早晨空腹血糖,周二測早餐後2小時血糖,周三測午餐後血糖,周四測晚餐後血糖。接受胰島素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2周測一次4個點的血糖。

沒有接受胰島素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值高但還沒有並發其他病時,才可采取口服藥治療。但一周要測定4個點的血糖值,以觀察病情變化,並指導調整治療方案。如果病情穩定,血糖值趨於正常,且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緊張程度等)也相對穩定的情況下,1個月至少測定1次4個點的血糖。

但血糖的測定並沒有不變的模式,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監測。做到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應血糖水平,又不增加經濟負擔或因血糖監測影響生活質量。

尿糖的含義

尿糖即尿中的葡萄糖。在正常情況下,機體每天隻有極少量葡萄糖從尿中排出(小於100毫克/日),一般檢查方法不能測出;當每日尿中排糖量大於150毫克時則可測出。檢查方法有定性測定法和定量測定法兩種。定性測定法能粗略地測定尿糖含量,用-、±、+、++、+++、++++表示,檢測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在實際應用中最多,其缺點是不能準確地反映高值,它包括以下幾種測定形式:

(1)分段尿糖測定,可間接了解機體在三餐進食後及夜間空腹狀態下的血糖變化情況,可作為調整患者飲食及藥物治療期間藥物用量的觀察指標。其方法是將24小時按三餐進食、睡眠分為四段,檢測每個階段尿中排糖情況及尿量。

(2)隨機留取尿液測定尿糖,結果反映了測定前末次排尿後至測定時一段時間內所排尿的含糖量。

(3)即刻尿糖測定,此結果反映了測定當時尿中含糖量,常作為了解餐前血糖水平的間接指標。其方法為先將膀胱內原有尿液排盡,然後適量飲水(約飲200毫升),20~30分鍾後留尿測定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