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功是對生命的承諾(3)(1 / 2)

為了贏得群眾的支持與信任,薄熙來一方麵統一幹部的思想,一方麵耐心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他堅信大家早晚會認識到滿家灘是塊能夠點石成金的好地方,於是他把“滿家灘”改名為“金石灘”,他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另一方麵,對於那些一意孤行的人,薄熙來也毫不客氣,他在現場貼出一首經他“篡改”的馮玉祥的詩:老薄住金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為了解決鹽堿對樹木的危害,薄熙來同一幫誌同道合的人想出各種辦法間種鬆樹與柳樹。柳樹不僅吸澇排堿,而且把水通過葉麵蒸發掉,又為鬆樹遮擋了海風的襲擊。待鬆樹長起來之後,再砍去柳樹,讓鬆樹自由生長。多年之後,薄熙來又號召大家多種名貴樹種,如銀杏、雪鬆等,提高金州的品味與形象。

1988年1月,金石灘成為國家一級旅遊度假區,金石為開啊!前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裏在視察金州時說,走來走去還是大連好。現在不少客人專程坐飛機從韓國、日本到這裏打高爾夫球。

缺乏長遠規劃的人,隻考慮眼前的利益,為了一時一地的得失,他們往往幹出“殺雞取卵”

的蠢事。胸有大誌、目光長遠的人,卻能夠在麵對當前的同時,始終給未來一份關注、一份熱情。他們追求的是今後幾十年的事情,向往的是事業的長久發展,因此他們在前進的過程中就不會迷失方向,而能時刻處於時代發展的前列,當人們正忙於搞一些見效快、投資少的項目時,薄熙來卻花血本、流大汗為大連市搞地下引水工程。

1993年2月,薄熙來當選大連市長之後,他經常說“我就是為大連人民扛活的”,經過幾年的努力,大連的服裝節、會展中心、音樂廣場、花園式的街道、連續翻番的經濟指標已經為薄熙來的工作成效做出了最好的注腳,但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並不是追求可持續發展的薄熙來最好的“活”,他的好活首推在地下的引碧工程。

大連市雖然位於渤海岸邊,但卻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口的日益增多,水資源已經成為製約大連發展的瓶頸環節,於是把碧流河水引進大連,就成為許多人的夢想。但引碧工程需要穿越7座大山,途經150公裏,僅僅引碧3期工程就將耗資30個億,這一切又談何容易?薄熙來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在“本屆政府”啃下這塊硬骨頭,使大連的日供水量增加到122至127萬立方米。

麵對碧流河這樣大的工程,薄熙來的心情可謂是如履薄冰,每天躺在床上想起來就是身冷汗,緊張地在房間裏踱來踱去。雖然他立下軍令狀說本屆政府勒緊腰帶也要做完這個活,可是勒緊腰帶就一定能做完嗎?這位一夜一夜冒冷汗的“本屆政府”首腦,就這樣在一個又一個晨曦的朦朧中,不停地思考著,探索著……薄熙來總是馬不停蹄地為大連人民“扛好活”。1996年9月23日晚上8點,在市政府415房間召開關於發動城建秋季攻熱的會議。8點鍾不到,薄熙來就走進了會場,他邊走邊對大家說,一個夏天你們都沒閑著,本來想讓大家痛痛快快地休息一下,但是現在秋季正是幹活的好季節。一聽說“幹活”兩字,幹部們立即翻開筆記本,準備做記錄,因為薄熙來要布置任務了。

薄熙來說,今年55項工程已經拿下34項,不錯,這才有餘力為下一次攻勢做準備,不僅要把今年的任務收口、磨平、擦幹淨,而且要把明年的一些活拉到今年這後3個月來幹,現在我開始出題。第一,把機場周圍的搬遷完成,形成一個廣場。一到4月份國內外賓客就多了,要給人到大連的第一印象——大花園。第二,濱海路北段能不能把水泥路架全幹完了?遲早得幹的活,一鉚勁就幹了。11月份我帶領市政府的同誌去觀賞。

薄熙來又第九、第十地講,這才說:“差不多了吧?”大家趕緊說:“差不多了。”薄熙來笑:“幹起來再說吧。”大家又笑。他們明白,薄熙來這一句“幹起來再說”既有禁不住地對他手下愛將的惻隱之心,又並不會因為同情而減少任何一星半點的任務。十條軍令都得“幹起來”,至於“再說”,那隻不過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而已。

會議臨結束的時候,薄熙來見秋季攻勢已經布置得差不多了,他動情地對大家說:“說實在的,這活也就咱們這幫人幹。我就是來給大連扛活的,這也是我的福氣。”

薄熙來擔任大連市長之後,根據當時的情況,適時地提出大連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發展思路。

為了追求“最佳”,薄熙來於1997年3月份推倒25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築,全部鋪上草坪,盡管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他認為這代表了城市的長遠利益,老百姓肯定會支持的。有一次,一位老太太攔住薄熙來的奧迪車,開始他以為是上訪的,誰知老太太卻敲著車窗喊:薄市長,那邊還有兩間小房沒推倒。

為了追求“最佳”,薄熙來要求所有的商業街中間不要中斷,逛街就要讓老百姓從這頭不間斷地逛到那頭。商業街的商店、賓館、飯店一定要營業到很晚,並且要亮起來,商業街亮起來之後,購物、旅遊的人就會多了,資金也能夠盡快收回來。衡量商業街的水準就看晚上10點、11點以後有沒有人來。從飛機上往下看燈光,就知道這個城市的大概發展程度,薄熙來主張用城市建設帶動商業行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