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明

呀,蝴蝶!——它遊戲著,似乎在現在的生活裏,沒有一點別的希求。

——一茶

在紅花上的是一隻白的蝴蝶,我不知是誰的魂。

——子規

我若能常有追捉蝴蝶的心腸呀!

——杉長

我們一講起蝴蝶,第一便會聯想到關於莊周的一段故事。《莊子·齊物論》道:“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建超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為物化。”這一段簡短的話,又合上了“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方箕踞,鼓盆而歌”(《至樂篇》)的一段話,後來便演變成了一個故事。這故事的大略是如此:莊周為李耳的弟子,嚐晝寢夢為蝴蝶,“栩栩然於園林花草之間,其意甚適。醒來時,尚覺臂膊如兩翅飛動,心甚異之。以後不時有此夢”。他便將此夢訴之於師。李耳對他指出夙世因緣。原來那莊生是混飩初分時一個白蝴蝶,因偷采蟋桃花蕊,為王母位下守花的青鳥啄死。其神不散,托生於世做了莊周。他被師點破前生,便把世情看做行雲流水,一絲不掛。他娶妻田氏,二人共隱於南華山。一日,莊周出遊山下,見一新墳封土未幹,一少婦坐於塚旁,用扇向塚連扇不已,便問其故。少婦說,她丈夫與她相愛,死時遺言,如欲再嫁,須待墳土幹了方可。因此舉扇扇之。莊子便向她要過扇來,替她一扇,墳土立刻幹了。少婦起身致謝,以扇酬他而去。莊子回來,慨歎不已。田氏聞知其事,大罵那少婦不已。莊子道:“生前個個說恩深,死後人人欲扇墳。”田氏大怒,向他立誓說,如他死了,她決不再嫁。不多幾日,莊子得病而死。死後七日,有楚王孫來尋莊子,知他死了,便住於莊子家中,替他守喪百日。田氏見他生得美貌,對他很有情意。後來,二人竟戀愛了,結婚了。結婚時,王孫突然心疼欲絕。王孫之仆說,欲得人的腦髓吞之才會好。田氏便去拿斧劈棺,欲取莊子之腦髓。不料棺蓋劈裂時,莊子卻歎了一口氣從棺內坐起。田氏嚇得心頭亂跳,不得已將莊子從棺內扶出。這時,尋王孫時,他主仆二人早已不見了。莊子說她道:“甫得蓋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幹墳!”又用手向外指道:“我教你看兩個人。”田氏回頭一看,隻見楚王孫及其仆踱了進來。她吃了一驚,轉身時,不見了莊生,再回頭時,連王孫主仆也不見了。“原來此皆莊生分身隱形之法。”田氏自覺羞辱不堪,便懸梁自縊而死。莊子將她屍身放入劈破棺木時,敲著瓦盆,依格而歌。

這個故事,久已成了我們的民間傳說之一。最初將莊子的兩段話演為故事的在什麼時代,我們已不能知道,然在宋金院本中,已有《莊周夢》的名目(見《輟耕錄》)。其後元明人的雜劇中,更有幾種關於這個故事的:《鼓盆歌莊子歎骷髏》一本(李壽卿作)、《老莊周一枕蝴蝶夢》一本(史九敬先作)、《莊周半世蝴蝶夢》一本(明無名氏作)。

這些劇本現在都已散佚,所可見到的隻有《今古奇觀》第二十回《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一篇東西。然請院本雜劇所敘的故事,似可信其與《今古奇觀》中所敘者無大區別。可知此故事的起源,必在南宋的時候,或更在其前。

韓憑妻的故事較莊周妻的故事更為嚴肅而悲慘。宋大夫韓憑,娶了一個妻子,生得十分美貌。宋康王強將憑妻奪來。憑悲憤自殺。憑妻悄悄地把她的衣服弄腐爛了。康王同她登高台遠眺。她投身於台下而死。侍臣們急握其衣,卻著手化為蝴蝶。(見《搜神記》)

由這個故事更演變出一個略相類的故事。《羅浮舊誌)》說:“羅浮山有蝴蝶洞在雲峰岩下,古木叢生,四時出彩蝶,世傳葛仙遺衣所化。”

我少時住在永嘉,每見彩色斑斕的大鳳蝶,雙雙的飛過牆頭時,同伴的兒童們都指著他們而唱道:“飛,飛!梁山伯、祝英台!”《山堂肆考》說:“俗傳大蝶出必成雙,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又韓憑夫婦之魂,皆不可曉。”梁祝的故事,與韓憑夫妻事是絕不相類的,是關於蝴蝶的最淒慘而又帶有詩趣的一個戀愛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來源不可考,至現在則已成了最流傳的民間傳說。也許有人以為它是由韓憑夫妻的故事蛻化而出,然據我猜想,這個故事似與韓憑夫妻的故事沒有什麼關係。大約是也許有的地方流傳著韓憑夫妻的故事,便以那飛的雙鳳蝶為韓憑夫妻。有的地方流傳著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便以那雙飛的鳳蝶為梁山伯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