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愛情幸福的酵母(1)(1 / 3)

1愛情是生命中最美麗的風景線

人隻要品味過愛情的真摯,哪怕隻是人生的一瞬,那麼一生都將為那種巨大的幸福感所陶醉和溫暖。幸福的愛情,是人生中最為璀璨的亮點。

愛情是人類最永恒、最持久的生命之火,是人生中最亮麗、最迷人的嬌豔之虹,是人性中最真摯最純潔的情感之花。

愛情使人安樂舒暢,就像春天雨後的太陽,永遠使人溫暖、新鮮、清爽。它比海洋更深,比天空更高,善於幻想的詩人稱她是“迸發著火焰的雪”,又是“冰凍中的熊熊的火”。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物能夠像愛情這樣,吸引著每一個人去追求,去幻想,去謳歌。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曾說過:“愛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誼的升華,心靈的吻合。如果說人類的感情能區分等級,那愛情該是屬於最高的一級。”古往今來,海內宇外,多少仁人誌士、智者哲人、文人騷客乃至普通百姓,有誰的心不會因為愛情而顫栗,有誰的生活不會因為愛情而燦爛,有誰的青春不會因為愛情而輝煌?

愛情,伴著我們長大成人,又伴著我們衰老死亡,它主宰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又在我們的生老病死中成長與消亡。它就像春天的玫瑰,有的在風中怒放,有的卻在雨中殞落;它就像秋天的蒲公英,有的在天地間飄飄灑灑,有的卻在幹澀沙地上墜落與消亡。

愛情,可以把野蠻變成溫順,可以把理智變成瘋狂,把謹慎變成輕率,把脆弱變成堅強。愛情能讓懦夫變得勇敢,卻也能叫勇士變得懦弱;能讓貧窮變得富有,也能讓富人變得麻木;她能讓才子變得癡呆,卻也能讓庸人變得高尚……當愛情歡愉的時候,就像諸神的吟唱,使整個的天界陶醉於仙樂之中;而當愛情憤怒的時候,又像眾魔的詛咒,使人沉淪於昏暗之中。愛情擁有如此之巨大魔力,有時卻又像那冰雪上的紋印一樣,片刻的熱氣,就把它自己溶化在水中而影蹤全無。

愛情之所以可貴,在於它給人的巨大的幸福感,它曾經在暗夜中溫暖你、照亮你,給你平凡的人生增添了幾分亮色。聰明的人,會讓愛情的餘溫常駐心間,因此他會在回憶中為那逝去的幸福而感動。智慧的人,會把愛情看做一條流動不息的河。他們給愛情劃界時寬容了許多,以便為人生中種種美好的際遇保留懷念的報酬。周國平說,在最寬泛的意義上,愛情是兩性之間的相悅,是在與異性交往中感受到的身心的愉快,是因為異性世界的存在而感覺世界之美好的心情。他認為一個人的愛情經曆並不限於與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異性之間的恩恩怨怨,而且也是對整個異性世界的總體感受。因此不但戀情是愛情、婚姻的和諧是愛情,而且一切一切與異性之間的美好交往,包括短暫的邂逅,持久而默契的友誼,乃至毫無結果的留在記憶中的深情的一瞥,在這最寬泛的意義上都可以包容到一個人的愛情經曆之中。

這樣,在我們的愛情經曆中就少了一些傷痛,多了幾分幸福;少了幾許怨恨,多了幾多甜蜜;少了幾分失望,多了幾分期盼。愛情的路上,時而有小溪彙入,時而有大河流入,最後彙成幸福的大海流淌不息,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美麗的愛情風景。

美麗的愛情不隻是一種感情,同樣也是一門藝術。它需要人們用心靈的甘泉去澆灌,用生命的激情去燃燒。

2做個真正懂愛的人

愛,絕非是一個簡單的邀請就可以完成的!當你想愛時,要有“愛”可以給。最糟糕的是恰恰相反,那樣的“愛”會精疲力盡,苦難重重。

相愛的時候,我們根本管不了誰能管誰多久。隻能管相互關愛的程度,和製造相互需要的問題。

通常是背熟了一大堆有關的“愛”的哲學、愛的守則和大道理,一旦對某個人強烈地牽掛起來,便立刻拋開所認識的智慧,而被嫉妒和占有的心充滿了。

我們開始擔心,某人是不是也愛著我們,一旦探知了某人也愛我們,我們又進一步地想知道,並掌握他所說所為,所感覺的一切——因為我們希望一切和想像中一樣,最好一切符合自己的思想和模式才好。如果付出七分,對方一定要同樣地付出七分,否則,我們的心便有“你傷害了我的感覺”般地悲傷起來,而自認為這是相愛的條件——義務交換。

如果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和心血與某個人一起,我們便想回收,這樣我們才會甘心、放心、安心,我們一直以為這就是愛。

我們才不管對方怎麼想,因為我們慣用:“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應該……”的方法來使對方屈服。

我們還會說:

“如果我知道你不愛我,你欺騙了我,我是絕對不會放過你的。”

“如果你真的愛我,我會加倍地回愛你的。”

這種條件互相交換的愛,我們稱之為愛情、婚姻,而且奉為經典。

我們嘟噥起小嘴,有時輕聲埋怨,有時高聲威嚇,有時費心地引誘,達不到目的時,就尖叫強求,有時暴跳如雷,有時則低聲下氣;因為我們認為隻要我真的“愛”他——我就是對的——我便有權利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即使這一切弄得我們和對方都很不快樂,我們還要得到我們想要的。

根本忘了我們當初那小心翼翼的“愛”的細膩和纖秀了。

這時候的“愛”,不再是目的,也不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