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燃燒進行時(1 / 2)

德國:燃燒進行時

風情風尚

作者:英格麗德·艾瑟爾、邁克爾·斯托森格爾

放眼望去,整個德國都處在灼熱的火焰之下,到處都在燒烤和煙熏。盡管初夏陰雨連綿,商店的燒烤用具還是很快售罄。在書店的推薦區,燒烤指導書和菜譜疊放,書名叫《像大師一樣燒烤》或是《燒烤大師》。很多燒烤課程一直預定到三個月後,學費是100歐元或者更多。2012年,德國人為燒烤用具和配件共支出11億歐元,比2008年增加了40%。今年約有25萬噸木炭用於燒烤,想想看吧,是噸,不是公斤!

燒烤的魅力

燒烤的魅力究竟在哪裏呢?“人們整天都在為別人工作,他們渴望享受美味,享受自己的味蕾被服務的感覺。”德國在線餐飲社區“飲食”的廚房主管阿切姆·艾爾梅說,“此外,烹飪和燒烤是團體活動,人們與他人共享歡樂的需求與日俱增。”

在巴符州杜爾巴赫市一個釀酒廠的屋頂平台,烤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六塊肉,每塊重600-800克,淡紅色,質地勻稱細嫩,呈現出大理石狀。廚師格爾哈特·福爾克撫摸著這些肉排說:“這不是肉,是瘋狂!”這個露出調皮笑容的男人戴著防火手套,穿著一件緊身黑色夾克,金屬鈕扣閃閃發亮。他補充說,這些肉質量上乘,是“在北美草原上飼養了三年的牛”製成的牛肉。

十二年來,來自奧芬博格市的福爾克除了開辦一個廚師學校,還成立了一個燒烤學校。他自稱是“掌握完美燒烤秘密的明星廚師”。六月的一個傍晚,沒有下雨,福爾克要講五個小時的課。那些剛下班就匆匆趕來的人神情疲倦、饑腸轆轆,一看到那些令人瘋狂的肉排,馬上垂涎欲滴。福爾克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在課程開始之前,他首先遞給每人一個烤腸,以安撫他們騷動的腸胃。

福爾克的燒烤課由18個男人、兩個女人組成,年齡在30-50歲之間。外勤技術人員邁克爾已經上完“基礎課”,正在上“經典課”,學習“頂級菜譜”;牙膏包裝開發人員克勞斯,正在為他的球形燒烤爐尋找“最新的創意”;而家庭主婦希望能夠在關鍵時刻給客人亮一手,每個人都能烤好小香腸,然而要做好抹上黑莓醬和山葵末的烤鮭魚片則需要一番手藝。

屋頂平台上放著一係列烤爐:經典烤爐、黑色圓球烤爐、燃氣烤爐和電烤爐,還有最近熱門的鉻烤爐。它有著電力點火係統和動力十足的開關按鈕,看起來像是可動金屬架和豹2型坦克的混合體。技術是第二位的,辣藥草黃油牛肉排最重要的配料哪兒都買不到——耐心。被人扔到烤肉架上撒手不管的食物,不可能好吃。

在德國,除了廣受歡迎的燒烤課,自發組織的小型燒烤活動也豐富多彩。柏林克羅依茨貝格的一個周六,同性戀大遊行剛剛結束,在距離瑪麗安娜廣場幾米遠的地方,四輛警車經過。街邊有個冒煙的燒烤爐,醃製的肉排發出噝噝的聲音,旁邊的一個木桌上放著夏日花束、沙拉、法式長棍麵包和西瓜。沒有一個警察把頭轉向左邊正在燒烤的人們。一旦這樣做,他們就必須停下來,因為擾亂秩序的燒烤收取他們20歐元的罰款,這又是一番是非,而馬上就要下班啦,這些警察決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聲無息地從旁邊開了過去。

直到去年,市民都還可以在柏林動物園自由自在地燒烤。然而,又一場自由的燒烤之後,夏日周末之後的周一,在觀景宮、勝利紀念柱和使館區之間的草坪上,有六到八噸骨頭、一次性盤子和空番茄醬瓶被遺留。於是,叫苦不迭的柏林動物園無奈之下禁止了市民的燒烤狂歡。

陽台燒烤也非常流行。一般鄰居都會選擇容忍烤肉的煙霧或是狂野的音樂聲,誰沒有和三五好友聚集在陽台上燒烤的時候呢?在一個公寓的底層陽台上,八個年輕人圍桌燒烤,互遞椅子、碟子、杯子和冰啤酒。他們全在28到37歲之間,雖然身份五花八門,但現在他們是同一個燒烤小組的成員。不久前,他們還在三腳架上燒烤,但是那種裝置通常隻過半季就會生鏽腐壞。因此小組在幾周前花費450歐元購買了一個帶有溫度計的結實耐用的燒烤爐,以保持牛肉和雞腿肉嫩滑多汁。

燒烤的曆史

燒烤在世界範圍內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在阿根廷,燒烤的人被稱為“阿莎多”,是美食界的獨裁統治者。“阿莎多”在西班牙語中是鬥牛比賽中的獲勝鬥牛士。燒烤源自哪裏,尚不可考。英國人類學和哈佛教授理查德·烏讓哈姆稱,“對火的控製和烹飪的發明”讓我們變成了人,而這不是在80萬年前,而是200萬年前。如今教科書上廣為流傳的是:隻有當腦部麵積大到能夠思考的時候,人類才開始利用火來烹飪食材,而僅僅食用植物,大腦不可能獲得這樣的生長。同時,由於人的牙齒和嘴都變小了,不可能直接吃生肉,所以必須把它加工成“更加柔軟的食物”。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偶然的事件往往影響巨大。不知何時,一塊食物掉進火裏,一個好奇的原始人呲牙咧嘴地把它從火裏撈出來,卻發現味道發生了神奇的變化。事實上,直到今天,這樣的情景都還在重演:燒烤的人想給小香腸翻個麵,突然一個小香腸掉進火裏,冒出濃煙,燃起火焰,他手忙腳亂地抬起烤架的一側,想把它撈出來,不料其他小香腸全都從上麵滾了下來,燒烤的人臉都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