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十萬兩就十萬兩,我可是虧大了。”如今的中國,這套電報設備除了張宏恐怕是找不到第二個買家了,為了不讓貨物爛在手裏,安德烈呲著牙心痛地答應了這個價格,算了,反正刨去成本還有兩三萬兩銀子可賺。
敲定了電報事宜,安德烈接下來繼續向張宏介紹了他購進的其餘工業產品。三百門各式口徑的野戰炮及大量製式炮彈,兩百支各配三百發子彈的八成新米尼步槍,還有五千架軍用望遠鏡,這些東西對民團都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談妥價格後,雙方的交易進行的非常順利,當天中午,錢貨全部交割完畢。
張宏接下來要花上一點時間才能根據民團的實際需要擬定下一份訂單,而洋人們經過了長時間的航海也都非常疲勞。於是在交易完成之後,雙方經過協商決定將船隊繼續在防城港停留一天。一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不過不喜歡將事情拖到最後的張宏在吃過午飯後連氣都沒喘一口,就鑽進了屋子開始擬定相關計劃。
“火炮!這個時代的中國城牆遍地,軍隊需要能夠自主生產先進火炮的工廠!”木質的寬大桌子上,張宏握著毛筆很快就寫下了新訂單的第一條,不過接下來,他突然陷入了猶豫之中,從理論上來講,目前的民團應當以軍事工業為主,在槍炮都能實現國產化後接下來自然應當擴大生產規模,爭取早日實現全軍火器化。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意外,此時的張宏在計算庫存資金時突然意識到,自己民團大多數的資金都來源於打土豪時的繳獲!這些錢來的容易,但由於開展工業建設那去的也是嘩嘩的,光是這一次,購買機械車床和武器裝備就花掉了將近兩百七十萬兩銀子,這可是淨支出啊!光從經濟上來看是連一分錢的直接回報都沒有的!
雖然民團目前資金尚算寬裕,但總這麼花下去也不是辦法啊,而且尤其是像軍工業這種吞金獸,每次投入可都是天文數字!不行,這種單方麵支出的狀況必須得改變!想到這些,張宏腦袋裏突然靈光一閃,提筆在訂單上寫下這樣一行字——“兩家中等規模紡織廠的全套設備和技術人員。”
投資輕工業!這是張宏在回憶了後世知識後想到的辦法,和重工業不同,輕工業建設周期短,利潤來的快,如果經營得當,應該能在極大程度上緩解民團的財政壓力。雖然按照曆史教科書上的說法這麼做貌似會引起自然經濟解體,從而在一定時期內引起社會混亂,但既然這是現代化的必經之路,自己就絕不介意它來的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