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型升級”主抓六大任務(1)(1)(1 / 2)

“轉型升級”主抓六大任務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完成政府目標任務的一個重要保證,也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涉及方方麵麵,工作千頭萬緒,搞四麵出擊、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現實,也搞不好,必須抓關鍵問題,破解主要矛盾。”

權威人士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中央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就是希望通過發展理念、發展方式和體製機製的轉型,不斷釋放發展的紅利,大幅提高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協調、更可持續、更高水平的發展。

在他看來,要實現保持合理增長、提高質量效益、均衡協調、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和改善民生等目標,需要在六個方麵紮紮實實推進各項工作。

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

“我國是大國經濟,需要穩定和擴展外需,但戰略的基點必須是立足並擴大內需。在當前增速‘換擋’,經濟麵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必須盡力發揮投資和消費這兩手的作用。”權威人士指出,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長久動力。

在他看來,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製,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作用,擴大國內市場規模,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

在消費需求方麵,應改善消費供給,刺激居民的消費需求。我國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但2012年居民消費率約為35%,僅為美國的一半,還沒印度高。“為什麼居民消費長期上不去?無非三種情況,一種是沒錢消費,一種是不敢消費,還有一種是不願消費。”

為此,權威人士表示,未來還將通過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係和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預期,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等舉措,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

權威人士特別指出,要想辦法增加居民收入,理順分配關係,讓更多的老百姓特別是困難群體有錢賺、有錢花,這是一種放水養魚的方法。要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穩定消費預期,讓老百姓敢消費,沒有後顧之憂。要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挖掘有需求潛力的產品,增強消費意願,讓老百姓願意花錢。

從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的政策來看,一係列政策正是圍繞著促消費、擴內需發力。包括《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幹意見》《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等。

在投資方麵,將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完善投資體製機製,明確界定政府投資範圍,規範國有企業投資行為,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有效遏製盲目擴張和重複建設,促進投資消費良性互動,把擴大投資和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最終需求。

權威人士指出,我們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就城市來說,高樓大廈往往建得漂漂亮亮、風風光光,但地下管網的設施、治理汙染的設施、公共服務的設施卻不怎麼樣。不少城市,一下雨就可以看海,老百姓連個鍛煉的地方都沒有。就農村來說,很多道路、學校、農田水利建設還遠遠跟不上,一些地方運東西隻能肩挑背扛,過河要滑溜索,種莊稼靠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