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六一節至 懷舊童年美食大搜羅(2 / 2)

1.小浣熊幹脆麵

懷念指數:四顆星

曾有一段時間,吃奇多粟米棒和小浣熊在小學校園內風靡一時。大家除了喜歡膨化零食撒了調料香、爽、脆的口感外,更是因為想要收集裏麵的奇多圈和水滸傳好漢卡。特別是小男生,往往會為輸掉一個奇多圈,費盡腦汁想著怎樣才能贏回來。

現狀:現在的奇多沒了奇多圈,取而代之的是當下最紅網遊的遊戲點卡,但估計再也不會引起當年那股風潮了。

卜卜星

懷念指數:四顆星

你可能一下子想不起來卜卜星的味道,但是你一定還記得包裝上的那個掃把巫婆。這個當年讓無數小孩癡迷的零食也算得上是膨化食品的鼻祖了。那個年代還沒薯片,也沒有上好佳,這一粒粒金黃色的小球,又香又脆,身價從最初的5毛漲到後來一元錢一包。這顆小小的圓球吃起來沒什麼分量和質感,但吃到最後還不忘挖包裝袋角落的椒鹽來吃。

現狀:1元一包的巫婆卜卜星隻有在零星幾家的小雜貨店中可見,超市所賣的早已換了新包裝。增多了幾種口味,幸好最原始的燒烤口味味道沒有多大變化。

五毛錢牛肉幹

懷念指數:五顆星

現在牛肉幹隨處可見,以前可是唯一一種肉類零食。有時幸運的話會厚一點的,有時就很薄薄的一片,牛肉幹烤得又焦又入味,令人難忘。現在吃澳門幾十元一兩的牛肉幹都找不回當年在學校門口啃5毛牛肉幹的那種幸福的感覺了。

現狀:5毛錢牛肉幹估計早已退出市場了,不過有市民卻說在西村的某間小雜貨店看到過有賣,味道和以前的一摸一樣,大家不妨去碰碰運氣。

濟公開胃丹

懷念指數:三顆星

開胃丹又被親切地叫做“鼻屎果”,一顆一顆黑乎乎的,有點中藥味,吃完很清涼。那個塑料小盒子設計得很巧妙,盒子的小孔每次隻能倒出一顆“鼻屎果”,一盒往往可以吃很久。

現狀:現在這種零食已經不叫“濟公開胃丹”了,叫做“羅漢丹”和“清涼丹”,同樣也換了新包裝,但是味道和80年代的“鼻屎果”一樣。

娃娃頭、棒棒冰

懷念指數:兩顆星

咖啡色的帽子是巧克力味,白色的臉蛋是奶油味,娃娃雪糕可是那個年代小孩子不多選擇中的最愛。至於棒棒冰,20年前興起的時候,是爸爸都很願意來分享一半的新奇美味呢。

現狀:娃娃頭雪糕早已消失不見,不過伊利前段時間出了一個和娃娃雪糕極其相似的“小雪生”,但還是有不少網友感歎,已經找不回當年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