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失敗後吸取教訓才能贏得下場戰爭

誰也不會幸運到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挫折和失敗,再怎麼讓我們羨慕的幸運人也有流淚的時候,隻是我們沒注意到。就像唐僧西天取經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一樣,每個人在達到輝煌的頂峰前,總要經曆很多磨難。這些磨難並不可怕,隻要克服過去,並且從中吸取教訓,成功就不遠了。

梅格·惠特曼也遇到了挫折。1999年,一場事故幾乎令她被趕下台,eBay的股票市值也因此降到了最低點。那是6月的一個晚上,eBay的網站突然崩潰,數以百萬計的eBay客戶突然發現他們的交易被中斷,其中包括大量利用eBay來分配產品的公司。在此之前,eBay的網站也曾崩潰過,不過每一次問題都很快被解決。但是這一次,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垮掉了——整整22小時之內,eBay上的交易全部中斷。計算機係統停工造成近400萬的費用損失,公司股票貶值了50億,eBay在整個夏季都被投資者認為是垃圾股。

由於這次事件被誇大為“重大事故”,惠特曼作為eBay的CEO的前途立即引起了懷疑。受挫的華爾街分析師和eBay股民都呼籲她立即下台。好在這個矽穀的新人非常善於學習。她承諾學習數據庫損壞方麵的知識,並雇傭了一位著名的專家作為首席危機控製專家。那次斷電事故,可以說是這一家美國公司最為昂貴的軟件故障之一,成了惠特曼職業生涯的轉折點。由於技術背景知識的欠缺,她意識到自己必須精通服務器和大型網絡方麵的知識。同時,惠特曼稱,eBay比其他任何公司都能讓她感受到快速決策、“兵貴神速”的重要性。

這位40多歲的首席女執行官一麵吸取各種經驗教訓,一麵帶領eBay在2002年闖過險灘和暗礁,克服更大的困難。同時,她正忙著製定一個長期的戰略,以使eBay能夠發展壯大。從2002年開始,eBay展開了全麵的收購行動。對象不限於在美國的網上業務,她的目標有地域性(如印度的Baazee.com和中國的易趣拍賣網),也有功能性的(如網上支付公司Paypal和IP電話公司Skype),通過橫向及縱向的整合,eBay被譽為商業史上發展最快及最成功的公司。

梅格·惠特曼帶給我們的啟示:

1.不管是不是把野心寫在臉色,你都不用對自己想贏感到羞愧。讓別人知道你要贏,反而會使你有壓力去背水一戰。

2.失敗也是一筆隱形財富,若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那就收獲了巨大的財富。

梅格·惠特曼個人檔案:

1958年出生。

1979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並獲得哈佛的MBA學位,先後在Procter&Gamble、Bain&Co、迪斯尼等公司任職。

1995~1997年期間,成為全球最大花卉產品公司FTD的總裁兼CEO,在任期間成功地將公司從原先由各花商聯合組成的協會性質,轉變為營利的私人企業。

1998年加盟eBay,4個月後,幫助該公司成功上市。

時尚大師香奈爾:她的膽識也一樣受人追捧

作為一個有著近百年曆史的著名時尚品牌,香奈爾一直追求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20世紀的歐美上流社會中流行著一句話:“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服裝,就穿香奈爾套裝。”提及時尚品牌,許多人腦海中最先閃過的似乎就是兩個相扣的C形字母,隨之而來的是無數小資女人競相追逐的“香奈爾5號”……盡管香奈爾人香消玉殞多年,但其實她從未遠去。

敢於向禁忌挑戰的女人

1883年,香奈爾的創始人Gabrielle Channel在法國出生。她的家庭平凡甚至有些寒酸。父親是個流動商販,母親在她十二歲的時候因肺結核去世,留下她與姐姐在修道院的孤兒院相依為命。孤兒院的經曆成為她無法磨滅的傷痛,但也培養了她叛逆不馴的性格。這樣的性格在她日後的服裝設計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25歲那年,香奈爾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情人——巴桑,使她的命運有了轉機。巴桑是一位貴族後裔,他們的身份差異不允許他們結合,然而香奈爾憑此開始進入上流社會。聰明的她很快就周旋於王孫貴族之間,後來經過巴桑的介紹,她邂逅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卡保。他雖然對香奈爾一片真心,但最終還是舍棄了她,遠赴英倫與一名爵士的千金成婚。為了補償對她,卡保出資讓她在巴黎開了一間女帽店,這便是她事業的起點。

香奈爾一生未婚,因為她一生都在戀愛。很多人說,她通過征服男人,征服了整個世界。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香奈爾的成功靠的是她非凡的勇氣和創造力。

香奈爾事業的成功始於女帽店,而女帽店之所以成功是來自於她與眾不同的設計。她在自傳中寫道:“我注意到當時的帽子都比頭小,戴上後還要別上帽針才能固定,並不實用,所以我決定設計出稍寬大而沒有太繁縟裝飾品的帽子。”香奈爾的女帽簡潔、大方,尤其是硬草帽和圓頂狹邊的鍾形帽,受到朋友和市場的歡迎。

