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善借勢:巧妙生存絕藝(4)(1 / 2)

薩耶和盧貝克幾次三番謀劃,決定開闊視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尋找。這也是因為大公司的經理一般不屑於經營他們的“雜貨鋪”,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選拔適當人才委以重任,他一定會盡全力報效,不會像重金禮聘的知名人物,即便請來了,也隻是抱著“幫幫忙”的心理。

終於有一天,一個經常上公司進貨的布販子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那天,薩耶與盧貝克正好路過一家布店,隻見人群擁擠,爭先恐後地在搶購。等他們走近一看,才知道比任何人想像中的都絕。店門前貼著的大紙上寫道:衣料已售完,明日有新貨進來。那些擁擠搶購的女人,惟恐明天買不到,在預先交錢。夥計解釋說,這種法國衣料原料不多,難以大量供應。薩耶知道這種布料進的不多,但並非因為缺少原料,而是因為銷路不好,沒有再繼續進口。看到對女人心理如此巧妙的運用,以缺貨來吊時髦女人的胃口,他實在覺得這個布販手法高人一籌,令人折服。

“雖然不知他長得什麼樣,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幾乎可以肯定,這個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薩耶和盧貝克都這樣認為。然而,當他倆與店主見麵時,卻大出意外,不禁麵麵相覷。原來他就是經常到他們店裏販布的路華德。他們彼此已認識好幾年,從沒有深談過,並且路華德也從未有過什麼特別的舉動,因此薩耶和盧貝克對他也就沒有什麼特殊的印象,直到這次,他們把對方細細打量一番,才發覺他的目光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飛揚神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寒暄之後,薩耶開門見山:“我們想請你參加我們的生意,坦白地說,想請你去當總經理。

當上總經理的路華德為報知遇之恩,天天廢寢忘食地工作,果然取得了驚人的成就。薩耶·盧貝克公司聲譽日隆,十年之中,營業額竟增加了600多倍。一時間,該公司擁有30萬員工,每年的售貨額將近70億美元。對於零售行業,這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

薩耶就是這樣借著朋友之力取得後來的成功,如果當年他不發現和利用人才,沒有與盧貝克和路華德合作,今天的他也許還做著小本生意養家糊口。

社會上能幹的人都能夠把事情圓滿解決。其實,這種人本身並不一定有什麼出類拔萃的異能,也許還是個極平凡的人,隻不過是善於團結一批人為己所用罷了。所以,從廣義上講,無論是朋友,還是對手,都可以借用他們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

8借同窗之誼辦成自己的事

同窗之誼,情如手足,在某種程度上猶勝於手足之情。

同窗之誼,猶如朋友之情,但一定意義又有別於朋友之情。

能為同窗,實屬有緣。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此緣當堪足惜,當應足惜。

相識、相處,爾後相知、相助,同窗關係愈久彌堅,助益良多,何樂而不為?

辦事兒最實在、最得力的要屬同窗關係。

同窗關係是非常純潔的,有可能發展為長久、牢固的友誼。因為在學生時代,人們年輕單純,熱情奔放,對人生、對未來充滿浪漫的理想。而這種理想往往是同窗間共同追求的目標。

曾幾何時,彼此在一起熱烈地爭論和探討,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坦露在別人麵前。加之同窗之間朝夕相處,彼此間對對方的性格、脾氣、愛好、興趣等等能夠深入了解,從而惺惺相惜。這就如同釀酒,久了必醇。

那麼,該如何利用同學關係呢?

(1)加深關係,讓同學主動幫忙

同學之間關係愈深,將來幫忙的可能性愈大,甚至是主動幫忙。

姚崇是唐玄宗時期有名的宰相,權傾當朝。

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人深得姚崇的敬佩。那是在姚崇高中秀才後,與一位叫張宗全的秀才同拜一位老師門下繼續深造,以期將來能考中進士,光宗耀祖。張宗全高談闊論,每每給姚崇以深深的啟迪。

姚崇當了宰相以後,遂向唐玄宗推薦此人。唐玄宗在親自考核張宗全的才華之後,深以為信,便封了他一個正三品官銜,專職外藩事務。

諸如此類的事例不勝枚舉,可見,人情在同窗關係中的作用是多麼的巨大!因此,同學之間,應創造條件,不斷加深彼此的關係。

(2)經常聚會,關鍵時候得幫手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為同學,實是緣分不淺。雖相處時間不長,但這中間的關係值得珍惜,值得持續下去。辦成人生事,同窗之情實屬必要!當你與同學分開後,還能保持一種相互聯係、愈久彌堅的關係的話,那對你的一生,或者說對你將來所要達到的目的與理想是會有很大好處的。這其中的有利方麵,也許是你所未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