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時”醫囑不必聽(1 / 2)

“過時”醫囑不必聽

百姓生活

作者:莎倫·廖

人們在看病時,醫生時常會給出一些建議。但醫學的不斷進步決定了,醫生們不可能對每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了如指掌,有一些建議對於病人的健康很可能有害無益。

一、餐後是否須立即刷牙?

舊處方:吃完東西後立即刷牙。

很多牙醫建議病人吃過東西後盡快刷牙,以清理能引起蛀牙的牙菌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也認為餐後立即刷牙非常必要。

新規則:餐後用清水漱口,30分鍾後再刷牙。

餐後立即刷牙會將食物和飲料(如柑橘類水果、醋和汽水)中的酸性物質摩擦到牙齒表麵,從而對牙釉質和下層的牙本質造成磨損。

二、感冒了用不用抗生素?

舊處方:如果鼻黏液呈綠色,說明存在細菌感染,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黃綠色黏液意味著鼻腔內有細菌,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這種看法並不一定正確。

新規則:不要催促醫生采用抗生素療法。為了抵禦感染,白血球需要釋放出生化酶來殺滅入侵者。有些生化酶中含有鐵元素,而鐵元素呈綠色,自然會讓鼻黏液呈現綠色。渾濁的鼻粘液並不一定意味著細菌感染,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其症狀會自行消退。

抗生素使用過度會導致諸多不良後果,如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如果醫生開出了抗生素,一定要詢問他們是否有服用的必要。

三、輕微外傷如何消毒?

舊處方:用雙氧水或酒精消毒、清理傷口。

上述醫用清洗劑能殺滅引起傷口感染的細菌。一些醫學中心,甚至是官方網站也建議人們在急救箱裏準備一瓶雙氧水或酒精來清洗傷口。

新規則:用肥皂和清水來清洗傷口。

因為雙氧水或酒精不僅會延緩傷口的愈合過程,還會對修複組織的有益菌造成破壞。較為明智的急救措施是:用溫和的皂液和流水衝洗傷口3-5分鍾,然後在傷口處塗上一層薄薄的抗生素軟膏來預防感染。最後,在傷口表麵纏上繃帶,保持受傷部位的清潔和潮濕。將傷口裸露在外也是一種常見的錯誤。對傷口進行包紮可以加快愈合速度。傷口處如果通風,就會促進細胞的死亡,最終形成瘢痕。

四、發燒要不要吃退燒藥?

舊處方:一出現發燒跡象就服用藥物。

體溫升高不僅會造成身體發冷和不舒服,如果體溫難以控製地升高,還會對兒童造成可怕的副作用,如熱性癲癇。因此習慣上認為,兒童在發燒後立即服用退燒藥很必要。

新規則:隻在發高燒的情況下服用退燒藥。

通常來說,在體溫升到38.3攝氏度以前不需要退燒藥。低燒相對來說比較安全,體溫稍高會刺激免疫係統發揮作用,削弱入侵的微生物,讓它們更容易被殺滅,使病情恢複得更快。對於出生3個月以上的嬰兒來說,高燒的標準是38.9攝氏度。當然,如果體溫升高使你感到極度不適,應當迅速就醫,谘詢醫生的意見。

五、要不要限製吃雞蛋的數量?

舊處方:為了保護心髒,應該限製吃雞蛋的數量。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心髒科專家一直警告人們蛋黃的膽固醇含量過高,會造成動脈阻塞,不利於心髒健康。

新規則:雞蛋並不是引發心髒病的元凶。

吃雞蛋並不會增加健康者患上心髒病的風險,即使血液膽固醇水平較高者每天吃一個雞蛋也是安全的。因為引起膽固醇水平升高的真正元凶是膳食中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它們會刺激肝髒生成大量的膽固醇。

近些年來學者對雞蛋的看法有失偏頗,他們沒有把生活方式的因素考慮在內。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含有164毫克的膽固醇,符合日常推薦量(不超過300毫克,對於心髒病人來說是200毫克)。蛋黃中含有大量的重要營養物質,包括對大腦具有保護功能的膽堿和葉黃素,後一種抗氧化劑有促進眼睛健康的功效。

六、患有消化係統疾病,飲食有忌諱嗎?

舊處方:如果你患有腸憩室病,就不要吃堅果和玉米。

幾十年來,醫生在教科書中習得的醫學知識告訴他們腸憩室病患者(一種消化係統疾病,在結腸的內壁有些小袋子)應當避免吃形狀較小而且質地堅硬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有可能滯留在這些小袋子裏,引發疼痛和出血等症狀。

新規則:但吃這些零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