鋨不但是最重的金屬,也是最硬的金屬。利用鋨的這個性質,人們用它來製造超高硬度的合金。我們平時常用的銥金筆,筆尖上有著不到1毫米的銀白色的小圓粒,這個小圓粒用的就是金屬鋨的合金。鋨還可以用來做鍾表,重要儀器的軸承,用作電唱機、自來水筆尖及鍾表和儀器中的軸承。
鋨是一種性質非常穩定的金屬,它不但不溶於普通的酸,甚至溶解力最強的王水(一個體積的濃硝酸與三個體積濃鹽酸配製成的混合酸)也奈何它不得。
世界上最輕的金屬
世界上最輕的金屬是鋰,純鋰的密度跟幹燥的木材差不多,等於一般稱作輕金屬的鋁的密度的1/5,幾乎隻有同體積水的重量的一半。鋰的密度是0.534克/立方厘米,即使把鋰放到汽油中,它也會像軟木塞一樣輕輕地浮起來。
鋰是非常活潑的堿金屬元素,常溫下它是唯一能與氮氣反應的堿金屬元素。鋰隻能存放在凡士林或石蠟中。鋰早先的主要工業用途是以硬脂酸鋰的形式用作潤滑劑的增稠劑,鋰基潤滑脂兼有高抗水性,耐高溫和良好的低溫性能。鋰可應用在原子能工業上,亦可製造特種合金、特種玻璃等。
世界上熔點最高的金屬
世界上熔點最高的金屬是鎢,它的熔點為3300℃。鎢最早用於製作白熾燈絲,後來鎢也用於生產硬質合金的鎢鐵。鎢與鉻、鉬、鈷等組成耐熱合金用於製作刀具、金屬表麵層硬化材料、燃氣輪葉片和燃燒管等。
鎢屬於有色金屬,也是重要的戰略金屬,鎢礦在古代被稱為“重石”。1783年,西班牙人德普爾亞發現了黑鎢礦並從中提取出鎢酸,同年,用碳還原三氧化鎢第一次得到了鎢粉,並命名該元素。1871年,瑞典化學家卡爾·威廉·舍耶爾發現樂白鎢礦。
世界上最輕的氣體
世界上最輕的氣體是氫氣。這種氣體比空氣輕14倍,即1立方厘米僅重0.00008989克。一個在星球上運動的物體,如果它的運動速度達到一定的數值,那麼它就可以擺脫這個星球的引力而跑到太空中去,這個速度叫做逃逸速度。地球上的逃逸速度大約是11千米/秒。氫原子速度很快,大於這個逃逸速度,因此,氫氣都跑到了太空中。所以,在地球的大氣中,幾乎沒有氫氣。
1766年,英國的一個名叫亨利·卡文迪什的百萬富翁發現一種無色氣體——氫氣。在1780年時,法國的一名化學家便把氫氣充入豬的膀胱中,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原始的氫氣球,它冉冉地飛向了高空。現在,人們是在橡膠薄膜中充人氫氣,來大量製造氫氣球的。
世界上最重的氣體
世界上最重的氣體是氡氣。這種氣體比氫氣重111.5倍,即1立方厘米重0.011005克。
1900年,德國人恩斯特·多恩發現了這種氣體,它是從鐳鹽中釋放出來的氣體。氡是地殼中放射性鈾、鐳和釷的蛻變產物,是一種稀有氣體,因此地殼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岩石總是不斷地向四周擴散氡氣,使空氣中和地下水中多多少少含有一些氡氣。
密度最大的液體
密度最大的液體是汞,汞在常溫下呈液態,色澤如銀,故俗稱“水銀”。汞是在正常大氣壓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汞的熔點是零下38.87℃,沸點是356.6℃,密度是13.59克/立方厘米。
汞最常用來製造工業用化學藥物以及在電子或電器產品中獲得應用。汞有恒定的體積膨脹係數,因此汞被用在溫度計中,尤其是在測量高溫的溫度計中。
汞是有毒的,它的化合物和鹽的毒性非常高,口服、吸入或接觸後可以導致腦和肝髒器官的損傷。
世界上最大的氣泡室
氣泡室是一種探測高能粒子運動軌跡的儀器,是由英國科學家d·a·格萊塞在1952年發明的。它有一個能耐高壓的容器,在容器中裝有透明液體。被壓液體在一定溫度下,由於突然減壓而處於過熱狀態,當有帶電粒子通過時,就發生沸騰,結果在粒子經過的地方產生不少氣泡,因而顯示粒子的行跡。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氣泡室是在日內瓦歐洲原子核研究會的“歐洲氣泡室”(直徑3.7米,磁場35000高斯)和在美國國立加速器實驗室的氣泡室(直徑4.6米,磁場30000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