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速之客(1 / 2)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陽春三月,春寒料峭,桃花正盛,風月無邊。

一天清晨,張樂天打開木門,隻見門外站著一位身著竹青色圓領袍的男子和一位隨從,那男子見到張樂天,頓時笑容可掬,彎腰拱手道:“張老將軍近來可好?下官冒昧前來打擾,還望老將軍恕罪。”

這名男子大概三十餘歲,溫文爾雅,頗有氣質,張樂天仔細打量此人,卻想不起是何許人也。又見其氣度不凡,而且自稱下官,莫非是朝廷命官?但心中不禁疑惑:“我與此人素無交情,他為何來探望我?何況我深居此地,鮮有人知,他又是怎麼知曉的?”

青衣男子似乎看出張樂天的心思,莞爾道:“老將軍不必驚慌,下官是兵部侍郎趙文傑,來到貴地隻是想拜訪老將軍,並無惡意。”

張樂天拱手道:“原來是趙侍郎,幸會幸會!趙侍郎遠道而來,讓寒舍蓬蓽生輝,快請進屋就坐。”

此時陸淩蕭和張悠苠已醒,張悠苠揉了揉眼睛,問道:“爹,來客人了嗎?”

張樂天回應道:“快來拜見趙大人!”

陸淩蕭和張悠苠鞠了個躬,異口同聲道:“拜見趙大人!”

“這個是小兒張悠苠,這個是我侄兒陸淩蕭。”張樂天一一介紹。

“哈哈,令郎和令侄年紀輕輕,就一表人才,真是將門無犬子,官家無白丁啊!”看著眼前兩個外貌俊秀,身材健碩的小孩,趙文傑頗為讚賞。

“趙侍郎過獎了,苠兒,去倒茶。”

張悠苠獻完茶後,張樂天就把張悠苠和陸淩蕭給支走了,他很清楚趙文傑此番前來別有目的。

趙文傑開門見山的說道:“張老將軍身懷絕技,文韜武略,難道甘心隱匿於此?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張樂天猜得沒錯,趙文傑果然是朝廷派來的說客,於是道:“老夫當年就已被貶為庶民,如今歲數大了,身子又不好,隻求安度晚年,別無他念。”

“下官知道老將軍當年受了莫大的冤屈,隻是當年皇帝年幼,受奸佞之臣挑撥,才做出這等有損社稷之事。下官瞧張將軍老當益壯,又素有救國愛民之心,何不消除心中芥蒂,重新為大唐江山出一份力?”

張樂天沉默不語,見說到張樂天心坎裏去了,趙文傑繼續道:“如今皇帝勤於政事,重整旗鼓,又求賢若渴,對當年罷免張老將軍一事耿耿於懷,故特地派下官來請老將軍出山,還望老將軍成全。”

說完從懷裏取出一條黃布,“這是陛下托下官給張老將軍的密詔。”

張樂天接過黃布,上麵寫道:“時運不濟,天不佑朕,賢臣良將,屈指可數。望張愛卿輔佐於朕,萬勿推辭!”

皇上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張樂天心有所動,但他心中牽掛的是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走了,誰來照顧孩子呢?故推脫道:“皇上厚愛,老夫惶恐。隻是老夫年邁,體弱多病,沒有多大作為,還望趙侍郎轉告皇上。”

趙文傑見說服不了張樂天,仍沒有放棄:“下官聽聞戰國時期趙國將領廉頗,八十餘歲仍心係國家,卻得不到重用,最終抑鬱而終。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聖上開明,皇恩浩蕩,正是我等報效朝廷的時候,張老將軍又豈能安心避世呢?”

言辭鑿鑿卻帶點威逼利誘,趙文傑果然配得上“趙三舌”的稱號。如果真是聖上開明,大好河山又何至於沉陷呢?

張樂天心想:“看來趙侍郎此番前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了。”

於是強硬的答道:“老夫怎敢與廉頗這類名將相比,老夫已久別沙場,隻剩下一身老骨頭。窮鄉僻壤,粗茶淡飯,怕是照顧不周,趙侍郎請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