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做什麼事,或者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倒沒什麼關係。重要的是,你要時時充滿希望,保持樂觀的態度。這樣,你各種能力的增長,你全麵素質的提高,會令你本人也大吃一驚。
一旦你形成了樂觀、快活、充滿希望的精神風貌,你就不會輕易陷入與之相反的頹靡狀態。
要是我們的後代獲得了這種良好的素質,就會使人類的文明很快發生徹底的革命,使我們的生活水平極大地提高。一個受到此種訓練的心靈會時時保持這樣一種良好的狀態,它會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克服人生旅途中的種種不和諧、不友善,消除那些妨礙我們的安寧、舒適、有效率和成功的敵對因素。
每個人的前途都無限光明,你會變得富有和幸福,你會擁有一個溫馨舒適的家,你會事業有成,正是這些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構成了你自己生活中的最大資本。
把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大膽地表達出來,即使這種目標表麵上看來希望渺茫,甚至完全遙不可及。如果我們常常把自己的理想表達出來,我們所期盼的結果往往會變成現實。我們所想獲得的東西——不管是強壯的身體、高尚的品德,還是上等的職業,如果我們盡可能地使之具體化,並全力以赴地為之奮鬥,那麼,這種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要比我們的思想消極無力時大得多。
可是,許多人卻讓自己的理想和願望漸漸消失了。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對於理想的專注和執著,才增強了自己實現夢想的力量。在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往往會不斷地提高。
3自己給自己打分
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著,所謂“甘苦己心知”,如果過多地考慮別人的評價,你就會失去自我,去為別人而忙碌。盡管別人有別人的理由,但你自己應走自己的路。
有一位麵包師傅,他手藝很好,每逢朋友去看他,他總是得意地向人介紹他做的麵包,好像每個麵包都是他成才的小孩。朋友問他為什麼不自己開家麵包店,或是到大飯店去,他說:
“這個地方讓我自由發揮,而且聽到客人稱讚我的麵包好吃,我就感覺很爽!”
這位師傅算不算“成功”?他和那些所謂令人“尊敬”的“名”和“利”的成功離得很遠;在世俗的眼光裏,他是個小人物,談不上“成功”。但在他自己的世界裏,他成功了,因為他的自我得到了滿足!
有些人羨慕他人的成功,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豪宅、汽車和金錢。這就是“利”上的“成功”,也是最為一般人所肯定的“成功”,而絕大部分人每天追求的也就是這種“成功”。有了“利”上的成功,在人群中的地位立即高升起來,哪怕你是個不識字、滿口粗話、低級下流的人!這是社會的現實,沒什麼道理好講。
另外一種成功是“名”上的成功,像政府官員、著名演員、社團負責人等。這種“名”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旦有了名,“地位”也會隨之高升,哪怕他的名是不擇手段得來。這也是一種社會現實!
我們並不反對人們追求“利”和“名”上的成功,但一個事實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去追名逐利,因為追求“利”的成功必須要有相當不錯的理財能力,追求“名”的成功則必須要有相當的公關能力,並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這麼說,缺乏這兩種能力的人就失敗了?並非如此,關鍵是你如何看待成功。
有一位作家說過:
一個人的成功應由自己來判定,而不是由別人來衡量,否則,那就是別人的成功了。
其實人需要的是一種“自我滿足”,也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並從中獲得滿足,這就是成功!換句話說,在名利場中獲得滿足是“成功”,在平淡生活中獲得滿足也是“成功”;在服務他人的工作上獲得滿足是“成功”,在專業領域上獲得滿足也是“成功”!這種“成功”是由自己判定的,而不是由別人打分數的!
因此,“怎樣才算是成功?”這個問題的答案都在各人的心中。不過,絕大多數人在初入社會時都不能體會到這一點,看到別人有“名”有“利”便眼花繚亂,不能自已,一頭撞進去,非到滿頭血包不能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