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個性的展示(1)(2 / 3)

“我們發現,在許多重要的戰役中,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戰爭雙方是否投入了極大的熱忱。

”這是著名將軍博伊德的一句名言。

聖女貞德是法國人民心中的英雄,她憑借一柄聖劍和一麵聖旗,以及她對自己使命堅定不移的信念,為法國軍隊注入了即使是國王和大臣也無法提供的熱忱。正是她的熱忱,掃除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有一次,英國著名海軍將領納爾遜身逢險境,於是,他歎息道:“如果我現在步入天堂,你們一定會發現,我的心頭刻著‘給我軍艦’四個字。”

馬隻有在脫韁奔跑時才能發揮出全部的潛力,而人也隻有在沒有任何束縛的情形下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大能量。因此,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身上蘊藏著怎樣的力量,那麼他就會創造出奇跡。

在倫敦的許多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刻有一位著名建築師名字的紀念碑,上麵寫著:“本教堂和本城的建造者,克利斯托夫·雷恩長眠於此。去世時他已年過90歲,他的漫長的一生是為了公眾利益而活著,並非為了自己。”

在這位建築天才漫長的一生中,他從未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教育,但卻為這座城市建造了55座教堂、35座大廳。一次,為了修複倫敦的聖彼得大教堂,他特意去法國觀摩巴黎的建築。在雄偉的盧浮宮前,他感言道:“要是能夠設計出如此宏偉的建築,即使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他的才華舉世無雙,這在他所設計的肯星頓宮、德魯裏蘭劇院、大紀念碑、皇家交易所和漢普頓宮等建築上得到了充分體現。他在牛津設計建造了許多教堂和學院,並把格林威治宮改造成了海員的休憩之地。在倫敦大火之後,他又為城市提出了新的規劃方案。而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就是他為之傾注了35年心血的聖彼得大教堂。

克利斯托夫·雷恩在幼年時體弱多病,令父母十分擔心,但是正是他那無與倫比的熱忱,使他擁有了不可思議的力量,讓他在晚年時仍然身體健康。

憑借生命的熱忱成就天才

憑借創作者生命的熱忱,一切天才的成功作品中都隱藏著一種和諧、神秘的氣息,它讓讀者在麵對這些作品時,能夠感受到創作者在最初創作這些作品時所處的那種情境。

為貝多芬立傳的作者記錄過這樣一件事——在波恩一條窄窄的街道上,我們邊走邊欣賞著冬夜裏皎潔的月色。“聽——”在一間破舊的小屋前,偉大的音樂家突然喊住了我們。他停住了腳步,“彈得多好啊!是我的F大調奏鳴曲,那聲音如此悅耳動聽。”

就在樂曲進入尾聲的時候,忽然琴聲嘎然而止,接著傳來了一個少女的歎息聲和哭泣聲。“哥哥,我彈不下去了。多好的音樂啊,可是,無論我怎麼努力都彈不好。唉,要是我們能去科隆聽音樂會,那該多好啊!”這時,一個低沉的聲音說:“親愛的妹妹不要歎氣了,我們現在連房租都付不起,哪裏還有錢去聽音樂會呢?”“哥哥,你說得對,”少女說“可是我心裏還是在想,如果我這一生有機會去聽一聽真正的音樂,那該多好啊!不過,我也隻是想一想而已。”

聽了兄妹的對話,貝多芬對大家說:“先生們,我們進去看看吧。”“進去?”我提醒他,“我們進去幹什麼?”“我要給她彈幾支曲子”,貝多芬有些抑製不住激動的情緒說,“我要為她彈奏,這是真正的理解、真正的愛,她一定會聽明白的。”在說話的同時,他已經推開小屋的門走進去了。屋中燈光昏暗,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坐在桌旁,正在拿著針線縫補鞋子,在一架老式的鋼琴旁靠著一個麵帶憂傷的年輕姑娘。看到貝多芬走進來,小夥子馬上放下手中的針線,站起身來有禮貌地問:“先生,請問您有什麼事嗎?”貝多芬有些吞吞吐吐地說:“嗯,請原諒,我是聽見琴聲才忍不住走進來的。我是個樂師,嗯,還有……我……不小心聽到了……你們的談話,聽到你說你希望……嗯,我的意思是,我想為你彈奏幾首曲子,行嗎?”

“噢,先生,謝謝您,”年輕人高興地說,“可是我們的鋼琴實在太糟糕了,而且,對於音樂,我們也不懂。”“什麼?不懂音樂?”貝多芬驚訝地說,“那,那,這位小姐,噢,請原諒……”他突然注意到那位姑娘是個盲人,這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對不起,請原諒我的冒失,我沒有注意。那麼你是憑聽覺來演奏的嗎?剛才好像你說過,你沒有機會去聽音樂會,那麼,你是從哪裏聽到這些音樂的呢?”

“您是說那些音樂嗎?我們曾經在布魯爾居住過兩年。那時,在我們房子的不遠處,住著一位夫人,她經常會在夏夜打開窗戶練琴,我常常走到她的窗下去聽她練琴。”年輕的姑娘平靜地回答。

貝多芬走到鋼琴前坐了下來。我從來沒有聽到過貝多芬彈得像今天那麼投入,那麼好,從來沒有。那架陳舊的鋼琴似乎突然恢複了生命的活力,溫柔神秘的音樂從琴弦間流淌出來,令年輕的兄妹如癡如醉。悠揚的琴聲飄滿整座小屋,在空氣中流動著,突然,桌上僅有的一支蠟燭熄滅了。接著,窗子被打開了,如水銀般的月光瀉了進來。此時此刻,貝多芬停止了彈奏,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