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電報,親愛的張,這個東西你可能不太了解,它是通訊用的,在香港就有架設,隻要有為數不多的人員就可以...”興奮地咽了咽吐沫,安德烈很快便賣力地推銷起了自己的貨物,也許是怕張宏不了解這種設備的真實價值,他在說出電報兩字後忙不迭地介紹起了相關技術的重大意義和曆史。
“這個東西我要了,你這次帶來的線路能鋪設多遠?”安德烈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因為他才剛說了幾句話,張宏就已經頗感興趣地打斷了他。電報啊!這個時代的其餘中國人或許不了解這種技術的意義,但自己可太清楚其中所蘊含的價值了!要是能將這玩意給普及了,那意義可不比建設幾十上百家工廠來的小!
如今的民團南征北戰,已經控製了廣西全境不說,根據江忠源接連傳來的戰報雲貴地區用不了多久也將完全光複。三個省,這對於整個中國來說隻是一個角落而已,但即便如此張宏也已經感受到了原始通訊方式的不便與費力!雲貴兩廣地區本來就多山,道路崎嶇之下相距幾百公裏的兩地傳個信往往要用上兩三個月。
為了及時掌握雲貴兩地的戰況,張宏甚至下令動用了極容易被人攔截從而導致泄密的飛鴿傳書,但即便如此,江忠源部要傳一次消息回來最快也得七八天。信息的嚴重滯後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遠征部隊的後勤補給,有時候甚至還會幹擾統帥層的戰略判斷,安德烈這次提到了電報,那是正中張宏的下懷。
“噢,張,你是我見過的最開明的中國人。我這次帶來的線路可以鋪設二十英裏,不過你要知道電報在亞洲還屬於高端產品,價格可不便宜,這樣吧,三十萬兩白銀,整套設備就都歸你了!”安德烈當然不清楚張宏的複雜心情,已經被巨大利潤弄得暈頭轉向的他掰了掰手指頭,心一橫報了個相當高的價格。
“隻有二十英裏?太短了,這麼點距離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實際用途。”安德烈的回答讓張宏有些失望,他搖了搖頭,言語間購買的欲望已經大大降低。自己買電報是要用來遠距離指揮軍隊的,就算太長的線路短時間內建不成,那怎麼說也得鋪個一兩百裏地吧?二十英裏,從桂林到周邊的小縣城都夠不到吧?
“張,我這次帶來的線路雖然短,但卻是全套的啊!你或許不知道,操作這種裝置是需要相關譯電人員的,你可以先買下來,培養貴國自己的技術人員啊!”張宏不想買,這下輪到安德烈著急了,要知道為了這套電報設備,自己可是好了幾萬兩銀子的!激動之下,他揮舞著雙手用生硬的漢語嘰裏咕嚕地說了一大堆。
“十萬兩白銀!多一分我都不會再出了,畢竟這東西的實用性太低!”安德烈情急之下的言語雖然推銷的意味很濃,但說的倒也不無道理,的確,民團早晚會用電報的,既然如此先培養部分技術人員倒也並無不可。想到這些,張宏假裝很猶豫的樣子,半天才用斬釘截鐵的語氣給安德烈報了一個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