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個性的展示(1)(1 / 3)

無與倫比的熱忱能掃清一切障礙

在一個簡陋、破舊的小閣樓裏,一個貧窮的雕塑家正用心塑造著一個雕像模型。日複一日,就在模型就要完工之際,城裏氣溫驟然下降,很快由零上降到零度以下。如果黏土模型縫隙中的水分凝固成冰的話,那麼整個雕像的線條都會扭曲變形。身無分文的雕像家毅然脫下身上的睡衣,把它蓋在了雕像身上。寒冷的一夜過去了,清晨,人們發現了雕朔家冰冷的屍體,但那塑雕像卻完好無損。最終,這塑雕像在名家的幫助下,成了一副有形的大理石作品,至今這件作品還在巴黎的一家藝術館裏陳列著。

“我不知道別人如何做,但我每遇到重大事情時,我都會把我的全部熱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在那一刻,其他所有人、所有事都無法影響到我,在我眼中,仿佛他們都不存在。”美國政治家亨利·克萊如是說。

一名赫赫有名的金融家說道:“一個銀行要想獲得矚目的成績,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雇傭一個能夠把自己的熱情毫無保留地用在業務上的人作總裁。”

十足的熱情會使一個原本枯燥無味、毫無樂趣且前途灰暗的職業變得生機勃勃,前景光明。

一個正常的年輕人,如果遇到一個真正令他心動的戀人,他的感覺會變得更敏銳,會發現其他人在他戀人身上沒有發現的種種優點。同樣一個抱有熱忱做事的年輕人,感覺也會變得異常敏銳,會發現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的種種動人之處。這樣,在奮鬥過程中,無論遇到多麼大挑戰、多麼大的困難,他都可以堅持承受下來。

藝術家在創作一切偉大的藝術作品時都會沉浸在一種特殊的美感之中。為此,藝術家寢食難安,坐臥不寧,直到靈感全表現出來為止。

每次在構思小說的情節時,狄更斯都夜不成寐,他的心完全被他的故事所縈繞、所占據。筆下的那些人物令他魂牽夢繞,整日茶飯不思,為了描寫一個場景,他曾經一個月閉門不出,最後,當他走出房間時,他看起來就像重病人一樣形容憔悴。這種情形一直要持續到整個作品完成為止。

一位評論家對著名女歌唱家瑪麗布蘭能夠從低音D連升3個八度唱到高音D大為折服,並且向她表達欽佩之情。而歌唱家瑪麗布蘭說:“為了做到這一點,我費了很大力氣。開始,為了練這個音,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那個時候,穿衣也好、梳頭也好,總之無論做什麼事,我都試圖發這個音。最後,就在我穿鞋的時候,我終於找到發這個音的感覺。”

關於熱忱,愛默生有一段精辟的論述,他說:“熱忱造就了人類曆史上每一個偉大不同凡響的時刻,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穆罕默德帶領阿拉伯人在短短的幾年內,從無到有,建立起了一個比羅馬帝國的疆域還要遼闊的帝國,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雖然他們的戰士幾乎沒有盔甲,卻有一種崇高的理念在背後支撐著,所以其戰鬥力絲毫不亞於正規的騎兵部隊。

婦女們也同男子一樣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殺得羅馬人潰不成軍。雖然他們的武器落後,糧草不足,但軍紀嚴明,從不搶奪酒肉,而是靠小米和大麥最終征服了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西班牙。他們的首領用手杖敲一敲地,簡直比拿著刀槍的人更有威力。”

有一個12歲的小男孩,他酷愛音樂,鋼琴彈得非常熟練。一次,他問偉大的作曲家莫紮特:

“先生,我想自己寫曲子,可是該怎麼開始呢?”“哦,孩子,”莫紮特說,“既然不知道怎樣開始,那就應該再等一等。”“可是,您不是在比我現在的年齡還小的時候就開始作曲了嗎?”男孩有些不甘心地繼續問。“沒錯,孩子,”莫紮特說,“可是我從來沒有問過這類問題,那種靈感一旦到來,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寫出曲子來。”

原來隻是一個無名小輩的蓋斯特第一次在舞台上露麵時,立刻就讓人感覺到她的前途不可限量。她的演唱極富熱忱,台下的聽眾如醉如癡。演出不到一個星期,她就成了眾人喜愛的明星,並開始獨立發展。她強烈地渴望提高演唱技藝,因此她在這方麵投入了全部的心智。

英國政治家格萊斯頓曾經這樣說:“把一個孩子內心潛藏的熱忱激發出來是一件最有意義的事情。”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將來可以成就大業的潛質。那些思維敏捷、聰明伶俐的孩子是這樣,那些相對木訥,甚至看起來有些愚鈍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潛質。他們一旦產生了熱忱,就會憑借這種熱忱的力量,將他們身上的愚鈍趕走。

為了發動一場戰役,別人需要一年時間做準備,而拿破侖隻需兩周的時間。這其中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正是因為拿破侖的心中有無與倫比的熱忱,就連戰敗的奧地利人在目瞪口呆之餘,也不得不稱讚這些跨越了阿爾卑斯山的對手:“他們不是人,是會飛行的動物。”

在第一次遠征意大利的行動中,拿破侖隻用了15天時間就打贏了6場戰役,在占領了皮德蒙特的同時,還繳獲了21麵軍旗、55門大炮,並且俘虜了15000人。

在這場戰役之後,敵軍中的一位奧地利將領憤憤地說:“這個年輕的指揮官對戰爭的藝術簡直一竊不通,他根本不懂得用兵之道,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但是拿破侖正是以這樣一種根本不知道失敗為何物的熱忱,帶領著他的士兵,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