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這樣大叫:“你可能聽錯了。我說我已經二十五歲,不是十五歲。”
我沒有聽錯。你是二十五歲,你認為你已經很疲憊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可以告訴你你,你現在十分年輕。你每天早上醒來,看到陽光燦爛無比,天空一片蔚藍,鳥兒快樂地歌唱,人人過著幸福的日子。你起床吃了一頓美味的早餐,而且並不是心不在焉地把早餐咽下去。你是確確實實地在“吃”早餐,享受它的美味,並且計劃如何度過充滿活力,具有建設性的一天。
你可以使自己成為更為年輕的小夥子,我才不管你到底多少歲。有些人在二十歲時就已經很老了,因為他們的自我形象已經幹枯了。有些人雖然幾十歲了,但精神上仍然十分年輕。像巴魯茲和邱吉爾等人都是老當益壯的代表人物。
不要事事都遵照書本的規定。寫下你自己的生活書籍。我們經常把自己想成很疲憊的人,由於我們預料自己到某個年紀就要變老,因此事先就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消極的目標。我們逐漸減少了肉體與精神上的活動,失去了關節的彈性,以及意誌與精神的生命力。一個人有了這種態度之後,自然容易感到疲憊。
但在今天來說,二十五歲隻算是少年。醫學上的進步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今天是無藥可治的絕症,到明天就可治療成功;由於社會福利的範圍不斷增加,也使人們的壽命更加延長或承擔社會的責任更為久遠。
因此如果你已二十五歲,那麼請你好好享受你的少年時代吧;如果你已三十五歲,那麼請你享受你的青年生活吧。投入生活中,不管你有多少歲,盡量體會年輕的感覺吧。把你的一生奉給生活,生活也將回報你,而你也將感覺生命是美麗的。
當然這裏麵也有限製。如果你已二十多歲,當然不能再玩玻璃球,但你可以學打棒球。要記住正確的運動一輩子都對你有益。所以更要學會奔跑或遊泳,這樣會顯示你的青春活力,使你的頭腦保持豐富與肥沃,使你的身體保持健康,你將永遠感到年輕,一輩子不老。
如果你得了感冒,也許會去看醫生,他也會開一些藥給你,來加速恢複健康。但對於那些身心疲憊的年輕人,這裏也有一個藥方——更美麗的生活。因為這些年輕人正患了冷漠與倦怠的疾病。
生活這回事就是要記住:每天都是美麗人生的縮影。美麗的一天一定要有開始、中間以及結束,而且整天都是和諧的。
快樂的人都以充分的信心來迎接每一天,並希望實現自己的目標。每一天的目標都必須與生活以及目前這個社會有關——不管這些目標如何簡單,它們都是最基本的。對一名婦女來說,她今天的目標可能是烘個蛋糕,而男人的目標可能是騎腳踏車到公園裏遊玩一番。
不要嘲笑這些目標,隻要人們專心於他們所做的事,這些活動就十分重要。對前麵所提到的那位男士而言,腳踏車就是生活的象征,他在享受騎腳踏車在公園奔馳時,他的精神和感情都有了寄托。而對於那名婦女,為家人烘個蛋糕就是她雖簡單卻也很具體的目標。她的生活也因此而充滿了幸福。
終日無所事事,心情煩悶無聊,這是造成內心“死亡”的主要原因。你看過電影《瑪蒂》(Marty)嗎?這是一部精美的寫實影片,描述“年老”的年輕人——因為整天無所事事,任由時間浪費。
從工作崗位上退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從生活中退休則是一種罪惡,因為它是一種自作自受的行為。你成了自己的叛徒,你脫離了每天的目標,否認上帝賜給你的生命力。年齡絕對不是藉口。
當你從生活中退休時,你就是脫離現實及自尊,取消你的自我存在,並且自動孤立你自己,把自己關在一處心理集中營內,把自己的靈魂關入監獄中。
某些人可能認為,金錢代表解決方法,但根據長久以來對生活問題所做的實驗顯示,事實並非如此。研究人員曾訪問一千多名五十歲以上的人士,結果發現,人們是否生活得幸福美麗,金錢並不是主要因素。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每年收入在六位數字以上,另外一位退休人士必須依賴每一個月的工資生活,但他們所遭遇的問題卻完全相同。充分的心理準備、生命活力、對當前世界事務充滿興趣、工作、與他人愉快相處——研究人員發現,能使工作人員生活得美麗快樂的,正是這些美德。
簡而言之,這些受過專業訓練的觀察家已經發現,努力充實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人,這種生活對老年人來說尤其如此。
有一位男性雜誌社的編輯,因為年紀的關係而強迫退休。
於是雜誌社的同仁替他舉行了一次退休宴會,所有的高級人員全部出席。宴會中的食物十分豐盛,甚至連香檳酒也源源供應,所有的人都對他大加讚揚,宴會完了——他也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