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善借勢:巧妙生存絕藝(2)(1 / 3)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掌握了市場,掌握了成功。信息的閉塞,就可能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

廣泛地結交朋友,借助他人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取得事業的成功的重要手段。

陝西省某市,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特意每月舉行一次廠長經理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各廠長經理相互探討交流企業的管理經驗,研究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相互學習企業的經營之道,同類企業慢慢形成集團式公司,在集團公司內又相互交流信息,幫助打開市場,結果在一年內,全市工業生產猛增,工業利稅是往年的兩倍多。

在現代社會,借力這種手段已被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外交等領域廣泛運用,而且大有日趨擴展之勢。對於人際交往,它不失為一種提高自身形象,擴大自己影響的策略和技巧。被社會承認,是人的正當追求,對社會進步也有積極意義,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會知名度,就是被社會所承認的方式之一。

名記者吳小莉之所以成名的原因,與她善於走在領袖身邊有直接的關係。

許多人都記得,1998年3月19日,在“兩會”期間的記者招待會上,朱基總理首開先河地點到了吳小莉的名字:“你們照顧一下鳳凰衛視台的吳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歡她的廣播。”“兩會”期間的軼事,使吳小莉頓時成為傳媒界引人注目的明星,也是她的提問,使朱總理留下了激昂的宣言:“不管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隨著吳小莉知名度的提高,吳小莉主持的節目《小莉看時事》也成為鳳凰衛視台的名牌節目。內地的傳媒朋友對小莉說:“在中國電視圈裏,隻有文藝類主持人容易成名,很少新聞類主持人成為明星,你算是特例。”中央電視台的一位朋友也笑著說:“小莉,你不知道你對中國內地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衝擊有多大,許多人加快了語速,剪短了頭發。”

借別人的力量為自己辦事的最好方法是感情投資與真誠合作。

在商品社會中,人們總是這樣認為:商場無情,人們之間總是充滿你死我活、爾虞我詐的鬥爭。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人類畢竟是人類,感情是無可替代的,隻要在社會上廣交朋友,善於用“情”,你就會獲得出人意外的驚喜,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李亞麗是某工廠的一名下崗職工,丈夫所在的工廠也不景氣,每月隻能發三百元,加上自己的下崗補貼,不足四百元,可家裏還有兩個孩子上學,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政府為了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問題,在城區建了一個菜市場,鼓勵下崗職工進行自食其力的勞動。

亞麗和丈夫一商量,借了四百塊錢,再加上家裏僅有的一百塊錢,租了一個菜攤,準備賣菜。

夫妻倆說幹就幹,亞麗跑上跑下,抱著批來的蔬菜,就像抱著自己的第一個兒子一樣,心裏喜滋滋的。

晚上一算賬,賺了十二塊多,亞麗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然而好景不長。這個位置太偏,人們購菜都不願跑那麼遠,於是菜市場就慢慢地冷落了,有時候,一天連一斤菜也賣不出去,亞麗決定第二天就收攤,不再賣菜了。

第二天快下班的時候,有一個黑黑的中年人,偶爾踱到這裏,買了五斤西紅柿讓亞麗包裝好,他待會兒再來拿。可是亞麗守著攤什麼也沒賣,一連等了五天,這個人才終於來了,亞麗趕忙喊上他,給他西紅柿,可一看,西紅柿全壞了,於是亞麗拿出口袋裏僅有的五元錢,去外邊買了五斤西紅柿,交給了中年人。

中年人怔怔地看著亞麗和空空的菜攤,好像明白了什麼,輕輕地問:“這幾天你一直在等我?”

亞麗慢慢點了點頭。

中年人略略思索,麻利地掏出筆,唰唰地在紙片上寫著,後來遞給亞麗說:“我是附近工廠的夥食長,每天都到城裏買菜,往後你就照這個單子每天給我廠送菜吧。”

亞麗驚喜地接過紙片。

從此,亞麗每天就按時給工廠送菜,從而擺脫了家中的困境,生活慢慢好起來。

借力辦事,雖說借的是別人之力,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自己,隻有自己敢借、會借、善借他人之力,才能“借”來光明,“借”來成功,“借”來人生的一個新天地。

4借人之力的領導方法

成功的領導者絕對是善於用人者,借人之力助我成功是領導者的最大學問之一。

借別人的力量辦事,這是一種智者所為。可以說,古今中外,凡是在領導崗位上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借別人之力成事的。但是,同樣是借別人力量辦事,卻有的辦得好,有的辦得差,效果可說是千差萬別,這是什麼原因呢?可以說,這正是反映了借者的素質和智慧。

(1)培養和發掘有用之才

地位高的人,往往是最知道如何借助別人力量的人。他們更隨時培植地位比他低的人才,努力將他們訓練成有用的人,使自己日後可以得到一臂之助。當遇到困難,非自己能夠解決時,自然可以獲得別人的援助。他自己決不做過於繁重的工作,因為知道分工合作,他隻做那些別人不會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