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諜海迷蹤,無間風雲——破譯鮮為人知的軍報諜戰密碼(1)(2 / 3)

1962年10月,伊恩·弗萊明在《泰晤士報》上撰文稱:“詹姆斯·邦德是一位真實間諜的傳奇版本,那個人也許就是威廉·史蒂芬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位綽號“無畏”的加拿大人是英國情報機構在整個西半球的最高代表,他還幫助美國人成立了中央情報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

1896年1月23日,威廉·史蒂芬森出生在加拿大的溫尼伯湖地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誌願加入加拿大陸軍,後來被調到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由於作戰英勇,戰友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無畏”。戰爭結束後史蒂芬森下海經商,由於業務關係,他在許多國家都結交了朋友,這些人脈成為他日後重要的情報來源。

二戰打響後,史蒂芬森受命於英國政府,丘吉爾將其派往紐約秘密建立“英國安全協調局”。該機構實際就是英國情報機構在西半球的“總代理”。到戰爭結束時,“英國安全協調局”已經成為負責整個南、北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間諜情報活動的總辦事處。史蒂芬森作為英國情報機構在西半球的最高代表,丘吉爾對他極其信任。

戰爭期間,史蒂芬森在加拿大成立了“x訓練營”,這是北美地區第一所培訓戰時秘密行動人員的學校。在1941至1945年前,約有2000名英、美、加等國的特工在此接受過培訓,他們為盟軍取得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巧合的是,伊恩·弗萊明也在“x訓練營”進修過。007係列小說《金手指》中有一個搶劫諾克斯堡金庫的情節,據說它的靈感就來自史蒂芬森一個大膽的計劃:盟軍派遣特工潛入法屬殖民地馬提尼克島,盜取法國傀儡政府儲藏在那裏的巨額黃金儲備。

由於在許多“007”影片中,詹姆斯·邦德都展示了高超的潛水本領,因此除了威廉·史蒂芬森外,許多人也認為英國皇家海軍最著名的“蛙人”、王牌特工萊昂內爾·克萊伯就是“007”的原型之一。

萊昂內爾·克萊伯於1909年出生在倫敦,他家境貧寒,四處打工為生。二戰爆發後,克萊伯加入英國陸軍,1941年,他又加入到英國皇家海軍。事實證明,他是個天生的潛水專家,很快就被提升為皇家海軍駐意大利北部的總潛水官,排除了利沃諾和威尼斯兩個港口的大量水雷。由於身手出眾,戰友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巴斯特”,意為“破壞者”。戰爭期間,他還榮獲過“喬治勳章”和“帝國勳章”等多項至高榮譽。1947年退役後,克萊伯繼續在民間從事潛水活動。1956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乘軍艦訪英期間,軍情六處曾派克萊伯秘密潛近“敵艦”偵察。不想,他入水後便神秘失蹤,從此再無蹤跡,成為一樁懸案。

除了一身過硬的水下工夫外,克萊伯的裝束也與銀幕上的“007”頗為神似,他總是光彩照人,一副十足的紳士派頭,一身名牌西服、一副眼鏡和一根文明棍。因此很多人把他當做007的原型。

此外,達斯科·波波夫也被許多人認為是007的原型。達斯科·波波夫是納粹德國最信任的間諜之一,是英國軍情五局最成功的雙重間諜。同時,他又是英國諜報史上最著名的“風流間諜”。許多專家認為,詹姆斯·邦德周圍圍繞著那麼多漂亮的“邦女郎”以及他身上那種令女人無法抵擋的魅力就取自波波夫這個原型。

1940年,達斯科·波波夫加入納粹間諜機構。後來,他偷偷加入了英國軍情五局,為抵抗納粹德國而戰鬥。在德國人那裏他的代號是“伊萬”,在軍情五局他的代號是“偵察兵”。波波夫作為諜報人員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憑借英國給他提供的一些交給德國人的情報,波波夫深得納粹的信任,甚至被譽為“元首的最好特工”,希特勒對他篤信不疑。從1940年起到1944年間,波波夫為盟軍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也向德軍方麵提供了眾多虛假的報告,導致德軍日後在戰略上的失誤,可謂是居功至偉。波波夫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二戰結束後,波波夫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

007的原型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隻有伊恩·弗萊明知道了,可惜他從來沒有明確表示過,從而引起了人們的猜測。也正因為如此,007的經典形象才長久不衰,成為許多人的最愛。

“福克斯諜案”之謎

蘇聯成功爆炸原子彈後,美國懷疑蘇聯竊取了原子彈的秘密,為此在核武器研究部門進行了一場反間諜行動,福克斯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抓獲的一名“蘇聯間諜”。

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間諜。二戰結束以來,“福克斯”一直是國際核間諜的代名詞,“福克斯諜案”還被無數報刊轉載過,以福克斯為原型的人物出現在許多部影視片中。福克斯何許人也?為何如此出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