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諜海迷蹤,無間風雲——破譯鮮為人知的軍報諜戰密碼(2)(1 / 3)

1940年2月,德國對倫敦發動了大規模的空襲。為了保衛英國國土的安全,許多勇敢的飛行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烈火、刺耳的警報彌漫在英國全境和英吉利海峽上空達4周之久。借助先進的雷達技術和無線電控製係統,英國皇家空軍司令赫茲·道林元帥能夠提前知道德軍的目標和戰術,這使得英國皇家空軍能夠在恰當的時間布置他們的中隊,在適當的地點和高度集中力量進攻德軍,從而避免了一味追擊敵人的假目標或次要目標,從而造成對本已經十分薄弱的皇家空軍力量的無謂消耗。在這場被丘吉爾稱為“不列顛之戰”的戰役中,英軍截獲的情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二戰期間,間諜行為往往是雙方同時進行的鬥爭。在道林元帥對戈林的總部進行監聽時,德國人也有一條直接從英國戰爭內閣獲得信息的渠道。盡管戈林和他的指揮官們並不知道英軍的具體戰術,也不知道道林截獲了他們的情報,但是,希特勒和德軍高級軍官卻能在英國政府作出極其秘密的決定之後數小時內即獲知其內容,從而調整轟炸策略,加大對倫敦的打擊力度。

1940年上半年,英國安全機構已經清楚秘密情報被泄露給德國。那麼,誰是英國政府部門中的納粹間諜呢?在1940年慘烈的不列顛之戰中,在英德通訊中斷的情況下,這個人是如何把包括最關鍵而且相當長的戰爭內閣會議記錄傳給柏林的?這個人的動機是什麼呢?難道這個人不僅要提供絕密情報給納粹,而且還要顛覆英國政府嗎?

很多人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具有納粹情結的美國人泰勒·肯特。肯特受過良好的教育,他非常好學,會說5種語言。但他堅信納粹的宣傳,認為是猶太人將世界推進了戰爭。盡管肯特的思想非常極端,他依然得到了約瑟夫·肯尼迪大使(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的充分信任。1938年10月,也就是戰爭爆發後一個月,肯特來到倫敦的美國駐英國使館,並被派到最機密的使館密碼室工作。在那裏,肯特得以接觸到肯尼迪大使和美國國務卿科德霍爾之間的來往函電和其他駐歐公使派來的使館官員,他們用倫敦通訊設施進行聯絡。更重要的是,肯特掌握了灰碼——一種政府部門認為不會被破譯的密碼係統,羅斯福總統和丘吉爾首相就是通過該密碼係統進行聯絡的。從各種情況分析,肯特是德國間諜的可能性很大,於是英國情報部門采取了行動。

通過複雜縝密的調查,英國情報部門追查到了肯特。1940年5月20日上午10點,肯特被蘇格蘭場的偵探逮捕。偵探發現肯特有一套鑰匙,能夠打開大使存放密件的保險櫃。盡管肯特否認自己是個間諜,偵探還是從肯特的寓所裏搜出了1500份機密文件。得知這一消息,美國政府部門立即將肯特開除了。由於他不再享有豁免權,英國法院對他進行了審判並定罪,將他在英國最嚴酷的監獄監禁了7年之久。

自從1940年5月20日肯特被捕以後,他不可能再將戰爭內閣的情報通報給柏林。此時據不列顛之戰開始還有三個月,然而,戰爭開始後,這條通往柏林的情報線並沒有斷,難道說肯特還有同夥?或者說肯特根本就不是向德國提供情報的那個間諜,真正的向希特勒提供英國戰爭內閣情報的間諜根本就沒有被查出來呢?這件事情到現在也沒有揭曉。

隱藏在美國國徽中的金唇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最貴重的禮物往往暗藏著最玄妙的殺機。

1933年11月16日,蘇聯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從這一天起,克格勃特工便從未停止過對美國駐蘇使館的監聽與監視。1938年,為了更詳細具體地了解美國使館的內情,克格勃開始向美國使館放飛“燕子”。那些克格勃的職業“燕子”們裝扮成國家芭蕾舞劇院演員,憑著沉魚落雁的美貌輕而易舉地飛進了美國外交官的臥房。與此同時,那些負責守衛使館大樓的蘇聯女兵也不斷向熱情瀟灑的美國男士拋送秋波。“燕子”們探明,美國使館大樓頂層是其“要害”所在,會議室、武官處、密報室及大使辦公室都設在這層樓上。

1943年,德黑蘭會議結束後,斯大林責令當時蘇聯克格勃領導人貝利亞,要不惜一切代價、動用一切手段對美國大使阿維列拉·卡裏曼的辦公室進行竊聽。貝利亞與其手下高參開始絞盡腦汁,設計竊聽使館心髒部位的行動方案。

1943年12月17日,貝利亞向斯大林報告說,針對美國使館專門設計的竊聽設備已順利通過檢驗,其性能“無與倫比”,功效“令人稱奇”。

這種特製“竊聽器”被命名為“金唇”。將其安放到美國大使辦公室的行動被命名為“金唇行動”。

“金唇”竊聽器在當時的確代表了世界頂級水平。它不需要電池,也不需要外來電流,從而使當時的反竊聽設備不可能捕捉到任何信號。“金唇”可以接收到300米以內大耗電量振蕩器所發出的微波脈衝,其工作壽命可以無限延長。從外表看,這種竊聽器就像一個帶尾巴的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