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壞習慣總是成為辦事說話的不利因素,如何克服壞習慣,是每個人都應麵臨的選擇。成大事者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讓壞習慣在自己身上漫延,而是想辦法一定要把身上的壞習慣“打掃幹淨”,以便獲得更多的良好習慣。有很多人就是因為敗在壞習慣上,不可不加以重視。
人是有習慣性的。所謂習慣就是習以為常的行為定勢,如吃飯、穿衣、思維、對人對事等的一定程序。就如同一張紙,一旦以某種方式折起來,下一次它還會按照相同的折線被折起;或是衣服、手套等會因為使用者的使用,而形成某些褶痕,這些褶痕一旦形成,就會永遠存在。人的習慣也是這樣,它因為重複而被形成,一旦形成就會如衣服或手套的褶皺一樣難以改變。習慣是後天養成的;並由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在你有意識、無意識時都會自動地、輕而易舉地表現出來。
眾所周知,自我克製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成功人士堅強意誌力的體現。而自我克製的重要訓練方式就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隨時“修行”。隻有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克製壞習慣,才有可能在事業上成大事,因為習慣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品質,習慣可以成為你仁慈的主人,也可以成為你殘忍的暴君;它既可成為你美德的源泉,也常是惡行的終極原因;習慣往往是成功的堅實基礎,卻也常常是為失敗設置的陷阱;良好的習慣能使我們走上成功之路,而不良習慣卻隻能使我們走向失敗——甚至毀滅的深淵。
你不相信習慣的力量嗎?那麼你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一個窮人機緣巧合得到了一本從亞曆山大帝國圖書館中流失出的書。打開一看,在這本書裏藏著一樣非常有趣的東西——一張薄薄的羊皮紙,上麵寫著點鐵成金的秘密。講的是有一塊小圓石頭能把任何普通金屬變成純金。羊皮紙上記載著:這塊奇石在黑海岸邊可以找到,它與千千萬萬的石頭在外觀上沒有兩樣,找到它的唯一方法是靠觸覺——普通石頭摸起來是涼的,它卻是溫的。於是這個窮人變賣了所有的家當,帶著簡單的行囊,露宿黑海岸邊,開始摸石頭,為了避免重複摸石頭,他每撿一塊石頭就丟到海裏去,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地過去了,他仍然堅持著。突然有一天,他撿到一塊石頭是溫的,他竟然習慣地扔到了大海裏。因為這個動作太根深蒂固了,以至當他夢寐以求的寶貝出現時,他竟麻木不仁,沒有知覺,而由於習慣,下意識地把它扔掉了,從而使多年的等待與夢想成為泡影。
習慣又不都是起積極作用的,習慣又分為好習慣與壞習慣,好習慣當然是成大事的功臣,而壞習慣則常常是失敗的罪魁禍首。正是因為習慣在不經意間作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壞習慣往往會成為成大事的絆腳石——尤其對於意誌不堅強的人,壞習慣往往會成為一個殘酷的暴君,統治及強迫人們違背他們的意誌。
不良的習慣會使你失去“幸運”,使你對機遇視而不見,阻礙你開發自己的潛能,它甚至會使你精神緊張乃至崩潰。
有一位大公司的高級主管,常常覺得自己充滿了緊張、焦慮和悶悶不樂,他知道自己狀態不佳,卻又無法停下來,於是向心理醫生求助。心理醫生幫他找到了原因,原來他老有一種“沒有止境,做不完又必須做”的感覺,而這又歸功於他做事拖拉的壞習慣。這位高級主管有兩間辦公室,三張辦公桌,到處堆滿了有待處理的東西——他常常由於一時的惰性,而把報告等留到“待會再處理”。這樣他的辦公桌上不久就堆滿了待複信件、報告、備忘錄等。更為嚴重的是,一個時常擔憂萬事待辦卻又無暇辦理的人,不僅會感到緊張勞累,而且會引發高血壓、心髒病和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