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專家認為,長時間泡在水中,會因氯元素侵襲致病。城市所使用的自來水供水係統大都采用氯消毒,人們遊泳時,直接與氯接觸,這些物質會從水中蒸發並直接被皮膚吸收。一般20分鍾以內的氯吸入對人體無大的影響,但隨著時間增長,就可能導致人體罹患各種疾病。
因此,長時間在水中遊泳,特別是在很涼的水中遊泳,對身體不一定有好處。如果感覺有不適症狀時,應立即上岸擦幹身上的水,曬曬太陽,待暖和後盡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動過速、肌肉勞損等病症發生。
天天跳繩有助於健康
跳繩是適宜秋冬季節的大眾健身運動。從運動量來說,如果一個人連續跳繩5分鍾,就相當於跑步1 000米,跳繩8分鍾的運動量相當於快速騎自行車4公裏。
跳繩能有效訓練個人的反應和耐力,有助保持個人體態健美,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人在少年時期多參加跳繩運動有助於大腦功能的提高和智力的發展。這是因為:人的雙腳部位有許多血管和神經,及眾多的末梢神經感受器,而且雙腳還是運行氣血、聯絡髒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十二脈的重要起始部分。跳繩時,人的雙足勻速地跳地,刺激足部的神經血管,並通過它調節身體器官的功能。另外,手臂擺動,腰部也得協助四肢而扭動,腹部肌群配合提腿,上下肢也不停地交替運動。同時,呼吸加深,使胸膈、腹肌都參與了運動。手握繩頭不斷地旋轉會刺激拇指的穴位,對腦下垂體發生作用,進而增強了腦細胞的活動,提高了思維想像能力。
另外,跳繩還有助增強個人的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血液運行,強化血管功能,促進身心健康,增加骨質密度。
跳繩的確能強健人的體魄,但是要注意以下幾項:
1.選擇一副好跳繩。在選擇時隻要長度和重量感覺舒適,無論哪種質地都可以。但因為材質的不同,會有太粗、太重或太輕的情形,因此還是選擇適當材質做的繩子比較好。建議初學者可以選擇較長一點的繩子,擺動的幅度較大、速度較慢,之後再慢慢提高要求,縮短繩子的長度,同時也增加運動的強度。
2.選擇適當的場地。不要選擇灰塵多或有沙礫的場地及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最好選擇鋪木板的室內體育館或具彈性的PU場地。
3.穿著合適的服裝。跳繩時,最好穿運動服或寬鬆輕便的服裝,穿軟底布鞋或彈性較好的運動鞋,這樣活動起來會使你感到輕鬆舒適,也不容易受傷。
(4.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跳繩是一項運動量較大的戶外活動,練習前一定要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準備活動。特別是腳腕、手腕和肩關節、肘關節一定要活動開。
5.循序漸進的練習。開始練習跳繩時,動作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先學單人跳繩的各種動作,然後再學較複雜的多人跳或團體跳繩動作。
6注意活動時間。跳繩的時間,一般不受任何限製,但要避免引起身體不適,飯前和飯後半小時內最好不要跳繩。
除了要注意上麵幾項關於跳繩的細節外,還要注意正確的跳繩方法:
1.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2.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3.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做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麵經身後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回旋越快。
如果一個人堅持每天跳繩10分鍾,一個月後他就能看見自己手臂上的贅肉以喜人的速度消失,肩部的線條出來了,厚實的肥肉被勻稱而有彈性的肌肉代替,整個人看上去靈巧了
不少。走路的姿態更加優雅了,體態也更加挺拔了。
交替健身效果好
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某些動作已成為定式。大多數人都用右手寫字、吃飯,大多數人都習慣用手做一些精巧的事,大多數人都向前走路……其實,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時一種名為“交替健身”的方法,深受人們的追捧。
運動專家指出,經常進行交替運動,能使人體各係統生理機能交替進行鍛煉,是自我保健的一種好措施。交替運動主要包括十個方麵:
1。體腦交替
要求人們一方麵進行跑步、打球等體力鍛煉;另一方麵要進行看書、寫作、下棋等腦力鍛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強體力,而且還可以使大腦延緩衰老。
2。動靜交替
