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要求薪酬時不宜討價還價

求職麵試時難免不談起薪酬。一個人的薪酬是與其能力、作用、表現和貢獻等息息相關的,在用人單位尚未了解你上述情況時,開價過高,難以被用人單位接受;開價過低,吃虧的又是自己。

怎樣與用人單位協商薪酬?你必須首先應該知道以下幾點:

1.除非用人單位已經十分明確表態要用你,否則不要討論薪酬;

2.切勿盲目主動提出希望得到的薪酬數目;

3.盡可能從言談中了解用人單位給你的薪酬是固定的還是有協商餘地的;

4.麵試前設法了解該行業薪酬福利和職位空缺情況。

在協商過程中,如果用人單位要你開價,可告訴其一個薪酬幅度。如他一定要你說出個明確數目,可問他願意付多少,再衡量一下自己能否接受。

為減少討價還價的盲目性,可到其他同類公司詢問職位空缺情況和大概的薪酬標準,以便自己心中有數。同時別忘了,福利也是你應得的報酬,如醫療保險、公積金、帶薪休假和年底分紅等。

理想的薪酬數,應是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雙方都能接受的,而應試者應表現一定的靈活性。當薪酬福利談妥後,最好要求用人單位寫份協議合同,因為有些用人單位麵試之後,很可能會忘掉曾答應你的事。

工作談判不能像其他談判那樣,一味設法提高對方開出的條件,而對方就隻顧壓低你的價錢。把原來和諧的氣氛弄成敵對的局麵,這對你實在沒有好處。

談判一旦出現僵局,不妨把話題轉移到有關工作的事情上。例如,對方有心壓低你的薪酬,就可將話題轉移到你上任後有何大計,如何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如何降低產品成本等,那樣原來緊張敵對的狀態,很快便會變成同心協力的局麵。

公司都希望應試者對應聘的職位感興趣,而非純以金錢掛帥。因此,隻要老板覺得請你沒有令公司損失,要爭取高薪、福利並不困難。你可以討論自己的才能、經驗,要求老板讓你承擔多一點責任,甚至把職位提高,這樣就有機會將福利提高。即使沒法調升職位,但是工作範圍擴大了,公司多付薪水給你,也不過是補償你額外的工作,亦不會因任何一方吃虧而令談判中斷。

如果受公司預算限製,甚至比你現有或以往的薪水還要少。隻要你認定這是一份理想工作,不妨暫時不談薪水。待對方認定你是最佳人選,再嚐試以職位及工作為由,多要求些福利津貼。例如,若想要求提高公務開銷,你就應說以往工作順利,全因頻頻與客戶交際應酬,從而提出擔心公務開銷不夠,雇主也會樂於增加這方麵的津貼。

采取折中術回答令你左右兩難的問題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中庸之道,折中可以說是一門藝術,是祖先智者留下的智慧結晶;是為人處世,各個方麵都可以適當運用的生存立世之道。

在求職麵試中,主考官經常會給你出一些令你左右兩難的問題。在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緘默嗎?不能,那隻會使你與工作失之交臂。你隻能勇敢作答,但有勇也要有謀。左不行,右也不行,那就最好采取折中術。

在一次外企麵試中,雙方交談得很投機,看來希望不小。接近尾聲時,考官看了一下表,問:“可不可以邀請您一同吃晚飯?”

原來這也是一道考題。如果考生痛快接受,則有巴結、應酬考官的嫌疑;如幹脆拒絕,又被說成不禮貌。考生動了動腦筋,他機智地回答道:“如果作為同事,我願意接受您的邀請。”

由於他預設了一個前提條件,所以他的回答十分得體到位,獲得了好評。

總之,對於可能設有“陷阱”的提問,一般情況不要直答,而應想一想對方的用意是什麼,“機關”在哪裏,然後運用預設前提的說法跳過陷阱,予以回應。所謂折中術,就是采取一個巧妙的方法將劃分左右的界限模糊掉。

日本住友銀行招聘公關人員時,極為重視職員協調人際關係的才能。該銀行沒有專門考核應聘者的業務知識,而是提出了一道別出心裁的判斷題:“當國家的利益和住友銀行的利益發生衝突時,閣下采取何種對策?”

