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桶對自己能夠送滿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呢?對於自己的缺陷則非常羞愧,它為隻能負起一半責任,感到很難過。
飽嚐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終於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
“為什麼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麼覺得慚愧?”
“過去兩年,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地漏,我隻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卻隻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說。
挑水夫卻對它說:“在我們往主人家走的路上,你可以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在山坡上,“破桶”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它開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溫和地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隻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桶的那一邊卻沒有開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回我從溪邊回來,你就替我一路澆了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主人的桌上也沒有這麼好看的花朵了!”
人生確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每個人都會有或這或那的缺陷,其實,沒有缺憾我們便無法去衡量完美,仔細想想,缺憾其實不也是一種完美嗎?
人生就是充滿缺陷的旅程,從哲學的意義上講,人類永遠不滿足自己的思維、生存環境、生活水準。這就決定了人類不斷創造、追求,從簡單的發明到航天飛機,從簡單的詞彙到龐大的思想體係,沒有缺陷,產品便不會一代代更新。沒有缺陷就意味著圓滿,絕對的圓滿便意味著沒有希望,沒有追求,便意味著停滯。人生圓滿,人生便停止了追求的腳步。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也正因為有了殘缺,我們才有夢,有希望,當我們為夢想和希望而付出努力時,我們就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的自我。生活不是一場必須拿滿分的考試,生活更像一個足球賽季,最好的隊也可能會輸掉其中的幾場比賽,而最差的隊也有自己閃亮的時刻。我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贏得更多的比賽。當我們能繼續在比賽中前進並珍惜每場比賽時,我們就贏得了自己的完整。
欣賞自己的不完美之美
當我們缺少一些東西時,往往會有更完整的感覺。一個擁有一切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窮人,他永遠不知道求助、希望和夢想的感覺,永遠沒有自己最想要的東西被愛他的人給予的經曆。
生活不是上帝為了原諒我們而故意設下的陷阱,生活也不像拚寫遊戲,不管你對了多少,錯了一個就不合格。生活更像棒球賽,即使最好的球隊也會輸掉1/3的比賽,最差的隊也有它輝煌的一天。我們的目的就是贏多負少。
缺憾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為了一點點缺憾而否定自己,實在是一件很傻的事。隻有不為缺憾耿耿於懷,我們才能好好享受生活。
下麵這個例子是美國心理學家納撒尼雨?布蘭登的親身經曆:很多年前正值花樣年華的洛蕾絲無意中讀了他的一本書,找他進行心理治療。洛蕾絲有一副天使般的麵孔,可罵起街來卻粗俗不堪,她曾吸毒、賣淫。
布蘭登說:“我討厭她所做的一切,可我又喜歡她,不僅因為她的外表相當漂亮,而且因為我確信,在墮落的表象下,她是個出色的人。起初,我用催眠術使她回憶,她在初中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子,當時她很聰明,學習成績優秀,她在體育上比男孩強,招惹來一些人的諷刺挖苦,連她哥哥也怨恨她。
於是她力圖在各個方麵都表現得超人一等,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麵並不完美甚至跟別人還有較大差距時,她又走向另一個極端,無限誇大了這些不完美之處,並把自己的長處也放棄了。”
布蘭登費了很大力氣讓她明白,每個人都是並不完美的整體,應該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之美。
〖JP+1〗一年半後,洛蕾絲考取洛杉磯大學學習寫作,幾年後成為一名記者,並結了婚。10年後的一天,布蘭登和她在大街上邂逅相遇,幾乎認不出她了:衣著華麗,神態自若,生氣勃勃,絲毫不見過去的創傷。〖JP〗
對於每個人來講,不完美是客觀存在的,但無須怨天尤人,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不妨想想,怎樣才能走出誤區。或用善良美化,或用知識充實,或用自己一技之長發展自己……生命的可貴之處,在於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後,能坦然麵對。
泰戈爾曾經說過:“世界上什麼都不完美,薔薇是有芒刺的花卉;高高在上的天使,我相信也不是沒有過失。”的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把人看成一張大白紙的話,那麼你的缺憾就是紙上的一個小黑點,為什麼你隻盯著黑點,卻不去注意黑點以外的白紙呢?
不要再苛求完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見到這樣一種情況,有人因為某種瑕疵,而覺得痛苦異常。有人因為個子矮而自卑;有人因為眼睛小而心煩;有人因為肥胖而發愁……這些人往往隻看到缺陷,而沒有發現瑕疵是完美的一部分。要求事事都盡善盡美,那是不可能的,不現實的。追求完美是我們向前進取的動力,但不能要求任何事情都完美無缺。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生確實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憾,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各自的不足之處。
曆史記載,西施的腳大,王昭君雙肩仄削,貂蟬的耳垂太小,楊貴妃還患有狐臭。道理雖然淺顯,可當我們真正麵對自己的缺陷,生活中不盡如人意之處時,卻又總感到懊惱、煩躁。
其實,完美的標準是相對而言的,因人的審美觀不同而不同,今天以肥為美,明天就可能以瘦為美。古人以腳小為美,如果今天有“三寸金蓮”走在大街上,路人肯定會笑掉大牙。
追求完美沒有錯,可怕的是追而不得後的自卑與墮落。即使缺陷再大的人也有閃光點,
正如再完美的人也有缺陷一樣。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照樣可以贏得精彩人生。正如清朝詩人顧嗣協所說:“駿馬能曆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取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完美主義者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能克服
自己追求完美的癡情與衝動。他們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當然是可取的,但他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想使客觀條件和自己的能力也達到盡善盡美的完美程度然後才去做。因而,這些人的人生始終處於一種等待的狀態之中。他們沒有做成事情不是他們不想去做,而是一直等待所有的條件成熟,因而沒有做,結果就在等待完美中度過了自己不夠完美的人生。
有這樣一個完美主義者,他想寫一篇論文,首先在嚐試幾種、十幾種,乃至
幾十種
方案之後才去動手寫。這麼做當然是好的,因為他可能在比較之中找到一種最佳的方案。但是,在他開始寫的時候,又會發現他選擇的那種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夠完美,多多少少還存在著一些錯誤和缺點,都不是盡善盡美,而他卻非得要找出一種“絕對完美”的方案來。
於是,就將這種方案又重新擱置起來,繼續去尋找他認為的“絕對完美”的新方案,或者,將這一論文的選題又放下,又去想別的事情。實際上,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完美”
的,他要尋找的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這種人總是不願出現任何一種失誤,擔心因此而損害自己的名譽。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尋找的煩惱中度過,結果什麼事情也沒能做成。
〖JP+1〗完美主義的人往往不願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缺點和不足,非常挑剔。有的人沒有什麼好朋友,總也找不著對象,跟誰也和不來,經常換單位,為什麼?那是因為他誰也看不上,甚至會因為別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別人主要的優點。有的人不允許自己在公共場合講話時緊張,更不能容忍自己緊張時不自然的表情,一到發言時就拚命克製自己的緊張,結果越發緊張,形成惡性循環。有的人不允許自己身體有絲毫不舒服,經常懷疑自己得了重病,經常去醫院檢查。其實,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都會有緊張、不適的體驗,這是正常的表現,必須學會接受它們,順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規律抗拒,必然會愈抗愈烈。〖JP〗
完美主義的人表麵上
很自負,內心深處卻很自卑。因為他很少看到優點,總是關注缺點,總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機會獲得信心,當然會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樂,痛苦就常常跟隨著他,周圍的人也一樣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