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競爭勝出,打拚職場事業有成(4)(1 / 3)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各種信息縱橫交錯,數量大,變化快。下級人員必須有強烈的信息意識,不僅要善於通過多種方式、途徑獲取信息,還要增強鑒別、加工、篩選“綜合處理”信息的本領。

鑒別,是指對信息的真與假、正與誤、新與舊、價值的大與小,能迅速準確地做出評價與反應;加工,是指對原始信息的補充、深化、升華,分析抽象、分類整理;篩選,是指對信息的選擇、儲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即能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提供幫助和參考、又能為上級領導提供更多的有價值的高層次信息,以正確地指導現實,把握未來。

(3)出謀獻策能力

下級人員在某種情況下,也是上級領導的參謀助手,其工作內容要隨著領導工作的轉變而轉變。由於現代組織的領導工作已由經驗型向科學型逐步轉化,為此,下級人員參與政務、輔助決策的作用,在新的形勢下顯得愈來愈突出。事實上,出謀獻策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合格的下級人員素質水平高低的一個顯著標誌。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下級隻有更新觀念,放開手腳,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實現服從性和創造性的統一,組織性和個性的統一。應該說,下級在執行實施和服從的前提下,有著廣闊的出謀劃策的創造天地。比如,可以把組織的“上情”和“下情”,“內情”和“外情”結合起來。經過深思熟慮向領導提出創造性的有關事業發展的一些大政方針的建議,也可以從領導者的思維角度、慮事範圍出發,謀全局,議大事,為領導決策提供更好的比較方案;還可以在準確及時地領會理解領導意圖的同時,研究或提供落實的辦法和措施。總之,一個不能為領導者提供合理化建議的下級,就算不上是一個優秀的稱職的下級。當然其晉升的空間也就無從談起。

(4)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是對各類人才提出的一條高標準的要求,因為應變能力實質上是對一個人的知識、經驗、心理品質等綜合素質的考驗。在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下級人員隻有具備了這種高層次的能力,才能更多更好地顯示自己的價值。

當然,這裏的應變能力,決不是見風使舵的圓滑與世故,而是建立在科學判斷的基礎上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是根據各種現實情況,審時度勢地做出的最佳臨陣決定。

下級要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實質上是對其創造力的一種要求,即要求下級在具體的工作中應不斷根據發展變化了的主客觀條件,隨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相關內容的一種能力。它是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否定,對唯文件唯領導指示而動的一種否定,這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膽略和勇氣。也正是因為這一不墨守陳規、敢於創新的膽識,下級的應變能力才顯出了更大的價值。因此,下級人員應該把提高應變能力作為自己能力結構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5)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兩個方麵。

所謂口頭表達能力,就是將自己的思想、觀點、意見、建議等內在想法,以最簡潔明了的方式傳遞給別人的一種能力。口頭表達的基本要求是言能達意,聽者明白;口頭表達能力的較高要求則是運用生動有效的表達方式、恰到好處的態度,巧妙地表達自己的各種意圖思想,並對聽眾產生最理想的理解和打動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無論是彙報工作、提出建議、傳達指示、協調工作,還是調查研究、接待來訪和辦理日常事務,幾乎都離不開采用口頭語言這種媒介形式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著實際工作效果。如果口頭表達能力差,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會妨礙人際關係,甚至會損害個人和組織的聲譽。因此,說話時要盡力做到:講好普通話,口齒清楚,講話從容,用詞恰當,態度得體,盡量避免事實、論據、數字等的前後不一致。語言要簡潔,少說廢話、空話,不要裝腔作勢,矯揉造作。盡力克服吞吞吐吐、口羅裏口羅唆、顛三倒四的毛病,養成言簡意賅、清楚明了的表達習慣,要達到這些要求,就要平時多學習、多磨煉,在實踐中注意應用。這樣就會逐步提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因為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其實是多種內在素質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隻有具有清晰敏捷的思維、冷靜沉著的態度、豐富的知識、過人的智慧以及相當的文化修養水平才能真正達到。真正優秀的口頭表達能力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而巧舌如簧,伶牙利齒式的能說會道如果沒有思想深度,便難以登上語言藝術的大雅之堂。