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先生製造鍾表的手藝是當時倫敦——也許是全世界做工最精細的機械師塔彼溫先生傳授給他的。如果鍾表上刻有他的名字,那就標誌著質量優異、走時準確。有一次,一位顧客拿了一塊刻了他名字的壞表找他修理,雖然表上刻有他的名字,但卻是十足的贗品。塔彼溫先生並沒有責怪顧客,而是隨手拿起錘子將表砸得粉碎。這位顧客被驚得目瞪口呆。這時,塔彼溫先生拿出一塊自製的手表遞給那位顧客,說:“先生,這才是我製造的產品。”
格雷厄姆先生一生中還發明過許多儀器,如太陽係儀、司行輪、水銀鍾擺等,如今人們仍然在使用,而且技術上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改進。他為格林尼治天文台製造了一台大鍾,到現在走時已超過了150年,但仍然性能良好,隻是每走15個月就需要校時一次。由於塔彼溫和格雷厄姆的工作盡善盡美,達到了至高境界,因此,他們被獲準長眠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為了能夠在海上安全航行,每一個水手都必須知道自己在赤道的北邊還是南邊,距離赤道有多遠,而且還要知道相對於某個固定地點的位置,比如在巴黎、華盛頓或者格林尼治的東麵還是西麵,有多遠的距離。如果有一個絕對精確的計時器能夠供水手使用,那麼,水手們就可以借助計時器在每天有太陽的時候獲得這方麵的數據。然而,當時還沒有人發明出這樣高精度的計時器。為了找到一種測量經度的辦法,十六世紀時,西班牙國王懸賞1000克朗。
年後,如果有人能夠發明一種計時器幫助海船測量它所在的經度,而且誤差不超過60英裏,那麼他就可以得到英國政府懸賞的5000英鎊;如果誤差小於40英裏,獎金就是7500英鎊;如果小於30英裏,賞金就是10000英鎊,甚至有一個版本的文書不小心將最後一項寫成了英鎊。
這筆獎金讓世界各國的鍾表工都為之絞盡了腦汁,直到1761年,約翰·哈裏森發明了他的計時器,並要求對儀器進行檢驗。於是,在一次從普茨茅斯到牙買加為期147天的往返航行中,哈裏森先生發明的計時器派上了用場,整個航程最後的誤差隻有4秒。隨後一次到巴巴多斯的為期156天的環球航行過程中,這台裝置的誤差隻有15秒。最終,這位已經為此努力工作了40年,雙手和計時器一樣靈巧的機械師哈裏森先生將20000英鎊的獎金收入了囊中。
在紐約州的一個村莊,一個木匠對一個鐵匠說:“我們6個人來這裏幹活,我把錘子忘在家裏了,你給我做一柄最好的錘子,要那種你能做得最好的。”“我能做得出最好的錘子,”
鐵匠戴維·梅多爾滿腹狐疑地問,“你會出高價買嗎?”“會的,因為我需要一柄最好的錘子。”木匠爽快地回答。
幾天後,木匠拿到手的確實是一柄好鐵錘,也許從來就沒有哪柄錘子比這柄更好。錘頭的孔比一般錘子要長,錘柄可以深深楔入孔中,這樣,錘頭在使用時就不會脫柄飛出。鐵匠的這項改進令木匠讚不絕口,他還向同伴炫耀自己的新工具。第二天,他的那些同伴都來到鐵匠鋪,要求鐵匠為自己定製一柄一模一樣的錘子。這些定製好的錘子又被他們的工頭看到了,於是,工頭也為自己定製了兩柄,並且要求比前麵的幾柄更好。“先生,我做不到。因為我每次做鐵錘時,不會在意主顧是誰,隻是盡力將其做好而已。”梅多爾說。
後來,五金店老板看到了商機,他一次就訂了兩打,梅多爾從來沒有接過這麼大的定單。過了一段時間,五金店老板訂製好的錘子被一個紐約來的商人看到了,他是來這裏兜售自己的貨物的。他買走了五金店的全部錘子,還給五金店老板留下了一個長期定單。如果梅多爾按照已有的工藝標準做下去,很快就會成為富翁,但是在整個漫長的工作過程中,他總是想方設法改進每一個細節。這些錘子在交貨時雖然沒有什麼“質量優秀”的標誌,但是隻要在錘子上刻上“梅多爾”幾個字,就標誌著這柄錘子的質量已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對於每一種商品來說,最好的廣告就是質量好、性能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