後來,香奈爾憑借著天才的藝術敏感,推出第一種女裝款式:針織羊毛運動裝,作為婦女戶外活動的休閑裝。香奈爾以這種源於板球運動裝的簡樸造型奉獻給時裝界,頗遭人非議,但她無視輿論,在杜維爾常常穿著這樣的羊毛衫,配上簡單的褶裙,騎馬散步,招搖過市,表現了強烈個性:女人不再是男人的“花瓶”,同樣是擔負社會重任的公民。

那時,香奈爾的叛逆性格似乎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然而膽大的她很快創造了時裝史上著名的“貧困的富饒”事件——香奈爾將漁民用以製作工作服的針織衣料首次引進高級時裝領域,在此基礎上設計她的獨家針織麵料,並用以製作富於彈性、穿著舒適的夾克、外套和裙子,這種由非常不入流的麵料製作出來的服裝吸引了大量有錢階層的女士。

自此以後,香奈爾的叛逆被完全激發了。她自己率先穿上了男裝、把頭發剪短、公然地脫下帽子,穿著衣服躺在草坪上享受日光浴……這些行為現在看來並不另類特異,但在當時屬於公然向禁忌挑戰。

我們應該感謝香奈爾的叛逆和挑戰,如果沒有她,可能許多女性仍然受著束縛,每天出門前花很長時間梳理頭發,出門時要一直戴著帽子,甚至還不能享受遊泳的快樂。

“我解放了婦女,我給了她們行動的自由”——這是香奈爾自豪的宣言。

理想和膽識塑造出來的永恒流行

香奈爾是流行的、時尚的。即便是在很多年以後的今天,追求時尚的女孩子們省吃儉用幾個月,就是為了買一套香奈爾的服裝。1928年,香奈爾開創了用蘇格蘭花呢製作套裙的先河,從此套裙成了香奈爾的招牌和經典,各種色彩調的蘇格蘭花呢加上鑲邊、明袋、金紐扣和直身裙,構成了獨特鮮明的香奈爾風格,令人一望即知。

可是這種流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段時間,香奈爾不但遭受了失去最愛的人Capel的打擊,而且如日中天的事業也因二戰的影響轉入蕭條期。二戰期間,香奈爾關閉了她的時裝店,隻留下香水店繼續營業。十幾年的低調生活不僅讓香奈爾時裝從人們的視線裏消失,就連香奈爾時裝風格也漸漸被世人遺忘,法國的時裝評論界和傳媒界也同樣十分吝嗇自己的言論。

有膽識的人一定會成功。1954年,已71歲高齡的香奈爾重新回到法國時裝界,但受到冷遇,然而堅強的她深知:“我創造了二十世紀的時裝,引領時裝界達四分之一世紀,我屬於這個時代。”隻是香奈爾此次選擇的複出處不是她的祖國而是在大洋的彼岸——美國。

聰慧美麗的香奈爾在美國領取了時尚界名人內曼·馬庫斯(時尚名店Neiman Marcus的創辦人)頒發的時裝大獎——時裝的奧斯卡獎,香奈爾及她的時裝在美國備受歡迎,並且隨著美國文化的傳播在全世界普及,牆裏開花牆外香的香奈爾給予法國時裝界強大的感染,並衝上了法國時裝界的頂峰。老年的香奈爾以她的膽識和智慧為自己的時裝和風格再次進入時尚界找到了入口。

然而不幸的是,1971年,香奈爾逝世於2月展示會籌備期間,至此,這位傳奇的時尚人物走完了她的一生,留下了不滅的印記。

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香奈爾能一直站在時尚的前沿?首先是她讀懂了這個時代的需求,女性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明顯,她們對穿著的要求自然也不是躲在幕後的裁縫所能滿足的。香奈爾抓住了這些女性意識,為服飾融入了時髦和與眾不同,於是成了女性追逐的前沿。

香奈爾終生追尋的目標是簡潔而浪漫的風格。實用又能體現女性美是香奈爾設計的宗旨,她的時裝總是力求將外在美與內在美融為一體。香奈爾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想到的是女性穿著的舒適度,而非刻意去體現女性的身體曲線以取悅男性的目光。從香奈爾的時裝中,我們看到了屬於女性的自由。“時裝轉瞬即逝,而風格永存。”在香奈爾這句對風格詮釋的話語中,我們理解了“香奈爾”品牌長存的理由。

香奈爾帶給我們的啟示:

1.每個人的出身是無法選擇的,但是我們有權利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即便失去了父母,成為孤兒,也不要放任自己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2.不要輕視有夢想的人,不管他們是否能成功,至少他們一直在努力。

3.要有自己的眼光,不要隨波逐流。誰也無法定義這個世界上的人應該穿什麼、戴什麼,但毫無疑問,我們有選擇舒適和美麗的權利。

香奈爾個人檔案:

1883年,出生於法國鄉村。父親是一名流動商販。

12歲時因母親過世而被送進一家由修女主辦的孤兒院。

10多歲時搬往維希城(Vichy),開始在音樂廳內演唱。盡管技不驚人,有一首歌還是為她贏得了“可可”(COCO)的雅號。

1908年,25歲的她成為當地一位富有貴族的情人,那人將她引入上流社交圈。

1909年,進入巴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