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3

運動後不宜做的7件事

“強度適宜,方法得當,安排合理”的健身運動有益健康之觀點,已被當今越來越多的健身者所認可。然而,有些運動者同樣運動適時定時定量,方法得當,但始終未能獲得健身之益,反而被一些疾病纏身。究其原因,這多與健身運動後違背科學的作為有關。

鑒於此,健身運動後人們應注意以下“七不宜”:

1.不宜立即休息

劇烈運動時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同時肌肉有節律性地收縮會擠壓小靜脈,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髒。此時如立即停下來休息,肌肉的節律性收縮也會停止,原先流進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過肌肉收縮流回心髒,造成血壓降低,出現腦部暫時性缺血,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麵色蒼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狀。所以,劇烈運動後要繼續做一些小運動量的動作,待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後再停下來休息。

2.不宜馬上洗浴

劇烈運動後人體為保持體溫的恒定,皮膚表麵血管擴張,汗孔開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熱,此時如洗冷水浴,會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加大,心肺負擔加大,同時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使血液過多地流進肌肉和皮膚中,導致心髒和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昏眼花,重者虛脫休克,還容易誘發其他慢性疾病。所以,劇烈運動後一定要休息一會兒再洗浴。

3.不宜暴飲

劇烈運動後口渴時,有的人就暴飲開水或其他飲料,這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胃液的殺菌作用,又妨礙對食物的消化。而喝水速度太快也會使血容量增加過快,突然加重心髒的負擔,引起體內鉀、鈉等電解質發生一時性紊亂,甚至出現心力衰竭、心悶腹脹等,故運動後不可過量過快飲水,更不可飲喝冷飲,否則會影響體溫的散發,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

4.不宜大量吃糖

有的人在劇烈運動後覺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為運動後多吃甜食有好處。其實,運動後過多吃甜食會使體內的維生素B1被大量消耗,人容易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響體力的恢複。因此,劇烈運動後最好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如你運動後愛吃甜食則更應多吃蔬菜等食品。

5.不宜飲酒

劇烈運動後人的身體機能會處於高水平的狀態,此時喝酒會使身體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進入血液,對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會比平時更甚。長期如此,可引發脂肪肝、肝硬化、胃炎、胃潰瘍、癡呆症等疾病。運動後就是喝啤酒也不好,它會使血液中的尿酸急劇增加,使關節受到很大的刺激,引發炎症,造成痛風等。

6.不宜吸煙

運動後吸煙因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體內各器官處於高水平工作狀態,而使煙霧大量進入體內,還會因運動後的機體需要大量氧氣又得不到滿足而更易受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質的危害,此時吸煙比平時對你的危害更大,同時氧氣吸收不暢還影響機體運動後的恢複過程,人更易感到疲勞。

7.不宜降溫過快

剛練完大汗淋漓時,到風扇前揭開衣服猛吹,或在過冷的空調下直吹,以及擰開水龍頭,讓冷水直衝身體,實現“快速降溫”,是好多人認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這種“快速冷卻”的方式,常常會快活一時,難受幾天。運動後毛孔處於擴大狀態,經過突然的冷刺激,毛孔迅速縮小,這對身體極其不利,容易受寒邪的侵擾,甚至引發各種疾病。

運動後應該做一些放鬆整理活動,如放鬆徒手操、步行、放鬆按摩、呼吸節律放鬆操等,恢複到運動前的安靜狀態。這樣有助於避免運動健身後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眼花等不良生理反應。

運動時間黃昏最佳

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歡起早鍛煉,有人喜歡晚間鍛煉,還有人習慣在工作中抽空練一會兒。事實上,運動也有自己的“時間表”,如果能夠選擇最佳的時間段,運動的效果會事半功倍。

我國早有聞雞起舞的習慣,在晨曦朦朧的清晨,湖邊、公園、林蔭道上到處都是晨練的人們。植物可以淨化空氣,原因是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但是如果光照強度不足,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隻能進行呼吸。這時,它隻是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尤其是在天亮前,植物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積聚濃度較高。在這種環境下鍛煉身體或進行其他活動,會吸進較多的二氧化碳。同時,據環保專家研究,一天中,早晨6時左右,空氣汙染最為嚴重,這時候進行鍛煉,吸入的空氣越多,人體受汙染的危害就越大。晨霧是漂浮在低空中的細小水珠,霧氣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和纖塵、煙塵等病源微生物,在晨霧中“聞雞起舞”,因氣壓偏低使人的呼吸速度和深度變大,增加了這些有害物質的吸入,從而容易導致氣管炎、咽喉炎、眼結膜炎和過敏性疾病,並影響肺泡氣體交換。

