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合作妥善管控邊界爭端
邊界問題確實是中印關係中最大的問題,也是時常刺痛兩國民族情緒的一根刺,還時常被一些唱衰、破壞中印關係的外部勢力所利用。邊界問題如能解決,中印關係將邁上更新的台階。但是,該問題的解決過程將非常複雜,隻能一步步來,需要雙方保持戰略耐心,相向而行,共同營造各方麵的成熟條件。
目前,在邊界談判短期內無法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中印擬重點加強對邊界地區的管控力度,預防突發事件。2012年1月,兩國正式簽署《關於建立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製的協定》。該磋商機製將由兩國外交部門司局級官員牽頭,由雙方外交和軍事官員組成,旨在處理有關兩國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事務,研究邊境地區雙方軍事人員和機構間交流與合作的方式,為雙方加強信息溝通和協調配合提供渠道和平台,以從外交層麵及時有效地處理相關邊境事務,為談判解決兩國邊界問題和促進兩國關係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辛格訪華期間,雙方在承認相互同等安全原則基礎上,簽署了邊防合作協議,同意兩國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受命探討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框架,鼓勵特別代表繼續朝著這一方向努力,強調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是雙邊關係發展和持續增長的重要保障。今年4月中印在西段邊界發生所謂“帳篷對峙”事件後,兩國通過相關涉邊事務磋商和協調機製,及時有效阻止事件升級,實現偶發事件的“軟著陸”,一方麵折射出兩國在邊界實控線走向上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認知,另一方麵也證明中印之間有關邊界問題的合作機製和架構確實能夠發揮“危機管控”的積極作用,使邊界爭端不致幹擾兩國關係大局。
中印聯手推動亞太區域整合進程
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印期間,中印雙方倡議建設孟中印緬(BCIM)經濟走廊,加強在相互投資、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加強產業園區和鐵路合作,探討啟動區域貿易安排談判等,推動中印兩大市場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各方主管部門此後一直保持著溝通,希望借這一重要合作項目釋放出巨大能量,推動有關四國和亞洲地區經濟增長。
本次訪問中雙方再次就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潛力和前景進行了討論。中方有關工作組10月已經訪印,推動落實該區域合作倡議。根據李總理訪印期間雙方達成的成立四國聯合研究小組的協議,辛格透露印方已組建聯合研究小組的印度部分,並承諾“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協商”。中印還將同孟、緬兩方保持溝通協商,並於12月召開孟中印緬聯合工作組首次會議,研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具體規劃。
辛格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印度正在國內推動區域連通,以實現經濟平衡和基礎設施發展,同時加快與鄰國的一體化,其中包括東南亞國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計劃顯然與印國內開發戰略非常合拍。除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外,中印領導人還“回顧”了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的狀況,顯示中印在地區一體化方麵找到了新的合作領域。
中印關係力求承前啟後,後繼有人
今年中國領導層換屆後,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等中方領導人已通過雙多邊途徑,與印方領導人確立起良好的工作關係和個人關係,中國對印關係的政策取向也獲得順利傳承。2014年春,印度下院人民院將舉行一次至關重要的全國大選,大選結果不僅將對印度未來走向產生重大影響,也將對印度外交政策包括對華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辛格總理在選舉年到來之前訪華,既是為印本屆團結進步聯盟(UPA)政府對華關係畫了圓滿句號,也為未來中印關係定下一個積極的基調,牽引中印關係按照預定軌道繼續向前深入發展。
隨著中印關係重心漸趨下放,日益“低政治化”,兩國著手夯實雙邊關係的民意及社會基礎。訪問期間,雙方還簽署了文化合作協定2013~2015年執行計劃,內容包括文化藝術、文化遺產、青年、教育及體育事務、新聞出版與大眾傳媒等,並就建立首批友好城市達成一致。雙方還商定將2014年定為“友好交流年”,並將聯手緬甸,探討以適當方式共同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由此可見,未來中印關係將逐漸依靠“草根”推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通過兩頭加以推進,營造出一個持續、穩定、健康、可持續性的發展態勢。(文/藍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