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享譽全球的導演和製片人,他製作的巨片開創了電影業一個新的時代。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開始拍攝電影時,導演還算是好萊塢中最重要的人物,現在則是市場行銷控製電影業的時代。然而他在兩個時期竟然都穩居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人的寶座,這很能說明他的天才和適應能力。他製作了多部賣座電影,至今還沒有哪個人能超過。然而除了那些供人消遣的大眾娛樂片之外,他還拍出了諸如《紫色》、《辛德勒的名單》之類的藝術佳片。娛樂和藝術的水乳交融產生了《外星人》這部影片,它把大眾的口味與大師的風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斯皮爾伯格對現代電影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的創見:如果用A級片的新穎手法去拍攝B級片的老掉牙的情節,再用最新的特技加強效果,就可以製造出能吸引大批觀眾的影片。瞧瞧這些電影你就知道了:《奪寶奇兵》與其他印第安那瓊斯係列影片《第三類接觸》、《外星人》及《侏羅紀公園》。讓我們再看看由他擔任製片人但沒有親自導演的影片:《重返未來》係列、《精靈》係列、《威探闖通關》和《龍卷風》,這些故事的情節像周六影集一樣平淡老套,但它應用的拍攝技術卻是最先進的,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電影一直承諾的目標:用一些前所未見的感人情景來打動欣賞者的心靈。
導演會談到自己的主要意向。這些意向由於表達了他們對事物的基本看法,因而貫穿了他們拍攝的主要影片。有一次斯皮爾伯格言稱,他的主要意象是《第三類接觸》中從門口透進來的強光,它暗示了外麵的光明與神秘。這種強烈的逆光手法還應用在他的許多影片中:《第三類接觸》中的外星人從強烈的光環中走出來;《外星人》中太空船艙門也溢出了光;印第安那·瓊斯經常用強力手電筒射出強烈刺眼的光束。
在斯皮爾伯格的影片中,光源中隱藏著神秘,然而對其他許多導演來說,黑暗才是暗藏神秘之處,這種差別在於斯皮爾伯格認為神秘帶來的是希望而非恐懼。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成長過程中,他顯然已開始具有這種傾向。在談到他的童年時,他說出這樣一個對他影響極深的經曆。他說:“小時候,有一次爸爸帶我去看流星雨。他在半夜叫醒我,我的心怦怦亂跳,非常害怕,因為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他也不告訴我,把我帶到車上就徑直出發了。後來我看到好多人都躺在毯子上,仰望著天空。我爸爸也鋪開了毯子,我們也躺下來盯著天空,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的流星,當時叫我害怕的是半夜被叫醒後卻不知道要被帶到哪兒,但是這場壯觀的宇宙流星雨卻不會讓我害怕,而且它還使我內心有一種非常寧靜的感覺。大概就是從那時起,隻要我抬頭看著天空,就再也沒有想過那會是個壞地方。”
這個故事包含了兩個重要因素:驚歎與希望的感覺和認同兒童的純真觀點。斯皮爾伯格所創造的最好的角色,都是主角的延伸: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戰的大膽男孩。就連辛德勒的性格也帶上了這種特質:小男孩那種順利完成一項大膽的計劃,隨後又免於受罰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