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生富足豈能缺少金錢(1)(2 / 3)

簡而言之,洛克菲勒現在開始考慮把數百萬的金錢捐出去。有時候,做件事可真不容易,當他向一座教堂奉獻時,全國各地的傳教士齊聲發出反對的怒吼:“腐敗的金錢!”

但他繼續捐獻。在獲知密西根湖岸的一家學院因為抵押權而被迫關閉時,他立刻展開援助行動,捐出數百萬美元去援助那家學院,將它建設成為目前舉世聞名的芝加哥大學。

他也盡力幫助黑人。當塔斯基吉黑人大學需要基金來完成黑人教育家華盛頓·卡文的誌願時,他毫不遲疑地捐出巨款。他也幫忙消滅十二指腸蟲。當著名的十二指腸蟲專家史太爾博士說:“隻要價值五角錢的藥品就可以為一個人治愈這種病——但誰會捐出這五角錢呢?”洛克菲勒捐出數百萬美元消除十二指腸蟲,解除了使美國幾乎一度陷於癱瘓的這種疾病。然後,他又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成立了一個龐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無知。像洛克菲勒基金會這種壯舉,在曆史上前所未見。洛克菲勒深知全世界各地有許多有識之士進行著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但是這些高超的工作卻經常因缺乏資金而宣告結束。他決定幫助這些人道的開拓者——並不是“將他們接收過來”,而是給他們一些錢來幫助他們完成工作。

今天,你我都應該感謝約翰·D·洛克菲勒,因為在他的金錢資助下,發明了盤尼西林以及其他多種新藥。他使你的孩子不再因染患腦膜炎而死亡;他使我們克服了瘧疾、肺結核、流行性感冒、白喉和其他目前仍危害世界各地人們健康的疾病。

洛克菲勒把錢捐出去之後,是否已獲得心靈的平安?他最後終於感覺滿足了。

洛克菲勒十分快樂。他已完全改變,完全不再煩惱。因為他認識到:金錢永遠隻是金錢,它不是快樂,更不是幸福。他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處理和看待金錢。因而他從此成了真正“快樂的富豪”。

3金錢加道德使人類受益

金錢可以做壞事,也可以做好事,關鍵在於用之有道,金錢除了滿足基本生活花費外,還可用於慈善事業。

洛克菲勒家族,通過贈給金錢,給成千上萬的人帶來了幸福。

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許多曾使美國工業蓬勃發展的大人物開始陸續離開人世,他們的龐大家產將落在誰的手中,不少人都極為關心。

人們預料那些繼承人大多數將難守父業,會白白地把遺產揮霍掉。

就拿大名鼎鼎的鋼鐵大王約翰·W·蓋茨來說,他曾在鋼鐵工業界因冒險而贏得“一賭百萬金”的稱號。後來他把家產傳給兒子,兒子卻揮霍無度,以致人們給他取了一個渾號叫“一擲百萬金”。

人們自然也以極大的熱情關注著小洛克菲勒。

1905年《世界主義者》雜誌發表了一組題為“他將怎麼安排它?”的文章,開場白這樣寫道:

人們對於世界上最大的一筆財產,即約翰·D·洛克菲勒先生的財產今後的安排感到很大興趣。這筆財產在幾年之中將由他的兒子小約翰·戴·洛克菲勒來繼承。不言而喻,這筆錢影響所及的範圍是如此廣泛,以致繼承這樣一筆財產的人完全能夠施展自己的財力去徹底改革這個世界……要不,就用它去幹壞事,使文明推遲1/4個世紀。

此時,在老洛克菲勒晚年最信任的朋友、牧師蓋茨先生的勤奮工作和真心的建議下,他已先後出了上億巨款,分別捐給學校、醫院、研究所等,並建立起龐大的慈善機構。這也給小洛克菲勒提供了一個機會,他同時又牢牢地把握住了這一種機會。

小洛克菲勒曾回憶說:

“蓋茨是位傑出的理想家和創造家,我是個推銷員——不失時機地向我父親推銷的中間人。”

在老洛克菲勒“心情愉快”的時刻,譬如飯後或坐汽車出去散心時,小洛克菲勒往往就抓住這些有利時機進言,果然有效,他的一些慈善計劃常常會征得父親同意。

在12年的時間裏,老洛克菲勒投資了446719371元給他的4個大慈善機構:醫學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勞拉·斯佩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會。

在投資過程中,他把這些機構交給了小洛克菲勒。

在這些機構的董事會裏,小洛克菲勒起了積極的作用,遠不隻是充當說客而已。

他除了幫助進行摸底工作,還物色了不少傑出人才來對這些機構進行管理指導。

1901年,他應慈善事業家羅伯特·奧格登之邀,和50名知名人士一起乘火車考察南方黑人學校,作了一次曆史性的旅行。回來後小洛克菲勒寫了幾封信給父親,建議創辦普通教育委員會,老洛克菲勒在接信後兩個星期內,就撥了1000萬美元,一年半以後,繼續捐贈了3200萬美元。在往後的10年裏,捐贈額不斷增加,到1921年時,總額上升到了1299000餘元之多。

在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後,蓋茨憑他的牧師的神聖靈感和商業的敏銳性,已預見到了洛克菲勒的慈善事業可能產生的國際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