要求人們一方麵不斷進行體力和腦力的活動鍛煉;另一方麵要求人們每天抽一定時間使體、腦都安靜下來,讓全身肌肉放鬆,去除頭腦中的一些雜念,以利於調節全身的循環係統。
3。冷熱交替
冬泳和夏泳、冷水澡和越野跑都是“冷熱交替”的典型運動。“冷熱交替”不僅能幫助人適應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而且對人的體表代謝有顯著改善作用。
4。上下交替
經常慢跑盡管使腿部肌肉得到了鍛煉,但上肢卻沒有得到多少活動。如果再參加一些頻繁活動上肢的運動項目,如擲球、打球、玩啞鈴、拉擴胸器等,則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的鍛煉。5。前後交替
一般的運動都是“往前”,如果同時也做一些“後退”的運動,如後走、後彎、仰泳等,不僅使上下肢反應更靈敏,大腦思維更活躍,對老年人的腰背腿痛也有療效。
6。左右交替
平時習慣用左手、左腿者,不妨多活動右手、右腿;相反,平時慣用右手、右腿者,不妨多活動左手、左腿。“左右交替”活動的好處,不僅使左右肢體得以“全麵發展”,而且還使大腦左右兩半球也得以“全麵發展”。
7。倒立交替
科學證明,經常進行倒立交替(即頭朝下腳朝上)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內髒功能,能使耳聰目明,記憶力增強;對癔病、意誌消沉、心緒不寧等精神性疾病也有功效。
8。穿、脫鞋走路交替
足底有著與內髒器官相聯係的敏感區,赤足走路時,敏感區首先受刺激,然後把信號傳入相關的內髒器官和與內髒器官相關的大腦皮層,引發人體內的協調作用,達到健身的目的。
9。走跑交替
這是人體移動方式的結合,更是體育鍛煉的一種方法。做法是先走後跑,交替進行。走跑交替若能經常進行,可增強體質,增加腰背腿部的力量,對防止中老年“寒腿”、腰肌勞損、脊椎間盤突出症有良好的作用。
10。胸、腹呼吸交替
一般人平時多采用輕鬆省力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僅在劇烈運動下采用。專家認為,經常的胸、腹交替呼吸,有利於肺泡氣體的交換,可以明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人尤為有益。
交替運動不僅僅包括文中所述的幾種運動形式,還包括跑步、跳繩、遊泳、體操等的交替運動,因為不同的運動形式,健身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平時運動應該要求形式多樣,以避免單一運動。
交替運動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嚐試,生活中按規律行事的事情實在太多,現在你不妨試試交替運動,一定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睡眠的細節
右側臥睡姿最健康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睡眠。對於工作忙碌的現代人來說,遵守規範的睡眠時間尤為重要,晚上9點到次日淩晨3點是人體細胞生長最快,也是人類生長荷爾蒙分泌的時間。所以這個時間段是睡眠的“黃金時段”,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就會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加速衰老。
在中醫裏有一種說法叫“不通則痛”,正確的睡眠姿勢,不僅能保證周身氣道通達,血絡順暢,還可以調氣養神,濡養脈絡,消除疲勞,滋養精神,因此我們要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
人的睡眠姿勢可謂千姿百態,但基本姿勢不外3種:仰臥、俯臥和側臥,究竟哪種姿勢最科學合理呢?
仰臥是最常見的睡臥姿勢,采用這種睡姿,身體和下肢隻能固定在伸直部位,不能達到全身休息的目的。在腹腔內壓力增高時,仰臥又容易使人產生胸悶的感覺。同時,仰臥睡覺不利於肺部氣血的運行,從而影響到肺的功能。
俯臥位則會使心髒和肺部承受較大壓力,影響到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還會因腹部有較強壓迫感,以致不能自由呼吸,導致睡眠不實。
左側臥睡覺時,雙腿微曲,雖有利於身體放鬆,有助消除疲勞,但心髒位於胸腔內左右兩肺之間而偏左,胃通向十二指腸、小腸通向大腸的出口都在左側,所以左側臥時不僅使心髒受到擠壓,而且會使胃腸受到壓迫,導致胃排空減慢。
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是向右側臥,微屈雙腿。因為心髒在胸腔內的位置偏左,向右側睡時,心髒受壓小,可以減輕其負擔,有利於排血,這一點對心髒病患者更為重要。此外,胃通向十二指腸以及小腸通向大腸的口部都向右側開,因而右側臥位有利於胃腸道內容物的順利運行。肝髒位於右上腹部,右側睡時它處於低位,因此供應肝髒的血多,這對於食物的消化、體內營養物質的代謝及藥物的解毒,以及肝組織本身的健康等都有利。在長壽調查中,許多長壽老人都講究睡眠姿勢,一般取側臥,而以右側弓形臥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