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不停地產生著願望和欲望,這些願望和欲望在夢中通過各種偽裝和變形表現或釋放出來,這樣才不會闖入人的意識,把人弄醒。也就是說,夢能夠幫助人排除意識體係無法接受的願望和欲望。因此,夢是保護睡眠的衛士。
亞裏士多德對夢的定義是,“夢是一種持續到睡眠狀態中的理想”。對此,弗洛伊德說,從人的本能角度推斷,應該承認夢一定有某種意義,就算是一種晦澀的“隱意”在取代某種思想的過程,也有其意義存在。所以,隻要我們能正確地找出這種“取代物”,就能正確地解釋夢的“隱意”了。
對於心理疾病患者來說,夢的內容反映了他們精神上痛苦的根源,在心理治療中深受重視。例如,夢到隧道象征著“想要逃避不安和恐懼,想要回到子宮,表現出對母親的依賴心理”。此外,墜落的夢象征著“對於道德墮落的恐懼,害怕失去現有的地位或職位”,找尋的夢象征著“擔心失去重要的人或東西”。
實際上,把夢完全理解為人心底的矛盾和欲望是不全麵的。弗洛伊德之後,很多心理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對他的理論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盡管自古至今有很多的人研究夢境,提出了很多的理論,但夢的奧秘迄今尚未被充分揭示,仍然在吸引著許多人去探索。
他夢遊時竟然殺死了自己的父親
2003年,英國曼徹斯特的朱爾斯·勞爾襲擊了他82歲的父親艾迪,使其不幸身亡。攻擊發生的時候朱爾斯還在熟睡,事後他對此事沒有任何記憶。伊伯漢姆醫生在審判前對被告作了一係列的睡眠研究,證明他當時的確在夢遊。醫生說:“勞爾先生有夢遊史,喝酒之後尤其嚴重,但他之前從未有過暴力行為。然而,當時他繼母剛剛去世,而且他還經受著一些其他的壓力。發生襲擊行為的時候,他的行為完全處於自動性的、無意識的狀態。”因此,法庭免除了他的謀殺罪名。
這就是在夢遊時發生的比較離奇的事件。雖然是免於了謀殺罪名,但也是聳人聽聞的。
其實,夢遊的人通常是兒童。比如許多的人在幼年有過夢遊的經曆,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逐漸擺脫夢遊,成年夢遊者的比例也要小很多。夢遊往往會發生在每一個家庭成員中,男孩較女孩為多。
除非有其他失調的症狀,很少從成年期才開始夢遊。當過度勞累或承受過度壓力時會讓成年人夢遊,另外一些特定的藥物、酒精和發燒也會誘發夢遊現象。
有些夢遊患者的行為比較複雜。他們起床穿衣,來回走動,解大小便,甚至燒煮吃喝。少數人會奔跑、跳躍、喊叫、哭泣或開門外出。一般來說,夢遊發作中的行為有重複性,每次發作中的表現差不多。如走出戶外的夢遊者,每次走的路線都是相同的。曾經有一個醫學院的學生常常夜間起床,走到解剖室咬掉屍體的鼻子,後又回到寢室繼續睡覺,之後學校發現解剖室屍體的鼻子都不見了。此事件令人感到十分離奇,而他本人卻全然不知。
夢遊症的發作時間長短不一,從幾分鍾到十幾分鍾不等,少數會超過半小時以上。關於產生“夢遊”的原因,醫學家認為是支配運動的那一部分腦組織在入睡後仍處在興奮狀態,繼續指揮人進行活動。這是由於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紊亂,造成興奮和抑製的不平衡,因而在睡眠中某一神經中樞興奮增強,從而發生了“夢遊”。造成神經中樞紊亂的原因有很多,如精神上的劇烈創傷,某些細菌和病毒的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內分泌功能紊亂等等。
另有科學家通過研究表明,“夢遊”很少在做夢時發生,它可能是在深睡狀態中大腦呈部分覺醒時的一種運動,陷於這種半醒的、意識混沌的狀態中,睡者會進行一些冗長卻未必有意義的對談。如有位“睡行症”患者半夜赤裸著身子,站在臥室的窗口大聲喊叫:“喂,誰是船長?”妻子被他吵醒,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為了把他哄上床,隻好答到:“我是船長,我們正在進行維修。”
一般來說,夢遊假若不是很嚴重的精神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自愈,不必擔憂。但成年的夢遊患者若伴有其他精神障礙,應及早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