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京和:半個世紀的東方傳奇(2)(1)(1 / 2)

韓國音樂之家——“媽媽和三重奏”

鄭京和的六個兄弟姐妹中,還有兩個是職業音樂家,姐姐鄭明和是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弟弟鄭明勳是國際著名指揮家、鋼琴家。上世紀60年代初,為了孩子們的音樂教育,鄭氏全家移居美國,鄭京和和姐姐考入紐約朱利亞音樂學院。

2011年12月,鄭京和複出的獨奏會上,一曲勃拉姆斯的《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意義非同尋常。這是鄭京和的母親李元淑最愛的曲目之一。同月,鄭京和與弟弟、姐姐組成的“鄭氏三重奏”還在韓國獻上了一場紀念母親的音樂會。

李元淑2011年5月離世,她養育了7個子女成才,最早發現了每個孩子的音樂天賦,還成為鄭京和的經紀人。2000年,鄭京和首次訪華演出,媽媽是身邊忙碌的經紀人,還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

“母親不僅僅對我們的音樂成長有很深的影響,她對韓國而言,都可以說得上是整個古典音樂的‘媽媽’。”鄭京和記得,在1958年,媽媽便舉辦了第一場家庭音樂會,“這種對於音樂的熱情,常人很難理解。”

在女兒的眼裏,母親智慧與誠實兼具,而且高瞻遠矚。

媽媽生前在韓國最大的女子大學——梨花女子大學任教。在那所學校裏,她第一次表演了舒伯特的《諧謔曲》,但是因為特別緊張,沒有表演好。那次演出之後,她就放棄了表演。“我媽媽是一個決定了什麼事情,就絕對不會回頭的人,即使失敗了也僅當教訓,絕不後悔。這是我媽媽強大之處。”

李元淑沒有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兒女身上,她的教育之道在於細心觀察、認真傾聽。鄭京和說:“我一開始彈鋼琴,但沒什麼興趣,她就讓我接觸小提琴,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我姐姐是個大提琴家,她一開始也彈鋼琴、學小提琴,但是後來,隻有拉大提琴的時候,她才真正地感到快樂,最後她成了一名大提琴家。”

母親一直在努力幫助兒女找尋生命中熱愛的事物,這其中包藏著一種偉大的智慧。“你不能讓你的孩子實現你自己的夢想,你要尊重她們的意願。這也是我想傳遞給我的學生們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聲音,等待被發現。”鄭京和認為,這是母親留給她的最大影響。鄭京和現在是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的榮譽教授,她將在那裏繼承母親的遺產和事業。

“鄭氏三重奏”將來還有出唱片的計劃麼?答案是:“不會了。”鄭京和說:“鄭明勳和首爾愛樂樂團的演出日程太滿了。另一方麵,他還執掌亞洲愛樂樂團,網羅了全亞洲最優秀的演奏家,每年都有演出季。所以說,我們的三重奏很難湊在一起演出。“

在鄭京和眼裏,鄭明勳既是一個“身體很好、精力充沛”的弟弟,又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家。“他可以說是單槍匹馬地改變了韓國整個國家對古典音樂的欣賞品位,傾盡了全力去壘築韓國交響樂的基礎。”

姐姐鄭明和也很活躍,有時她也和鄭京和一起參加韓國的夏季音樂節,“度過的時光總是非常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