三類不同的應聘者對問題的回答迥然不同。

第一類人回答:“當國家利益跟我們銀行利益發生衝突時,我會堅決地站在我們銀行的立場上。”

銀行主管人員認為,這樣的人將來準會捅婁子,不能聘用。

第二類人回答:“當國家利益和住友銀行利益發生衝突時,我作為國家的一員,應該堅決保護國家的利益。”

銀行主管人員認為,第二類人員適合政府部門的工作,也不可取。

第三類人則回答說:“當國家利益和銀行利益發生矛盾時,我要盡全力淡化矛盾。”

銀行主管人員認為這種人才是住友銀行需要的高手。企業同政府的關係往往集中表現在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上,企業公關人員作為企業與公眾之間的媒介,隻有注重社會整體的協調性,善於采取圓融戰術,才有可能妥善處理好企業與國家的關係。

在這裏尤其要指出的一個方麵是,由於女性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求職方麵的先天劣勢,如結婚生子、照料家庭內務等,招聘單位常擔心其婚姻和家庭會影響工作,所以麵試時往往提出許多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或刁鑽古怪,或直擊要害,總讓人覺得左右兩難,如何回答都不妥當;但能否回答好這些問題,又直接關係到求職是否能獲得成功。比如,其中有一個問題常常被當做攔路虎,它時時跳出來為難求職女性:如果讓你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做選擇,你認為哪一個更重要?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難題。事實上這是一個對於任何人都重要的問題,之所以更經常地出現在女性求職者麵試的情景中,是由於女性往往要對家庭內務承擔更多的責任,而這些責任很可能與工作相衝突。招聘單位自然非常希望你以事業為重,但也很清楚誰都希望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幸福的後方保證,才能無後顧之憂地集中精力工作。顯然,這道題目是個兩難的選擇,不管你選擇家庭還是事業,無疑都是不合適的。所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不和題目正麵衝突,又給出招聘單位想要的答案。

你可以參考如下的回答:

“我認為,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家庭中,女性的最大目標都是要使自己活得有價值。雖然我很想通過工作來證實自己的能力、體現活著的意義,但家庭對於我的意義也是不容小覷的,我也相信,不隻是我,可能每個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家庭和生活也許是互相影響的兩方麵,但我相信,它們並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處理得當的話是完全有可能兩全其美的。事實上,有很多女性都是這樣做的,而且她們也做得很不錯。我認為我也可以做到。”

這樣的回答,既表明了你對待工作的態度,又表達了你對家庭的熱愛,而這兩點,正是一個心理健康、成熟的女性所應該具備的。

在麵試中,學會這樣回答問題,不要表明你對任何一個方向的傾向,能大大提高被錄用的機會。

進入公司瞬間,麵試就已經開始

麵試時不要把注意力隻集中在專業問題上,麵試官許多時候想了解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中青在線的總經理曾經談起過應聘時的細節問題,每次有人去麵試的時候,她都會先給對方倒一杯茶。而麵對這杯茶,麵試者的反應有很大的區別。

第一種人,當看到有人給他倒茶時,一動不動、心安理得地在椅子上穩穩地坐著。

第二種人,將茶杯拿起來放到邊上,連聲稱謝。

第三種人,立刻站起身來,搶過茶壺,說:“我來,我來……”

總經理認為通過這一杯茶,就能看到不同的人具有的不同素養。

第一種人自不必說,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

第二種人雖有禮貌,但不夠主動。

而第三種人,是最有眼色的人,會主動做事。

別等麵試官說“開始”,從走進麵試官的辦公室的那一刻,麵試就已經開始了。這時要對每個細節都加以留意,說不定被你忽視的部分就是麵試的核心呢。

一位名牌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來到一家500強企業求職,麵試時一番鋒芒畢露的自我介紹,主考官為之動容,然而,麵試結束時他拋下聲“再見”,連握手也免了,拂袖揚長而去。接待他的麵試官苦笑著搖頭:如果說有個性、有鋒芒可以容忍的話,那麼連基本禮節都不懂的人則“養不起”,也無法與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