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個性的控製(3)(3 / 3)

你可能常聽到這種說法,你必須為任何享受到的成功付出代價。我也會對你說:對的。

但是我另外想要讓你知道的是,為了“不”達到你人生想要的成功,你已經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為了“不”擁有你真正想要過的生活,你已經付出了代價;為了“不”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或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你也已經付出了代價。

不要選擇付出如此無謂的代價。

許多人認為成功的定義就是會有很多錢。但是金錢不是成功的最終目的,而隻是幫助你實現成功的工具。你可以借由金錢實現成功,但擁有金錢或金錢的本身並不一定會使你成功。

僅憑金錢本身不能保證你會成功。擁有財富並不是成功的終點,不是要讓你從此以後枕著柔軟的枕頭,每天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一件事也不用做;或隻是一天到晚享用無盡的美食。一個人的成功,在於能夠每天早上對自己說:“我等不及要麵對這一天,我熱切地想知道前麵的路上有什麼事物在等著我,我將會有所學習和成長。我願意正麵迎向挑戰,也有把握贏得每天的戰役。我滿心期待我今晚能好好地躺在床上,有個美夢。我知道我是最棒的,我會盡我所能去迎接各種可能麵臨的事物。”

許多人“做五盼二”(不情願地工作5天,祈盼著那2天休息的日子)。他們從星期一工作到星期五,僅僅星期六、日兩天可以算是他們自己的日子。也就是說,他們一星期裏為別人辛勤工作五天,然後隻有到了周末才算“擁有自己真正的生活”。

事實上,這些人5/7的生命都悄悄地流失掉了。成功是每一天——無論這一天是一星期裏的任何一天——都全心全意擁抱生命,熱切地迎接每一個機會和可能的挑戰。

欣賞你所做的——無論這一無是星期二或是星期六——這就是成功!

一個人命運能夠成功、理想得以實踐的條件,是建立在你以你想過的方式去度過每一天。

你能夠欣賞你做的一切,從中發覺具有的意義,從你和他人相處的人際關係中獲得滿足感,有一種充實的感受,並確信自己正朝向你的人生大道前進。

你曾否把快樂當成目標?你不可能隻因決定“今天我要快樂”,或“今天我要比昨天更快樂”,就因而得到快樂。快樂絕不該是你生命的條件,想要因為加薪升級而得到快樂,無異是緣木求魚,快樂絕不可能是你所追求、努力,或奮鬥事物的結果。你可以由你的努力中期待許多報償——財務上的安全、智慧上的刺激或是身心需要的滿足,但快樂不應該成為你的目標或爭取的目的。刻意追求它,是永遠得不到的。反而是當你不去在意它時,它卻幡然在你眼前出現。

大自然借著它給你的教訓,為你帶來快樂,例如不要太嚴肅看待自己或人生,更常歡笑遊戲、不要把重心放在答案或解決方法上,而該更在意帶給你歡樂的事物。在快樂到來之際歡迎它,因為它是不請自來但你永遠期盼的奇妙禮物。快樂來自於活在當下,當你突然明白周遭微風拂過樹梢、枝頭彎折、山坡頂的薄霧,和明亮的天空全都是你的延伸之時,你就會感受到快樂。

.學習享受現在擁有的時間、金錢與愛。

如果天上的星辰一生隻出現一次,那麼每個人一定都會出去仰望,而且看過的人一定都會大談這次經驗的莊嚴和壯觀。傳媒一定提前就大做宣傳,而事後許久還大讚其美。星辰果真隻出現一次,我們一定會早做準備,決不願錯過星辰之美。不幸的是它們每晚都閃亮,所以我們好幾個月都不去抬頭望一眼天空。

正如羅丹所說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不會欣賞每日的生活是我們最大的悲哀。其實我們不必費心地四處尋找,美本來是隨處可見的。

可惜的是,生活中的此時此地總是被忽略,我們無意中預支了“此刻的生活”。想一想吧,早上還沒起床時,你就開始擔心起床後的寒冷而錯失了被子裏最後幾分鍾的溫暖;吃早餐的時候你又在想著開車上班的路上可能會堵車;上班的時候就開始設計下班後怎麼打發時間;參加派對又在煩惱著回家路上得花多少時間了。

梭羅說:“我們可以殺死時間而毫無後遺症。”我們確實在“殺”時間。這曾經是無所事事的說法,但現在我們是真的在摧毀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時間花在殺死靈性、殺死享受愉悅的能力上。我們過於自我中心,以為創立了人類有史以來一個最佳的文明,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享受。這像是浮世德與魔鬼的交換條件。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認為,現代人之所以不能擁有此刻的、美好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總是擔心時間不夠,就像我們總是覺得錢不夠一樣。學習享受已經擁有的時間、金錢與愛是我們最重要的一課。

我們必須擺脫對“下一刻”的迷思和幻想:它們有的不切實際,有的雖然是事實卻剝奪了我們此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