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以不屈奮鬥創造人生成功(1)(2 / 3)

順從父母的意願,1983年戴爾高中畢業後,進了奧斯汀的得克薩斯大學學習生物。但他卻醉心於計算機。當時,他感到市場對個人電腦的大量需求並未得到充分滿足;而零售商店的個人電腦售價過高,且銷售人員對電腦不是一竅不通,就是一知半解。針對這種狀況,戴爾想出了一條賺錢的好路子:通過電話訂購向客戶直接出售按客戶要求組裝的電腦。於是,戴爾說服一些零售商將剩餘的電腦存貨以成本價賣給他。接著,戴爾在電腦雜誌上刊登廣告,以低於零售價15%的價格出售個人電腦。此後,訂單如潮。戴爾在他的大學宿舍裏組裝電腦。

當憤怒的室友將他的零件堆在門口不讓他進門時,戴爾知道他不應該再在學校呆下去了。1984年春,戴爾離開校園,用自己的積蓄辦了一家電腦公司。他向父母保證說,如果生意沒有立即成功,他將在秋天重返校園。

第一年,公司銷售收益600萬美元,此後,他的公司一直是全美發展最快的公司之一。邁克爾·戴爾也成了家喻戶曉的“神奇小子”。1993年,戴爾公司的銷售額突破20億美元,公司股票成了華爾街投資者最搶手的高科技股之一。

這就是欲望的力量!強烈的成功欲望,能促使一個人發掘出連他自己也沒有發現的自身優勢,能促使他們將自身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2優勢的厚積薄發創造人生的輝煌燦爛

成功的故事和傳說常常會使人產生錯誤的認識,使一些人相信成功是突發的或偶然的。實際上,那些一舉成名的故事背後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而這個積累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許多人愛看類似窮書生考中狀元的故事,其實隻看到了他們中狀元後的光環,而光環背後的十年寒窗、囊螢映雪、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的過程就看不到了。實際上,對一個人的成功來說,那個背後的積累過程才是最為關鍵的東西。因為沒有這個積累過程,便不可能擁有成功的結果。

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奪冠,在領獎台上,麵對國歌奏起,國旗升起,他們常常激動不已,熱淚盈眶。這時他們更多想到的一定是平日訓練的艱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的過程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那些看似幸運的成功也不例外。

橡膠從18世紀傳入歐洲之後,一直沒有太大用處,開始隻作為擦鉛筆字的“橡皮”。

到了1823年,有人才發明了一種在兩層布中間夾一層橡膠而製成的防雨衣,但它還有個缺點:在熱天會變得像膠一樣粘,冷天又會變得像皮革一樣硬。

美國的古德意爾為了改變橡膠這一缺點,多年堅持研究,進行了無數次實驗,一度沒有找到奧秘。

1839年的一天,他在一次實驗中,由於不小心將橡膠和硫磺的混合物偶然跌落在很燙的爐子上,他隨即拿起工具從爐子上刮這種混合物,結果一個意外的現象發生了,刮下的橡膠雖然滾燙,卻一點也不粘,且具有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特性。

他進一步反複實驗,改變橡膠和硫磺的比例,終於發明了橡膠加工的硫化技術。這大大提高了橡膠的使用價值,為以後橡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古德意爾的成功,看似偶然的、意外的,但如果沒有堅持多年的研究,進行無數次實驗的積累,決不會有這一次的“偶然”的成功,不管這個“偶然”多麼具有戲劇性。

“安東,”門捷列夫叫來了仆人:“到實驗室去找幾張厚紙,把它們連筐一起拿來。”

安東走出來,莫名其妙。

“幫我把它剪開,”門捷列夫在紙上打了很多方格子,然後動手剪著厚紙,“所有的卡片都要像撲克牌的紙一樣大小,我要在上麵寫字。”

一堆整整齊齊的卡片做好了。門捷列夫在書桌前一直工作到深夜。他細心地把每種元素的各種性質,包括元素名稱、符號、原子量、顏色、比重、化合價、化合物的化學式及主要特性等等都寫在一張卡片上,就像撲克牌一樣。

這時,門捷列夫的好友、彼得堡大學地質學教授依諾斯特蘭采夫來拜訪他。

“您在忙什麼呀?”依諾斯特蘭采夫見門捷列夫手裏拿著撲克牌般的卡片,神情有些鬱悶地站在書桌旁邊,於是就問他,“在玩牌嗎?”

別人在玩撲克牌的時候,或是興高采烈,或是漫不經心,可是沒有人會像門捷列夫這樣煞費苦心、絞盡腦汁!

門捷列夫向依諾斯特蘭采夫說起了他的工作,最後,他有點沉痛地補充道:“一切都已經想好了,可還是不能製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