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存之道是以不變應萬變。”麵對外資品牌的進駐和本土品牌在百貨渠道的進進出出,王子孟如此回應。不變的是本質,事實上,8年的時間裏,嘉媚樂一直在蛻變成長,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量變產生質變,憑借初期一個個網點開拓打下的基礎,經過三四年的累積後,嘉媚樂在品牌銷售和影響力上達到一定階段後,實現了一次品牌跨越式的發展,快速地進駐了中國中高端的百貨。如今,嘉媚樂在全國已擁有近千個商場專櫃網點,培養了近70萬的忠實會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高檔精品百貨店,嘉媚樂都設有專櫃,其還與太平洋、百盛、銀泰等國內大型百貨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

在與百貨公司的合作模式上,究竟是選擇直營還是通過代理商拓展市場,這也是一個品牌不得不麵對的問題。2008年起,奢侈品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代理轉直營的風潮,而這股風潮也蔓延到了化妝品市場。此前,隻有部分國際一線化妝品品牌秉持絕對直營的態度,而現在一些逐漸成長起來的熱門品牌也選擇了這條路。而與此同時,更多品牌選擇了代理製。

對嘉媚樂而言,這道選擇題並不難做。在品牌建立之初,嘉媚樂就確定了實行代理製。但是,隨著品牌發展,嘉媚樂形成的現實格局是,直營和代理兩條腿走。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和廣州,其他城市均由代理商運營。在網點數量上,直營和代理的數量是三七開,銷售額也是差不多的比例。

但這的確不是他們的初衷。

談及如此布局的原因,王子孟笑道,“原因很簡單,像北京、上海這些城市,沒有代理商願意去做,初期運營投入成本太高,進一個櫃需要50萬。而對我們來說,如果在一線城市沒有好的專櫃,品牌影響力就會弱,所以隻有我們來做。”

在兩種模式的利弊權衡上,王子孟表示,“是互補的。代理商的優勢是當地的,強龍難壓地頭蛇,代理商在當地天時、地利、人和全占了,有人際關係優勢,讓代理商來做,品牌會借勢上得很快。而直營的好處在於,第一,品牌形象可以控製得很好,第二是對終端的培訓可以做到非常細致和完善,對銷售的細節會掌控得更好。”

事實上,從銷售業績上看,嘉媚樂似乎更願意選擇代理的模式,“轉代理後,最大的變化就是銷量明顯提升”。王子孟給了這樣一個數據:2005年9月,嘉媚樂在廣東深圳茂業百貨華強北店開設直營專櫃,月均營業額10萬;2011年7月轉為代理商接手後,營業額提升了20%。如今,嘉媚樂在深圳市場的百貨專櫃已經全部轉為代理商運營,“這也符合目前渠道各方的要求”。

照此邏輯,如果有合適的合作夥伴願意接手,嘉媚樂將會逐步把直營專櫃的運營權逐步下放給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