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等待時機捕捉黑馬(1 / 3)

第十章 等待時機捕捉黑馬

識別黑馬的特征

黑馬一詞起初並不是股市中的術語,它是指在賽馬場上本來不被看好的馬匹,卻能在比賽中讓絕大多數人跌破眼鏡,成為出乎意料的獲勝者。之所以要闡述黑馬的含義,是因為很多投資者對黑馬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其實,股市中的黑馬不是人人矚目的明星股,也不是漲幅最大的個股,而是投資者本來不看好的,卻能夠異軍突起的個股。所以,選黑馬的技巧不是選人人都知道的強勢股,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大多數人不看好的個股中選出未來強勢股的技巧。準確挑選黑馬的核心技術是識別黑馬的特征。從曆次行情中的股票走勢來分析,當盤麵非常活躍時,也是黑馬個股不斷出現的好時機。實踐證明,雖然黑馬股具體形態千差萬別,但還是有一些共同點的。

1黑馬股的外在特征

從外在方麵來看,黑馬股共同的特征是:股價的抗跌性、籌碼的集中度、行情的前瞻性、走勢的獨立性。

(1)股價的抗跌性。

大盤下跌是主力實力的一塊試金石,若是強莊股,主力控製了大部分的籌碼,大盤下跌時不會亂了陣腳,不會隨波逐流,保持良好的抗跌性,特別是在大盤較長時間內到處在調整期,某股一直能屹立不倒,其中必然埋伏著堅定看好後市的多頭。有時大盤受突發性消息影響出現急跌,對那些“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個股可特別加以注意。

(2)籌碼的集中度。

目前市場習慣用人均持股來判斷籌碼的集中度,人均持股越大,籌碼集中度就越高,人均持股越少,說明籌碼越分散。

(3)行情的前瞻性。

一個成功的主力,必然對大盤走勢有準確的把握,善於在跌勢末期勇敢大量建倉,維持股價的良性走勢,確保在行情初期提前出擊,在行情火暴時功成身退,也就是善於打提前量。強莊股一般都會先於大盤見底或在高位橫盤,與大盤形成明顯的背離走勢。

(4)走勢的獨立性。

一般來說,若個股的K線圖與大盤不一致,則說明該股有資金介入運作,個股走勢與大盤偏離得越久,主力的實力越強。良好的獨立性從側麵證明主力的實力非同凡響。

2黑馬股的技術特征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黑馬的運行規則無非是完成了籌碼從低位收集到高位派發的過程。所謂低位收集,就是在一定的目標區域內,通過長時間的橫盤或低位震蕩完成籌碼從分散到集中的過程。所以從技術方麵分析,黑馬股主要有以下四方麵的技術特征:

(1)K線圖上的特征。

從K線圖看,當股價在低位進行震蕩時,經常出現一些特殊圖形,出現的頻率超出隨機概率。典型的包括帶長上、下影線的小陽小陰線,並且當日成交量主要集中在上影線區域,而下影線中存在著較大的無量空體,許多上影線來自臨收盤時的大幅無量打壓;跳空高開後順勢殺下,收出一根實體較大的陰線,同時成交量明顯放大,但隨後並未出現繼續放量,反而迅速萎縮,股價重新陷入表麵上無序的運動狀態;小幅跳空低開後借勢上推,尾盤以光頭陽線報收,甚至出現較大漲幅,成交量明顯放大,但第二天又被很小的成交量打下來。這些形態如果頻繁出現,很可能是主力壓低吸籌所留下的痕跡。

(2)K線組合上的特征。

從K線組合看,經常出現上漲時成交量顯著放大,但漲幅不高的“滯漲”現象,但隨後的下跌過程中成交量卻以極快的速度萎縮。

有時,則是上漲一小段後便不漲不跌,成交量雖然不如拉升時大,但始終維持在較活躍的水平,保持一到兩個月後開始萎縮。由於主力進的比出的多,日積月累,手中籌碼就會不斷增加。盡管目前的主力已無法操縱大盤,但調控個股走勢還是綽綽有餘的,往往會在收盤時通過各種手段改變股價走向,從而使一些技術指標逆轉,以迷惑一般投資者。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研判個股走勢時,收盤價雖然是重要的,但盤中總體走勢也不可忽視,在建倉階段和拉升末期尤其如此。

(3)均線係統方麵特征。

均線係統由雜亂無章、糾纏不清,逐漸轉向脈絡清晰、起伏有致。

從技術上說,這是黑馬與失敗案例的最大區別之所在,具有合理的內涵,而且在莊股時代有其必然性。

其內在機理是:在建倉階段,前期由於籌碼分散,持倉成本分布較寬,加上主力刻意打壓的結果,股價波動的規律性較差,反映到均線係統上,就是短、中、長期均線的不斷交叉起伏。隨著主力手中持籌的沉澱,市場上的浮籌隨之減少,當主力持籌達到一定程度時,往往會把股價的波動幅度降下來,以拉平市場的平均成本,減少其他投資者做短差的機會。此時,短期均線係統的無序震動幅度會相應減少,過陡的斜率逐漸降下來,均線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甚至完全貼緊。當開始試盤和拉升時,由於主力對股價走勢擁有較大的發言權,盡管每日盤中震蕩不斷,但趨勢已成,而反映趨勢的均線係統自然也就會錯落有致了。

均線的起伏,其實是反映了主力真實思想的階段性。如果主力控盤不充分,或隻是想短期炒作,必然不會謀求對盤麵的絕對控製,大量浮籌追漲殺跌的結果,就會造成股價波動中的無序性,從而使均線係統繼續糾纏不清,這種拉升,是難以孕育出“黑馬”的,投資者中線介入的風險也是很大的。正因為如此,股市上才有“牛股的均線係統必然優美”的說法。

