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父母離去前兒女要做的59件事7
第七章 感恩父母,一起回味成長的真情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感恩父母的唯一途徑就是從現在起承擔一份為人兒女的責任。
父親總是說,“父母是上輩子欠下兒女的債,這輩子來還債的。”所以這輩子,我們的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從來沒有一點怨言。這種愛在他們與我們的體內仿佛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習慣到他們不覺得是在付出,習慣到我們覺得是“理所當然”。於是,我們就在父母的“還債”中慢慢長大,享受著這份看似“平淡”的愛。如今,就和他們一起來回味那些歲月中的故事,感受父母撫育自己的那份辛勞。
問問自己出生時的那些細節
文/周珊
學校放了寒假,李雲波回到家裏過上了一個星期的假期生活。這一個星期的假期通常是他最珍惜的,因為接下來的春節會讓他像個陀螺一樣在各個親戚家裏足足轉上半個月。李雲波從來沒想明白過為什麼過節的時候要這麼喧鬧,安安靜靜在自己家裏吃飯睡覺,不是更好麼。
李雲波家有個習慣,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飯總是輪流在幾家人之間吃,今年正好輪到了李雲波的爸媽負責置辦。所以媽媽從早上開始就忙個不停,洗衣拖地,收拾房間,沒歇一會兒又忙著買菜做飯。爸爸則負責采購任務,也是一天不得空閑。親戚們陸續到達,李雲波隻好放棄了正玩到興頭上的電腦遊戲,到客廳裏給客人沏茶倒水。總算吃完了飯,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坐在一起聊天,媽媽突然提議:“咱們看看以前的照片吧。”爸爸一聽也馬上來了興致,點頭讚同。李雲波從來對這些照片和老黃曆不感興趣,這時心裏又惦記著遊戲的事,自然不大願意,可是媽媽堅持,在那麼多親戚麵前,也不能駁了媽媽的麵子。
李雲波隻好去房間裏翻出了大大小小十幾本爸媽珍藏的相冊,陪在一旁翻看著。媽媽一頁頁地翻著,那些照片大都是媽媽一個人的,在各種景色前,燦爛地笑著。李雲波想,這一定是爸爸為媽媽拍的。他突然有些好奇,那時的爸爸媽媽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的青春時光又是如何度過的?於是他終於打消了回房間的念頭,開始認真地聽媽媽的講述。
媽媽每看到一張照片就要指著背景告訴他們這是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時候跟爸爸一起去的。看起來年輕時的媽媽很喜歡照相,而她和爸爸也真是去了不少地方。後來總算有一張兩個人一起的了,媽媽說她也忘了那時請誰為他們兩人拍的合影,李雲波隻是覺得,那時的爸爸媽媽很年輕,很快樂。
“沒有孩子的時候多自由啊,”李雲波忍不住說,“現在就過得一點都不幸福了。”
聽了這話媽媽突然奇怪地看著他,回答:“說什麼呢,就是有了你以後過日子才更開心啊。”
李雲波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自己一點點長大的同時爸爸媽媽在老去,可他們從沒注意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把一切都給了自己的孩子。
“媽媽,能不能給講講我出生時候的事?”李雲波開始想要了解他們的過去,了解自己最開始來到他們身邊時的情形。
一說起這個話題,媽媽的嘴角忍不住掛上了微笑,周圍親戚們也都嘁嘁喳喳地討論了起來,費了好大的勁,李雲波才弄明白了自己出生的時候的那些曲折故事。
原來媽媽臨產的時候正好是晚上,爸爸去上夜班了還沒回來。一陣陣的疼痛提醒媽媽孩子可能馬上就要出生了。媽媽決定不再等,就自己到路上攔了一輛出租車,去醫院等待孩子出生。
