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上發生了很多事,大家懂的。不過因為早上要繼續遊戲的緣故,事情當然不能太過分,否則沒有力氣玩遊戲就慘了。君子愛洞房,洞房之有道。俺熊二雖然不是君子,菲菲更不是大丈夫,但大道麵前人人平等,我和菲菲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話說我和菲菲畢竟還是多睡了一會,直到八點鍾才起床。老媽非常懂事,兢兢業業地做好了早餐,我和菲菲起床就吃。吃完了之後,稍稍整理一下,直接上線。隨著菲菲搬到我房間裏,四個遊戲間就都成為純粹的遊戲間了。所以上線的時候好歹也換了一個地方,不至於想起某些疲勞的事情。
上線的時候是八點五十。接下來的劇情是【冀州起事】。這一次是雙方玩家同時準備,早在八點半的時候就開始了。好在最後十分鍾還不算晚。原本我在冀州就有十二個健帥部,實際相當於一個原始牙帥部的兵力,雖然現在升了裨帥的關係,隻要我到冀州就可以直接成為主帥,但這十二個由我直接調動的健帥部還在。
由此既然我要向雍州調兵,這邊其實已經不用調兵了。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從自編黃巾中調了一個裨帥部的兵力過來。這部分兵力直接在領地調,不用挪用雍州的兵力。於是當我來到冀州的時候,我帶著的自編黃巾實際上已經成為冀州黃巾的主力了。
進入大帳,雖然馬元義是張角正式派出的冀州黃巾首領,但因為我在黃朝擔任主管軍事的政師,再加上小將軍的職位,我和馬元義的位置實際上已經調了一個個。也就是說,冀州黃巾,實際上已經被我所主宰。
冀州是黃巾的發祥地,張角三兄弟本身就是冀州人。所以冀州黃巾的首領特別多,分別有張牛角,褚飛燕(張燕)以及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等部。
這其中,因為張燕被派往並州,所以冀州大帥馬元義以下,張牛角和張白騎這兩個張角的本家兄弟就分別擔任大帥府副帥和大帥府先鋒。
黃龍為第一牙帥部牙帥,丈八為輔,羅市為先鋒。
左校為第二牙帥部牙帥,平漢為輔,雷公為先鋒。
於氐根為第三牙帥部牙帥,大洪為輔,浮雲為先鋒。
劉石為第四牙帥部牙帥,司隸為輔,白雀為先鋒。
左髭為第五牙帥部牙帥,緣城為輔,楊鳳為先鋒。
其中,張牛角和張白騎為一級武將,黃龍、左校、於氐根、劉石、左髭為二級武將,剩下各頭目為三級武將。
而我帶過來一個裨帥部的自編黃巾,則以王成為裨帥,其他將領也都在收降的荊州水軍和黃巾中挑選。相比之下,曆史武將不多,但兵力卻更加精銳。
來不及進行整編,隻能以現在的編製,畢竟馬上就要開戰了。現在我需要確定冀州的戰略,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掌握主動。
冀州終究要開戰,無論我來不來。所以此前馬元義已經跟冀州黃巾有所溝通了。但我既然來了,畢竟跟沒有來是不同的。馬元義他們商量完之後,還得跟我這個事實上的黃巾總司令聊聊。
按照馬元義他們原來的計劃,是直接在冀州全地發動,這樣可以迅速在冀州形成聲勢,然後才可以接應幽州黃巾起事。不過這個計劃被我否決了。因為我覺得這一次必須在河北三州(不包括青州)發動一次決戰。
要給並州和幽州的朝廷軍造成一個假象,以為冀州的局勢雖然危急,但在他們加入之後,就可以穩定冀州的局勢。如此就可以把並州和幽州的兵力調入冀州,來一個一鍋燴。
然後等到幽州和並州黃巾發動的時候,就已經基本上沒有阻力了。操作得好的話,這一手還可以調動青州的朝廷軍,那麼河北四州就可以一並解決了。
所以我的意見是在趙國、巨鹿、清河、安平、平原一線以南發動,以確保對廣平、陽平、魏郡三郡的保護。如此一來,廣平可以抵擋來自並州的壓力,陽平可以連通即將起事的兗州,魏郡則跟司州的河內直接連通。兩個黃巾根據地成為一體。
而常山、中山、河間、渤海、樂陵等郡國,則作為對並州、幽州、青州的誘餌。甚至陽平、魏郡、平原還可以作為兗州的誘餌,一旦這四郡派出主力攻擊冀州,內部就必然會陷入空虛,四州黃巾就可以趁勢而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