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12月5日,陽光明媚,海麵上風平浪靜,一艘船正在米內海峽進行著一次愉快的航行。經過長時間的旅途,乘客們都已經非常疲勞,此時能夠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他們心情都非常愉快,興致勃勃地觀賞著海峽周圍的美景。美麗的風景消除了人們多日旅行帶來的疲累,大家都非常放鬆,快活地交談著。這艘船一向行駛安全。可是,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船隻突然被卷入一個巨大的旋渦,還沒來得及發出求救信號,就漸漸沉沒了。由於事發突然,船上81名乘客幾乎全部遇難,隻有一個名叫休奇·威廉斯的人活下來。至於休奇·威廉斯為什麼能夠幸免於難,至今還是一個謎。總之,他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
1785年12月5日,即上次海難發生120年後,一艘載有60名乘客的船在大海中快速航行。起初,天氣很好,萬裏無雲,能見度很高。可是,沒過多久,海上逐漸出現了大霧,能見度很差,雖然船隻小心翼翼地行駛著,但還是不幸撞上了礁石。船身被撞開一個大洞,進了許多水,船慢慢沉沒了。59名乘客由於來不及逃生而不幸遇難。與百年前的海難同樣巧合的是,這次事故也隻有唯一一名生還者,他居然也叫休奇·威廉斯!
75年後,即1860年,還是不變的12月5日,災難再次發生了。一艘海船在正常的航行中突然下沉。由於下沉得比較緩慢,在下沉的過程中,大家都沒有察覺。當大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為時已晚。至於船為什麼會下沉,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海船沉沒後,船上的許多乘客喪生了。不過,這一次船上有25名船員幸存了下來。其中一名幸存者也叫休奇·威廉斯。
如果將這三起海難放到一起看的話,絕對是一條震驚世人的消息。難道休奇·威廉斯是一個受到上帝特殊眷顧的名字?這一係列“巧合”就像一道神秘的鎖鏈,把一連串的災禍連在一起。這些離奇的“巧合”現象早已不再屬於“概率”的範疇,誰能對它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呢?
巧合的兩起空難事件
2004年俄羅斯墜機事件並不是普通的空難,它與3年前的9·11事件有諸多的相似之處。難道這也是恐怖襲擊?是誰發動的呢?
2001年9月11日是一個災難的日子,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飛機,在美國製造了數起駭人聽聞的恐怖事件,震驚了國際世界。然而,三年後,俄羅斯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恐怖事件,令人奇怪的是,它與9·11恐怖事件有諸多巧合之處。
2004年8月24日晚間,由莫斯科飛往該國南部的兩架俄民航客機幾乎同時從雷達上消失。後來證實,其中一架圖-134客機於當晚11時左右在莫斯科以南的圖拉墜毀。大約9個小時以後,救援人員在俄南部的羅斯托夫附近找到了另一架一度失蹤的圖-154殘骸,兩機上至少有8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可能已全無生還希望。這明顯是一起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恐怖分子的襲擊行為造成了大量無辜百姓的死亡。
事件發生後,盡管俄羅斯官方三緘其口,始終不透露事件的真實情況,但俄羅斯國內和國際社會立即將此事件與“9·11”進行了對比,得出的結論是兩者之間有許多“驚人相似之處”。
首先,空難發生前官方都接到了警告。“9·11”事件發生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也發出了飛機可能遭劫持的警告,但包括其中一架被劫航班在內的各航班都不願意相信這一事實。而此次是俄羅斯的航空監管部門也向西伯利亞航空公司發出了警告,聲稱已接到劫機信號,要求各家航空公司提高警惕,但最終悲劇還是發生了。
而且,俄羅斯的兩起空難事件都是同時同地發生的,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天夜晚、同時發生兩次空難——這樣的巧合很少發生。這與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的恐怖襲擊事件十分相似。當時,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兩架客機在幾分鍾的時間裏衝向了世貿大廈,還有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樓,第四架則墜毀在空地上。這次,在兩架客機墜毀之前,莫斯科發生了一起爆炸事件。
兩次恐怖事件的策劃精細度如出一轍。據美國分析,9·11恐怖襲擊事件是阿富汗境內的恐怖頭目本·拉登策劃的,並因此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事實上,俄羅斯境內的恐怖組織也與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俄羅斯車臣地區是“基地”組織的訓練場,不少“基地”骨幹都是在車臣獲得了實戰的經驗,而車臣的恐怖組織又多半是從“基地”組織那裏獲得了經濟和人員的支持,因此,當“基地”組織策劃了“9·11”之後,車臣的恐怖勢力很自然地仿效。車臣恐怖分子不久前就曾威脅說,要用“飛機”對俄羅斯進行襲擊。據此推斷,俄羅斯這次空難事件很有可能是車臣恐怖分子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