碰巧的是,媽媽的車剛離開爸爸就回來了。發現媽媽不在家也沒有在意,以為是媽媽找鄰居聊天去了。而爸爸因為上了夜班很疲倦,在家很快就睡著了。媽媽到了醫院以後住進了病房,因為身邊沒有人陪著很不讓人放心,她就請值班護士給家裏打電話同時爸爸,但是爸爸睡得太熟根本沒聽見電話鈴響。
那邊爸爸在家裏呼呼大睡,這邊媽媽又偏偏是難產,隻好一個人忍受著疼痛。奶奶在接到醫院的電話後趕快趕了過去,在等著媽媽分娩的時候還是不停地往家裏打電話,這次爸爸總算是聽到了,得知情況後連車都沒顧上找,一路跑著去了醫院。到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孩子即將出生,爸爸心急想要衝進分娩室去看情況,可是腳下一滑,不小心撞到了門上。醫生護士聽到響動都抬起頭來看發生了什麼事,就在這個時候,孩子總算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媽媽的子宮,來到了這個世界。在外麵等候的奶奶聽到響亮的哭聲鬆了一口氣,才想起來責怪爸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爸爸也十分不好意思,不過還好母子平安。
李雲波聽了事情的經過也禁不住笑起來,可同時也覺得自己真是不懂事,怎麼偏偏要找個大晚上的出生,還折騰了媽媽那麼長時間。媽媽一臉幸福地說:“沒有那種折騰,怎麼能體會到孩子出生的幸福呢。”
對於孩子來說,常感到好奇的是自己是如何來到這世上的,可是對於自己出生時的情況,往往不那麼清楚。對於父母來說,從懷上寶寶到孩子出生,是一段痛苦而甜蜜的過程。問問父母自己出生時的情況,陪他們一起回憶那些美好的時光吧。
溫馨寄語
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需要經曆一段漫長而充滿希冀的旅程,沐浴著飽滿而完整的母愛。所以,每個人在自己生日那天,都應該感恩母親,感恩生命。你需要做的便是:
邀請母親談一談她孕育著你時的經曆,包括身體上細微的感受,情緒心理上的細微變動;
央求母親告訴你出生時的細節,記住母親遭受過的痛苦。
耐心地傾聽母親瑣碎的敘述,微笑地欣賞她甜蜜、懷念的表情,並用最真誠的語言告訴她你的慶幸和感恩:慶幸的是生為了母親的孩子;感恩的是母親的每一份付出,每一聲祝福。
問問父母曾經擔心過自己的事
文/老羅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是在父母羽翼的細心照料下長大,可以說,有關於我們成長的點滴父母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而這其中的很多事,我們往往已經忘記;而有些事,則可能根本就沒有在我們記憶裏留下痕跡。而最讓父母銘記的事,就是他們曾擔心我們的事。
張婷婷是孫芸大學期間一個特別要好的閨密,她們幾乎無話不談,關係好到沒有一絲秘密的存在。大學一起生活期間,一次不經意間小芸發現婷婷右胸部有一小處不起眼的傷痕。她對此感到十分好奇,多次問過婷婷這個傷痕是怎麼來的,而當時婷婷對這個傷痕的由來表現出十分茫然,仿佛之前她根本就沒注意到有這一道傷痕的存在。她倆後來對此也沒有太在意,畢竟那道小傷痕也不會影響到婷婷。
大學畢業後,因為工作關係,小芸和婷婷這對好閨密,不得不分隔兩地,婷婷留在北京,小芸則去了上海,兩人來往聯係逐漸少了很多。一次公司派小芸到北京出差,早早地處理完公事,小芸就將婷婷約了出來聚聚。她們在一家咖啡館裏聊了許多,回憶大學的種種。小芸突然想到了多年前一直沒解開的那道傷痕之謎,就好奇地問婷婷,現在知不知道那道傷痕是怎麼來的。婷婷聽到小芸的發問,原本還開心的笑臉就突然變得十分嚴肅,接著用有些哽咽的語調向小芸解釋了那道傷疤的由來。
原來婷婷母親在懷婷婷那段時間裏,曾因為不小心跌倒差點小產,而婷婷一出生,就因為這個導致右肺生長發育受了很大影響。出生100多天,就必須做一次很大的手術。而這個傷疤就是當時手術留下來的。
說到此,婷婷從懷裏掏出一個略顯陳舊的護身符,遞給小芸看,接著說道:“那道傷疤怎麼來的,其實我之前也一直沒有印象。一次我回家同母親閑聊時,不經意的提起,母親才跟我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