另一方麵,從人體的生理變化規律來看,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體內的水分隨著呼吸道、皮膚和便溺等丟失,機體的水分入不敷出,使全身組織器官以至細胞都處於相對的失水狀態。當機體水合狀態不良時,由於循環血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輕者會影響全身血液循環的速度,不能滿足機體在運動時對肌肉組織的供血供氧,因而運動時易出現心率加快、心慌氣短、體溫升高現象,嚴重時,特別是在身體有疾患的情況下,突然由靜止狀態轉為激烈運動狀態易誘發血栓及心肌梗死。

那麼一天中運動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是傍晚。因為一天內,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有一定的變化規律,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稠度降低6%,早晨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和心髒病發作的危險,而下午以後這個危險的發生率則降低很多。傍晚時分,人體已經經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最好,吸氧量最大。另外,心髒跳動和血壓的調節以下午5~6時最為平衡,機體嗅覺、觸覺、視覺也在下午5~7時最敏感。

不過,說運動的最佳時間在傍晚,不是說大家隻能在傍晚活動,健康專家們認為,最重要的是抓緊你能調配的時間去運動。美國運動協會對運動一族提出如下建議:

晨練族如果喜歡早上運動,最好繼續堅持下去,而不是改成下班後,因為很顯然你是個會被工作拖得找不到時間運動的人。你需要注意,運動前應做足伸展與暖身運動,因為早上體溫還在低點,易受傷且不利心髒血管;下午鍛煉族從生理科學角度而言,無疑時機最佳,身體反應最好,肌肉最柔軟;放鬆族如果運動是為了舒緩壓力,那麼任何時間做舒緩運動都適宜;夜貓族盡量在睡前3小時之前運動,太靠近睡覺時間運動,可能對心髒不利,也可能因興奮反而不易入睡。

遊泳時間別超過45分鍾

遊泳是一種全身性運動,不但可以提高你的心肺功能,鍛煉你幾乎所有的肌肉,還可以減肥,幾個月的工夫就能使你“脫胎換骨”,還你健美的身材。

1.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很多人喜歡冬泳,冬泳可以使體溫調節功能改善,這樣就不容易傷風感冒,還能提高人體內分泌功能,同時使得腦垂體功能增強,從而提高免疫力。

2.增強肺部功能。遊泳促使人呼吸肌發達,胸圍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氣時肺泡開放更多,換氣順暢,對健康極為有利。

3遊泳消耗的能量大

這是由於遊泳時水的阻力遠遠大於陸上運動時空氣的阻力,在水裏走走都費力,再遊遊水,肯定要消耗較多的熱量。同時,水的導熱性大於空氣24倍,水溫一般低於氣溫,這也有利於散熱和熱量的消耗。因此,遊泳時消耗的能量較跑步等陸上項目大許多,故減肥效果更為明顯。

4可享受天然的按摩服務

遊泳時,水的浮力、阻力和壓力對人體是一種極佳的按摩,對皮膚還可起到美容的作用。

人在水中活動的阻力比在陸地上大12倍,手腳在水中運動時,你一定能感受到那強大的阻力,所以背部、胸部、腹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在遊泳當中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遊泳運動員身上那線條鮮明的肌肉,就是最好的證據。遊泳也是一項激烈的運動,而且水的傳熱速度比空氣要快,也就是說人在水中喪失熱量的速度會很快,大量的熱量會在遊泳當中消耗掉。身上那些多餘的脂肪,也會悄悄地“溶解在水中”。

但在遊泳前,須做好準備工作,防止發生意外事故。一般說來,睡眠不足,身體過於疲勞,或情緒激動,都不宜遊泳。另外,忌飯前飯後遊泳:空腹遊泳會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也會在遊泳中發生頭昏乏力等意外情況;飽腹遊泳亦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產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現象;劇烈運動後馬上遊泳,會使心髒負擔加重;體溫的急劇下降,會導致抵抗力減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其中,最重要一點,也是最易被大家忽視的一點就是掌控遊泳時間。時間過長,不僅不能起到健身效果,反而受到傷害。

肖女士在會所遊泳池泡了兩三個小時後,突然感覺頭昏腦漲、四肢冰涼,於是向工作人員求救,入醫院後,被確診為長時間遊泳引起的心動過速和肌肉勞損。

專家告誡,保健性遊泳每次最佳時間在20到45分鍾,切莫延長時間影響自身健康。

有關專家指出,人在水中容易散熱,但在水中時間過長,身體產生的熱量低於水中散熱,體溫調節功能就會遭到破壞,這時會出現皮膚中動脈收縮,小靜脈擴張,使血液停滯在皮下靜脈內,造成皮膚青紫、嘴唇發黑,身上起“雞皮疙瘩”,甚至發生痙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