(4)底部形態上的特征。

在建倉階段,主力與散戶實際上是處於博弈的兩端,主力總是力圖製造種種假象,迫使散戶低價吐出手中的廉價籌碼。

正因為如此,在底部區域的頂端,主力往往發布種種利空,或者製造形態上的空頭結構,企圖使市場發生心理恐慌,主動促成股價下跌。這種下跌,表麵上很難與“黑馬”形態失敗所構成的頂區分開來,但下跌幅度的深淺卻往往暴露出主力的真實意圖。一般來說,如果主力在下跌途中堅定持籌,並且繼續逢低吸納,則除非某些特殊情況出現,否則股價一般難以殺回前期密集成交區之下並維持較長時間。這是因為主力的建倉成本就在這附近,而他們當然不會容忍別人以比他們更低的價位從容買入。出貨形態則沒有這種顧慮。另一方麵,在“黑馬”的孕育階段,這種震蕩往往會多次出現,但隨著主力持籌的不斷增加,振幅往往會逐步收窄,其間如遇大盤急挫,更是考驗“黑馬”成色的大好時機。這種情況下,那些振幅很小的個股,主力控盤能力更強,日後突破上攻將隻是個時間問題。

孕育黑馬的條件

其實,任何一隻個股成為“黑馬”,都不是無條件的,下麵從市場最常見的盤整現象入手,探討黑馬產生的技術條件。

1時空的重要性

(1)時間的意義。

根據長期觀察曆史上大黑馬的走勢,對絕大部分個股而言,其最具爆發力的上升行情往往維持30個交易日而到達頂部,盤整與下調的時間則往往半年以上。盤整時間與上升時間之比是4∶1,其絕對時間之長,足以消耗一般投資者的耐心,其橫盤幅度之小,使絕大多數投資者在橫盤期間飽嚐追漲殺跌之苦。而一旦拋出股票,又發現原來的“瘟股”頃刻之間變成了萬眾矚目的黑馬。我國股市的運行特點:牛短熊長。如果從個股運行狀況來看,該特征確實存在。從一輪行情中可以看出,個股的上漲階段存在時間差,這種現象的存在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同時也增加了個股操作的難度。另一方麵,從市場走勢看,幾乎每年都有一波行情,但行情很少有維持3個月(13周)以上而不進行調整的。道氏理論指出:指數的波動可以解釋和反映市場的大部分行為。當市場上升的時候,上漲的個股明顯增多,市場調整的時候,下降的個股同樣如此。從實際市場觀察,絕大部分個股波動與大盤保持同步,但有部分個股並不與大盤走勢保持同步,且這些個股的走勢具有某種共性,研究這些個股的共性有助於我們取得超越大盤的收益,這也是我們對此現象探討的目的所在。

從上述也不難發現,個股盤整時間有越來越長的傾向。由此,從時間角度出發,盤整應定義為半年以上的橫向波動。

(2)空間的意義。

空間的意義空間概念可分為兩類:絕對空間和相對空間。

絕對空間指股價運動的絕對值的大小。絕對空間有以下兩方麵的含義:

第一,一隻個股的上升空間是無限的,而下跌空間的極限就是0。這對於我們研究個股走勢來說,毫無意義。

第二,市場中股價實際運動的空間。從股市發展軌跡看,隨著市場成熟,齊漲共跌現象已極少出現,個股行情逐漸主導大盤,操作難度明顯加大。

我們把相對空間定義為股價在其曆史走勢中所處的相對價位的高低,這是我們所要研究的關鍵問題。與絕對空間不同的是,相對空間對股價的運動做了數學上的抽象,從數學角度對個股的運動做了高度概括,以股價之間相對比值作為研究對象,從而建立起有關數學模型,把絕對價位高低不同的個股轉換成相對百分比值可相互比較的抽象模式。在此統一的模式下,發現個股的運動規律,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有效的建議。

由於個股股價分布範圍較大,從絕對空間角度來描述盤整難度較大,且不利於建立抽象的數字模型。因此,我們從空間的角度出發,把盤整暫定義為,在周K線圖上波動幅度在30%以內,時間在半年以上的箱體。

盤整的幅度與突破盤整後的爆發力存在一定的關係。盤整期間震蕩幅度越小,其突破後的爆發力就越強;盤整期震蕩加大就消耗了突破後的爆發能量,這正如一個彈簧,收縮得越緊,彈起就越有力。

大黑馬的誕生一定離不開長期橫盤,但長期橫盤的個股並不都能夠成為黑馬,真正能夠上漲的個股卻是其中的極少部分。

2成交量與K線的結合決定突破時機

(1)成交量的意義。

一般情況下,黑馬啟動前還需要滿足成交量的要求,隻有經過大量換手,才為黑馬的誕生創造了充分條件。個股的運動一般都經曆盤整——活躍——上升——盤整的循環過程。

作為股價運動的第二階段,即通常所說的股性被激活階段,也就是成交量活躍的過程。當個股處於底部潛伏期時,其市場表現是不活躍的,該階段的成交量是低迷的。股價的上升必然導致獲利盤與解套盤的增多,多空雙方分歧加大。相應的,股價的進一步上升需要更多能量的支持,而活躍的成交量正是對該股現象的客觀反映。多空雙方對股價的分歧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理論上講,多空雙方對股價分歧最大的位置應該是在盤整區域的箱體頂部,從股價運行的實際情況看,在箱體頂部附近的放量也確實對股價的突破有一定參考意義。

成交量的活躍還與個股突破後的爆發力度有關,表明市場的內在強度。換手越高,參與的投資者越多,一旦股價向某個方向突破,原來巨大的多空分歧因一方的勝利使市場產生一邊倒,迫使另一方返身加入,這種合力足以使股價產生巨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